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女配有剧毒(2538)
如果没有长公主,那临安就不会成为天下重要的粮食产地,百姓不会因此富裕起来,临安也没有如今的富裕安定。
塞外那边的几个地方,干旱,贫穷,土地荒废,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社会条件更是不容人生存。
可长公主那一系列水利生产富民利民的政策实施之后,那里如今都有了塞外江南的美名。
政绩就摆在眼前,长公主去过的每一个地方的百姓都能证明她的能力。
如今却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说长公主身为女子,没资格做储君,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第4380章炮灰她爹是龙傲天(110)
关于长公主能不能摄政,能不能做储君的辩论从江南兴起之后,就一直没有停下过。
京中虽然没有那么疯狂,但私底下还是有很多人都在为此争辩,甚至是打赌长公主最后能不能登上大位。
这其中还有很多人认为男人不可能不在意子嗣传承,陛下如今是没有纳妃不知道被女人环绕的好,没有儿子不知道有儿子的骄傲,等他知道了,现状也就改变了。
对此,常隐等人有话说。
别说没有儿子,就是生一个蹴鞠队出来,也不见得陛下会疼爱儿子超过长公主。
总有人不死心地觉得陛下只是没开窍,只要把他们貌如天仙的女儿妹妹送到宫里,笼络住了陛下,生了皇子,那长公主这个女流之辈就能退位让贤了。
可他们根本不知道现实是什么样子。
陛下不可能生出一个儿子来给自己女儿添堵。
姑且就算生了,要是儿子安分还好,如果不安分,恐怕陛下会亲自解决了不安分的因素。
陛下的锦衣卫,殿下的金甲卫,也就是以前的禁卫军,他们都那么厉害,别说是民间的声音,就是哪个大臣给另一个大臣塞了个小妾打探情报,哪位臣子的妻子给他戴了绿帽子,哪位臣子不举这种小事,这些禁卫都一清二楚。
陛下决定的事情,可不是一些人反对就能改变的。
民间反对的声音最强烈的时候,阮唐说想出去看看。
在百姓和臣子的眼中,他们已经统一了天下,可阮唐和阮悯闻都知道,整个大陆,整个地球,还有很多他们没有踏足过的地方。
阮唐想去塞外,想组织人一路西去,传播汉朝文化。
也想要航海出行,看看另一边的世界。
阮悯闻自然是不答应的,只是去塞外还好,航海的话,如今技术不发达,工业落后,造船业也没有那么好,海上又那么危险,万一遇到骤风暴雨,万一……
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让阮悯闻无法放手。
可这也是一个机会,如果阮唐能凯旋,那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当然这一点他们父女都不担心,天下人怎么看,该登基还是要登基的,没人能阻拦。
只是阮唐想出去,阮悯闻舍不得阻拦。
就这样,三月一过,阮唐便带着她的金甲卫还有朝中六部的一些官员,在虞戟率领的禁军保护下走出了皇城。
阮家人就是在这时候到京城的。
他们在城外的时候,只看到出城的队伍声势浩大,城楼之上站着很多人相送,并不知道与他们擦肩而过的那辆最华丽的马车里坐的是什么人。
进城之后,听商贩提起,才知道出城的就是长公主,是他们家那个孙女儿,而城楼上最中间站着的,是他们的儿子,当今圣上。
阮老头阮老太年纪大了,但身体还算康健,还帮着带曾孙子呢。
阮老太怀里抱着一个很清秀的男孩,是他们的二孙子阮二郎的儿子,阮二郎多年也没考上秀才,如今又把希望放到了儿子身上。
他们来京城,就是因为听说阮悯闻没有儿子才封了女儿做储君,以为是阮悯闻身体有恙不能再生,便眼巴巴地带着小曾孙上京了。
第4381章炮灰她爹是龙傲天(111)
上京的决定,是陈氏提出来的,但阮家全家人都表决通过了。
几年前周国韩国臣服之后,阮宝珠就不知去向了,茫茫人海,找一个人何其困难。
而他们没有钱财没有人脉,出门都是问题。
他们打听到的消息,有的说是阮宝珠害死了韩王世子,已经被韩王妃杀了;有的说韩王妃只是让人折磨阮宝珠,并没有要她的命,她已经逃走了。
总之就是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陈氏和阮老大倒是想找女儿,可这个家里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人说了算。
已经长大成人,变成了壮劳力的阮大郎和阮二郎还有他们的妻子就不同意,阮老头阮老太在几次找上阮悯闻却被拒之门外之后也怨恨了起来。
阮悯闻是陛下,位高权重,掌天下权,老两口如今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都来不及,哪里敢怨恨他。
所以,内心的不满和不甘,就都发泄在了大儿子和大儿媳身上。
如果不是他们那个女儿不安分,心眼小,自私冷血,跟一个三岁的小孩儿抢东西,要害妹妹,他们家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老二都当上皇帝了,本来他们一个可以做太上皇,一个可以做皇太后的,太监宫女前呼后拥,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老头老太太的,可这一切都被阮宝珠给毁了!
阮大郎阮二郎也是如此。
尤其是阮二郎,读了一些书,自小就精明,如果没分家除族,如果二叔还认他们,那么连莽撞粗鲁一无是处的三叔都能封王,他这样一个读书人,最少也能当一个王爷。
再往深处一些,如果家里没有惹怒二叔,二叔会不会把他接到城里去,会不会把他接到身边教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