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女配有剧毒(2528)

作者: 阴阳殿 阅读记录

小国的确不是周国的对手,可一旦被触怒了,那即便是再懦弱无能的人,也会爆发出火气。

那样的话,恐怕他的处境真的会如阮宝珠说的一样,一天不知道多少次刺杀了。

这是个毒妇!

既然她想要害她,那他也不会手下留情,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了。

……

消息能传到周国,自然也能送到韩国。

刘珏意外得到消息,说阮宝珠露出了破绽,被赵元凌识破,赵元凌不满阮宝珠的背叛,正在调查她,只要证据齐全,就不会让阮宝珠活下来。

韩国依靠阮宝珠的计策也打了几场胜仗,世子刘珏正是风光的时候,自然不愿意阮宝珠就此丧命。

他本想直接下令让人把阮宝珠救出来,又抱着一丝侥幸,万一消息是假的呢?

万一是假的,那就弄巧成拙了!

还是先派人打探清楚情况再说,否则就会错过一个灭掉周国的大好机会。

他的贪心不足和优柔寡断,则恰恰和赵元凌相反。

阮唐收到禁卫的信之后,也摇了摇头。

怪不得上一世能让周国胜利,赵元凌登基呢,韩国这世子就是个蠢蛋啊!

她给禁卫回信,附带三个锦囊,让他们在遇事不决的时候打开一个,会有解决的办法。

周国和韩国之间,周王世子和韩王世子之间的战斗是必不可少的,她也在拭目以待。

不过当前,她还有另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做。

临安既然姓了阮,那就是他们家的地盘,实行什么政策如何发展,她说了算。

如今正是春耕时节,阮唐决定亲自去临安主持春耕大事,另外还有一些变革需要她出面。

岳先生看过阮唐的规划,觉得让寒门学子都进学堂这一条,就足够让临安的世家跳脚了。

尽管他们是最不入流的世家,也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觉得平民低人一等,寒门学子不配读书科考,不配与他们争夺资源。

阮唐提出的那些举措,无疑是在挑衅他们的权威。

但老爷子可想错了,阮唐不仅要挑衅他们的权威,还要灭了他们的威势。

她要把临安作为一个示范点,让周国和吴国的百姓自发自愿的加入临安,归顺汉王!

第4363章炮灰她爹是龙傲天(93)

在一个所有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思想的地方,想要改掉一些沉疴绝症,想要注入新鲜血液,开始实行起来都是困难重重,这阮唐早就经历过,也十分清楚自己会面临的艰难,可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春耕是大事,那就从改良农具开始,阮唐亲自找了老工匠跟着学了几天,然后便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学习一方面是想了解这里的生产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逆天,就不用应对一些不必要的怀疑和麻烦。

而改革,则是从驻扎在临安城的大军开始。

因为他们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哪怕一开始有疑惑,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服从命令。

只要他们都看到改革的优点,自然也就不会再对这项改革产生什么怀疑,更不会给阮唐的工作添堵。

在临安忙了两个多月,周韩两国再有大动静时,春耕基本上也进入了尾声。

禁卫传来消息,他们按照阮唐给的锦囊,在将周国和韩国意图联合灭吴的消息透露给了吴国,吴国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吴国调查后,得知周王世子与韩王世子一直派人私下接壤,还拿到了一些“信件”之后,便也开始制定针对这两国的计划。

而他们的第一步,便是联合那些被周国和韩国打的满地跑的小国。

反正那些小国参与战斗并不是为了图谋天下,他们人太少,有心无力,他们不过是在抗争,不想丢了国土,不想成为阶下囚,不想成为刀下魂而已。

韩国和周国都联合要把他们屠城了,他们为什么不能跟吴国联手?

尤其是被屠了一半城的那个国家,百姓被屠杀之后,各地都爆发了起义,他们集合了能人异士,就是为了刺杀韩王世子与周王世子报仇。

对此韩王世子表示自己很冤枉。

屠城是阮宝珠想出来的,也是阮宝珠怂恿赵元凌做的决定,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看戏的人,凭什么把他也算在里面?

可没人相信。

当初赵元凌派人收回成命,停止屠城,结果还是去晚了,他们的将士已经把那个城里手无寸铁的百姓杀了一大半。

没法子,他只能让人传话,屠城是韩国世子的主张,他的人里面混进了不少韩国奸细,他们想要借此来诬陷他,让周国和其他国家自相残杀,韩国坐收渔翁之利。

就算混进了奸细又怎样?那些百姓确确实实是死在了周国士兵的刀下,没有人会因为周王世子几句狡辩之言就放过他。

同样的,韩王世子也不无辜。

他们是一丘之貉!

于是,面临被刺杀窘境的,除了赵元凌,还有刘珏。

为此刘珏和赵元凌可都恨上了阮宝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可在吴国联合周边大小国家一起对抗周国和韩国时,周韩两国还是联手了。

没法子,没了周国挡枪,韩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禁卫信上说,阮宝珠觉得周国如今已经有了败落之势,内部权势斗争十分凶狠,各个王储也都在争夺世子之位,权贵大臣则在站位,谁都惦记着自己眼前那点儿权势利益,她留在周国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让刘珏派人来接她。

赵元凌能愿意?

第4364章炮灰她爹是龙傲天(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