梅园食方(32)
“你们娘俩住这地方不大安全,还是先跟着我回去吧,我再给你想想法子。”
*
袁志护送主子回去,又跑了一趟内城,说是要报案。
京兆府的人,为首几个认得他。
他骑马来的,行色匆匆,又说要报案,师爷险些是从椅子上摔下来,哆哆嗦嗦问了一声,“这……不能是……”
那位贵人出事了吧?
袁志就冷着张脸不说话。
萧家如今的处境,和陵安府没有关系,可又不是完全没有关系。
师爷见状,冷汗簌簌往下冒,也来不及说什么了,软去的腿脚又支棱起来,马上跑着去请大人来。
就是天塌了,也轮不到他来顶啊,他就是个小小的师爷,在这京城,连只蚂蚁也不是啊!
*
陵安府的人赶到梅花坞,是一炷香后。
出了命案,再懈怠的衙役也不敢含糊。
这是天子脚下,又是贵人的居所,真要是出了事,回头追究起来,头一个掉脑袋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袁志没再跟着,到了村口就和他们分道扬镳了。
日近西山,满山云霞,萧家小院一样祥和安静。
桂贤母子好不容易都睡着了。萧鸣笙便在院子里看那晚霞,袁志据实已报,她也不放心,来回踱步,“也不是陵安府的人,能不能查出真相。”
袁志又将在衙门里的见闻说了出来,“衙门里的人说,马上就要新来一位大人。”
“你可知哪位大人?”
萧鸣笙又追问道,要是个和萧家有来往的,公正清廉的大人就好了。
第018章 葱香腌鱼
袁志的脸色莫名有一丝古怪。
“是崔大人。”
“……”
萧鸣笙不得不感慨京城可真小。当真是来个公正清廉,也算是和萧家有来往的大人。
没等她叹一声,阿草也惊讶,“那不是送菊花来的那位大人吗?”
“……”
这不是,来蹭她菊花饼的大人吗?
*
梅花坞骤然出了案子,吏部的人也不知是如何办的,崔明端赴任的诸多礼节,已经妥了,即刻就能去衙门里点卯。
宫里的那幅画,也没画完,崔明端去告罪时,反而是得了陛下一阵打趣,“想来是这画成了精,有了灵智,你才开始动笔,便有了案子。莫不是朕得苍天指引,才点了你去陵安府,便出了这样大的事?你就尽心去办吧,这画,且留着下回。”
“微臣,遵旨。”
崔明端出宫时,阿藤也已经是备好了马在宫墙外等着。街上人流如织,急也急不来,他问起了案件的经过。
“其实,陵安府那边也说不清楚。”阿藤挠着脑袋,请大人上马车,“是贵人身边的侍卫亲自来报的案,一下子惊动了不少人,好在不是贵人出事……听说是村里的一户人家,那家的男人失踪了。”
而阿藤怀里,揣着师爷记着的状纸。崔明端接过,翻了翻,有些疲惫按了按额角。
“府尹大人……早早派人将状纸送到小人的手上,也说陵安府里的人随大人调遣。这桩案子,说难办也难,那户人家的母亲和兄弟几个都健在,他们几个没报案,反而是贵人来报的,万一人没失踪……”
届时必定闹得满城风雨,于她清静养病,大不利。
崔明端再度睁眼,又是一派清明之色,将那纸公文放远些,闭目小憩片刻。
*
李家大娘,一贯是要强的。
老三失踪的案子,不是家里人报的,还是个外人。
乡下人家,最讲究脸面。等官爷们走了,便要撸着袖子要去找老三媳妇论理去。
她将脚步踩得震天响,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有几个好事的,也跟着去了。
可惜,田边那破屋,空空荡荡,什么人也没有。就靠近门的一角,有几节没燃透的木头,地上有一条黑色的痕迹,是风把灰吹了起来,又被人踩了踩。
“定是跟着那奸夫跑了。好啊,跑前还要说我儿失踪了,我看,就是他们杀了我儿……苍天吶,我的命怎么这么苦?”
她才嗷了不过两声,就被小儿子拉住了臂膀,“娘……这些话,还是别说了……”
小儿子长得文弱了些,说话也细声细气的。
李家大娘收到他眼神的示意,才算是收了声。
围观的村民也讨了个没趣,各自散了。
但是,没等各家回去,包子又小跑着来告诉大家,“官老爷来了,官老爷来了……”
他的腿脚麻利,崔明端的马车还没进村口,就被发现了。
老村长两股战战,拄着拐杖,由人扶着出了门,亲自去迎。
村口聚集了好些人,马车还没停稳,就听到了嘈嘈杂杂的声响。阿藤请大人下车,不免嘀咕:“当年初到眉州,那儿的百姓也没这样大的阵仗……”
老村长是个寿星翁,须发皆白,颤颤巍巍喊着府尹大人,青天大老爷云云。
“府尹大人没过来,本官是六品少尹,过来看看。”
人群里,当真是有人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六品什么的,是多大的官?
阿藤不禁是摇头,天子脚下,怎么也有这样势利的小民?
大人的身份地位,是单用品级就能定的?说出来,怕吓死他们!
崔明端也扫了众人一眼,开路的衙役隐约认得人,便同他介绍着:“这位,便是失踪者的母亲,旁边这位,是李家最小的儿子……”
李家小儿子的头,垂得低低的,手是紧紧搀扶着老母亲。
李家大娘,骨子里也惧怕官府,但仗着年纪,倚老卖老,就梗着脖子,“你们说我的儿子失踪了,那老身也要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