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女配有剧毒(1394)
结果,谁家的千金都没得逞,却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女子捡了便宜。
姬长安自然不会让阮唐吃亏,他不怎么上朝,每次去都要闹出一些事情来,大臣们一看到他就十分头疼的让开了道。
姬长安也没让他们失望,一见皇帝就开始告状,说成婚的日子定的太晚,阮唐姐弟的身份没有昭告天下,圣旨也该重新宣读让所有人都知道阮唐什么身份,再有议论者,他便不客气了。
而且他还着重提了同样上早朝的几位大人的女儿。
说那几位犹如长舌妇一般,在市井之地造谣诽谤抹黑安亲王妃,这不仅是挑衅安亲王府,更是藐视皇家威严,质疑当今陛下的判断能力。
这种女子,简直为大魏之蛀虫,女子之耻辱!
被点名的几位大人一时间都头昏眼花,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听到了什么。
可一想到先前在家中时听到他们夫人和女儿的谈话,又觉得天昏地暗,怎么就,怎么就说人家坏话还叫安亲王爷听到了?
而且被安亲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说她们是女子之耻辱,那她们还怎么嫁的出去?
最奇葩,朝中大臣是断不会考虑他们几家的女儿了。
更重要的是,安亲王一上来就给她们扣上了一个“藐视挑衅皇家”、“质疑帝王判断”帽子,简直是将他们放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这简直是要毁了全家人啊!
而这时,姬长安又当众道:“这天下只有一个安亲王妃,本王也只会有一个正妃,他人都成不了她,所以本王劝各位,有些注定成不了真的心思就趁早歇了,别像某些人一样搞些下作的玩意儿出来,否则谁让本王不顺心,惹本王的王妃不高兴了,本王就能叫他一家都人头落地!”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都寂静无声。
姬长安有多狂妄张扬,在场的人都是清楚的。
太子殿下在听他说完之后就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十七叔果然是陷进去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往后每日都能看到一个与前日格外不同的十七叔了。
瑞亲王更是看天看地,就是不看龙椅上眼神询问他到底发生什么事的帝王。
发生了什么他知道,可姬长安的行为也在他意料之外啊!
秦王和晋王两个的脸色却不是很好看。
身为皇子的他们,都无权在早朝时大闹朝堂,只能规规矩矩地站着,连说话都要小心谨慎谨防被他人抓住把柄。
偏偏姬长安可以肆无忌惮,任性妄为!
凭什么?
第2391章 穿成被吃绝户的表小姐(39)
凭父皇和太后的宠爱,还是凭他是先皇最疼爱的小皇子?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该成为他拥有这种特权的理由!
姬长安,就不该出现在这里。
比起晋王,秦王的情绪要更低沉一些,因为他和在场的其他人一样,都从姬长安的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
谁都知道,继后为了上位为了给她儿子争宠做出了不少下作的事情,更是冲撞到了十七王叔,从那之后不管是继后还是秦王还是他们背后的魏家都坐了冷板凳。
谁要是惹怒了姬长安,旁人便会提起继后和魏家,提醒对方要谨言慎行,可别惹了最不能惹的人。
现在姬长安自己在朝堂提起,是不是说明,他还记着当日的仇,故意指责继后跟魏家呢?
因此,不管是秦王还是在朝的魏家族人,一个个都拉着脸。
皇帝坐于高位之上,底下人什么表情他都看的一清二楚,视线从秦王身上一开始微微摇了摇头。
“长安,你说完了?”皇帝问。
姬长安点点头,然后把圣旨拿了出来:“皇兄,圣旨在这儿,让江公公重新宣读吧!”
皇帝:“”
他也不喜欢外人议论皇家家事,所以也想给姬长安出气,顺便惩治一下那些屡禁不止非要干涉皇家家事的人。
可一看姬长安连圣旨都随身带着,又十分无语。
他可是听小福子说了,去传圣旨时,姬长安给了一张写满了夸奖之词的密折,愣是当着瑞亲王一家和阮唐姐弟的面给念完了。
这操作,小太监没想到。
皇帝同样也很懵。
他这个弟弟的行为,真是越发让人捉摸不透了。
皇帝无奈地点点头,江公公憋着笑下去拿了圣旨。
封赏阮唐姐弟的圣旨一出,其他人就明白了,原来抢了他们各家女儿做安亲王妃机会的人是淮南阮子钦的掌上明珠。
这倒也能说得通了。
那阮子钦,本身就是淮南的美男子,科考时因为长相太好,能得状元的人愣是被点成了探花,不少人都觉得他吃亏了呢。
阮子钦的女儿,颜色又如何会差!
安亲王这人,行事向来不按常理,说不定看中了人家女儿的美貌也说不准。
只是可惜了,他们各家的女儿,都没机会了。
朝堂之人,各有各的想法。
秦王和晋王这时候都目露惊骇,阮唐,卫国公府的那个表妹,居然被安亲王选中了?还是正妃?
怪不得这些日子都没查到那姐弟俩的下落。
害得他们的心上人受了那么多罪,至今还不能下床,自己却什么事儿也没有,还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就说那姐弟俩怎么会那么干脆利落地跟卫国公府断绝关系,原来是已经攀上了安亲王这根高枝儿,妄图飞上枝头做nn呢!
先是借落水的名义发难卫国公府,之后通过阮子钦的关系顺理成章地进了瑞亲王府,接着又利用瑞亲王和小郡王与安亲王交好的关系勾搭上了安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