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77)
他心事重重走回,连荀二郎来搭肩亦是不察。
“此回,我可是大功臣,回了城,我可是要吃临仙楼的海贝。”
荀二郎亦是出了满头的汗,晓得崔明端爱洁,偏要去拉他的衣袖。
只为揶揄他得了佳人青睐。
今日做这趟劳工,是值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照殿红,单是搬运,就费了小半时辰。
全靠着阿藤和两位郎君。
萧鸣笙身子不好,萧家唯一一个能帮上忙的袁志也摔了腿。
等他们三人走了两趟,萧鸣笙终是忍不住道:“前儿送赏的人亦是走过,家中也不是什么要紧之地,便让人……”
“郡主言重了,是我来之前想岔了,没多带几人,否则也无需自己搬了。”荀二郎打趣着,手脚也不闲着。
萧鸣笙也不明白为何要秘密送花来,但他们这样不辞辛苦,也只能是献上了一道甜汤。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牛乳花生汤。
头一晚,用热水将花生烫开,稍稍放凉后剥去花生衣,小火焖煮到花生软烂,再用牛乳,奶白浓稠,很适合在秋冬里吃一吃。
要说这道岭南风味的花生汤,上的正是时候,荀二郎是个会吃的。
自来熟的性子,捧着碗,客气一番后,他便舀了一勺,“这羹……”
他顿了顿,萧鸣笙瞧过数不清的食客反应,也静静等着下文。
“郡主实在是好手艺,这羹费功夫,没大半日是做不成的。花生软糯,牛乳味道浓郁,入口即化,险些忘了花生原来的口感。若是给妇孺孩童,定是十分喜爱。我爱吃甜的,尝着也欢喜,就是不知我们的崔大人——”
荀二郎是有私心。这桩婚事,是先帝赐的,今上心思不可琢磨。
退,是不能退了。
成,那也是有不同的说法。
换了旁人,他还真不来掺和。依着崔明端的性子,便是无意,约莫也不会亏待人。只是,人生在世,好不容易娶妻,又娶皇家封赏的异姓郡主,若能生出些情愫,自然是锦上添花。
如荀二郎所言,崔明端不喜甜,只是这羹,不大甜。
里头的花生,亦是他喜爱的坚果香气。
花生不易煮,尚且要去皮,这功夫的汤羹,——也不知她那位神智痴些的侍女能否帮得上忙。
崔明端握着调羹,余光不顾礼法扫了一眼,也只是瞧见了她衣裙简素无一物。
并未瞧见葱根指。
不能是她一颗一颗剥出来的吧。
“味道极好。”
好不容易等来的评价,就是这干巴巴四字。
荀二郎早有所料,尚且能同萧鸣笙打趣他,“郡主有所不知,我们崔大人当年高中探花不假,然而品评佳肴的水平,远不如我。他往日也只能蹦出一个‘好’字,今日多了三个字,可见味道确实极好。”
搬运花木出了些汗,他们也不便久留,用完了花生羹,再用了两杯清茶,便开口请辞。
萧家众人将他们送到了小径处,荀二郎数次回头,皆是被身边人拉住了,要开口说话,亦是被崔明端无声一瞥给镇住了。
好不容易上了马车,荀二郎再也忍不住,唉声叹气道:“崔兄,旁人道你是端方君子,依我看,里头端的,约莫是一方砚台,上头尽是墨汁。”
崔明端邀他来,不单是为了遮掩花木去向,也为了萧家的茶叶。
然而,崔明端老神在在,不搭腔,反而是问道:“荀兄何意?”
“你说何意?”
荀二郎好不容易吃着了好东西,可是那花生的香气,竟然被一壶粗茶给盖住了,而今口中只剩那茶的粗鄙之气,早知如此,就不饮那茶了。
“你说郡主的茶,是不是底下的人一时拿错了?”
“不是。”
崔明端拿了一册书看着,极快否决了这说法。
“呦,崔大人这样说,我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合着买花是假,邀我出门是假,只为让我吃这一壶粗茶啊?好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第042章 南丰蜜桔
崔明端为何不能选了旁人来呢?在陵安城里, 便没有知己么?
荀二郎倒有些伤怀了,“崔兄可别见了佳人,只记得我在礼部,却不知我在礼部的头衔……我可先说了, 就我的品级, 放陵安城里实在是不够看。上头的大人一个接一个。更何况, 礼部在六部中着实不够看, 就是你们陵安府门口那对石狮子, 都比我有牌面。”
“今日事, 我确有私心。茶叶的疏漏,即便是你们礼部据实参奏内侍省无视礼法, 苛待郡主, 到头来也不过是推个小太监来了事。”
内侍监, 是天子的心腹。而她, 终究是个异姓郡主,萧家无人主事, 当年威震四海的西北军死的死,残的残,幸存部将也调离了。
崔明端将书合上, 直言不讳道:“前些日子面圣, 无意听说荀兄不日将高迁户部。”
“好啊,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你我二人相交已有二十余载, 到底也比不上旁人。”
崔明端亦是喟然而叹, 先是告罪, 再此事利弊相告:“我当荀兄是知己,定是知无不言。荣安郡主诸事, 也非我一人之私。封地的赏赐,由吉安府送上来,经户部监察,环环相扣。今日荀兄也看了,光是茶叶这一项,便能教人神不知鬼不觉做了手脚。郡主病着,不宜饮茶,底下的人约莫也是不懂。否则,我往来多日,也无人请我来查一查。”
荀二郎拿着他的书,哗哗翻着,心头还是有气的,“怪就怪在我的舌头太灵了呗……”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