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79)
萧鸣笙也暗暗揣度着宫里的意思,特意交代了某位热心的崔大人,切勿因此事奏明陛下拨了御医来。
谁知,那位不茍言笑的玉面郎君竟是露了笑,郑重应下,“臣谨遵郡主吩咐。”
她能吩咐他什么呢?复读机大人!
大雪日,内侍省也送了份例过来。这一回,多了好些柑橘。
福公公只当糊涂鬼,过去之事,一字也不提,“这南丰蜜桔,是好东西。不过天有些凉,奴才来前,特意问了御医,说是烤一烤,更相宜。”
一说烤,阿草便重重哼一声。前几年,总是送一点点炭,都要他们省着用才不至于让郡主冻着。不说多余的炭来烤橘子了,就是橘子,一年到头能见到几个?
“北边贡了好些石炭,不过烟大,不利于郡主养病,奴才还是和从前一样送的木炭。石炭的数,全折成了木炭,请姑娘放心用就是了。还差些什么,一并告诉奴才,午后就补上。”
而今,福公公的腰总是弯着,笑也和善。阿草刚要发作,就被袁志喊了过去,由着卢妈妈送客。
这南丰蜜桔,足足有两竹筐。果色金黄,芳芳扑鼻。。
阿草蹲着,扭头和郡主说话:“从前没果子给郡主吃,我难过。这东西多了,也难过。”
吃不完坏了更心疼。
萧鸣笙让她尽管拿去吃。“方才没听福公公说么,这蜜桔皮薄肉嫩,味甜渣少。我们吃一大半,余下,我想个法子腌制起来,等到来年夏天,苦夏的时候,舀一个出来泡水吃,很开胃的。”
闻言,阿草也不急着吃橘子了,就要先帮郡主把它们腌制起来。
盐腌橘子,只需用粗制的盐。先将橘子清洗干净,放在竹筛上,由西北风吹上两个时辰。
这期间,炉子也生了起来。
萧鸣笙的橘子还在铁架上。他们不大好先吃,还是她催促着,阿草才剥了第一个。果真是香气浓郁,一拨开,柑橘特有的香油争相弥漫开。
阿草要递一半给郡主,便听得卢妈妈咳嗽。
“妈妈你着凉了?坐近来呀,这炉子我用了好多炭,你看,多暖。”
可不是么?光是这一炉子,够往年用两日了。
有阿草帮着暖场,新鲜的橘子,萧鸣笙也跟着吃了两瓣,天冷,咬下去都需要勇气。她身上裹着厚厚的披风,围脖处也有细软的毛毛护着。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一咬下,冰凉直至骨髓,而后便是沁人的甜香,独属于柑橘的香气。一嚼,汁水充盈,没多少果渣。
“你们也吃啊……”
新鲜果子是贡品,他们三个没吃几个,袁志就借口进城去了。
这一回,萧鸣笙让阿草也跟着去,不能再给桂贤招来闲话了。
*
而到了城里,桂贤听完他们的来意,既不明白,也担忧:“我……没什么见识,这陵安城,说大也大……可我去出摊子,日子久了,定会被村子里的人瞧见,到时——她再去姑娘家,我不能给姑娘添麻烦。”
阿草和那孩子咔咔咬着糖葫芦,二人倒是能玩到一处去,一听桂贤嫂嫂这话,她难免是插嘴:“她就是想来,也没机会了。”
第043章 蒲包肉
“我们姑娘养病, 要清静。你夫家,已经搬离了,且这些年都不能入京。”
不说桂贤惊讶张大了嘴,就连是袁志刚刚听到时, 也是惊诧不已。
他是在家中眺望侦查时, 看到村子里的动静, 随后阿藤亲自上山来。
李大娘一家, 要搬走。
搬去哪里, 阿藤同样是没说, “这乡妇,敢来扰了贵人养病, 不治罪已经便宜了她。”
李大娘还在山脚下骂骂咧咧, 只是这一回, 衙役没再同她客气, 听她大逆不道的话,便给了她一个嘴巴子, “让你们一家搬走,已经是法外施恩了。你知道你得罪的是谁?就是下大狱,都是轻的。”
李大娘被打懵了, 吶吶说不出话来。
身旁的儿子和儿媳也是缩着脑袋不敢说话。
前去押送的衙役也觉得晦气, “这儿是天子脚下,你儿子残杀兄弟, 你们未必都是清白的……大人将你们打了几十大板, 是判你们心思歹毒谋夺家产。梅花坞可是个好地儿, 还容得你们一家居住?没拷起来去服徭役, 已经是圣上法外施恩了……”
听完官差大哥的话,围观的村民也个个噤若寒蝉。
李家小儿收监后, 村里的人确实不大爱和李家的人往来。可在一个村住着,难免会碰到。往外走动,从前都得意自己住梅花坞,这命案一出,谁也不愿提,进城赶集也怕被人追问。
今日看官差要带人走,个个都松了口气。没等开怀,又得了顿敲打。
李家男丁众多,在村里向来是横行霸道。性子和善软弱的,没少被欺负。
村长年纪也大了,出了这桩事,也召集人,再次警告他们不许对山腰的人家起什么异心,否则,不等官府来,就按村规处决。
*
李大娘的隐患去了,桂贤也安心听姑娘的话,去市集出摊。
进城前,姑娘善心给了她十两银子,可她就不吃不喝,娃儿长大也要谋生的。
女娃娃还是太难了。
她有手艺,也有贵人相助,一定要给娃儿攒下些家底,来日之路,再慢慢打算。
如此,荀二郎惦记的岭南花生汤,便在巷尾出现了。
京城的生意,说难也难。城中多有摊贩,能贩卖,能赚钱的路子,几乎都有人去做。
她出摊,原也是要卖些小食。袁志将花生汤的法子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或是你要另外卖些什么……”袁志侧身站着,望的是达官贵人住的东南方,“也不瞒你,前几日,我们姑娘招待友人用的就是这道花生汤。他人在内城,不便时时去梅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