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女配有剧毒(940)
“快别说了,穆家人来了。”
“外祖父,外祖母!”为了打消皇帝的疑虑,阮唐继续扮演着皇帝最喜欢看到的单纯无脑的一面,同时,也会像皇帝“透露”一些他想要知道的有关穆家的消息!
“殿下安好。”该有的礼数,穆家人从来都不会少,更别提这还是在宫宴上,不能叫人抓住把柄。
见阮唐穿的不够多,卫国公夫人抓着她的手边嘘寒问暖,卫国公立即叫人捧来了手炉。
自从得知女儿还活着的消息之后,卫国公和卫国公夫人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加上阮唐给的好药材养着身体,看着竟然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精神了。
对阮唐这个外孙女,更是放到了心尖尖上。
知道皇后如今人很安全,身上的毒也慢慢消散,身体也逐渐在恢复,他们便将更多的心思放到了阮唐身上!
这半年来,皇帝明面上一直在褒奖穆家,但其实一点儿实质的封赏都没有。
以穆谨之在战场上立的功绩,早就该封他做将军了。
但穆家已经有了一个在百姓心目中比皇帝还要有威望的卫国公和两个大将军,如果再出两个将军,那兵权将会被他们一家掌控!
因此,皇帝表面上表现出很看中穆家的样子,实则却一直在打压,奈何大雍的武将都是一体的,并不愿意内讧。
没人会因为皇帝多提了几次穆家人就暗暗嫉妒从中作梗,他们这些在战场上厮杀活下来的人比任何人都清楚穆家男儿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他们的大仁大义,他们对大雍的安定所起到的作用!
有些文臣,倒是喜欢唧唧歪歪,觉得皇帝对穆家太过信任,污蔑穆家权势太大,野心勃勃,意图谋反之类的。
但刚说完,就会被一些耿直的燕王和言官们喷的他怀疑人生!
说穆家权势太大?
那可以让他们交出兵权,只要下次边疆发生战乱,让这些只会逞口舌之能的人携带自己的妻子儿子全家齐上战场!
暗暗想使坏的文官们被噎的脸色发白,不敢说话了。
说到底,他们的安定和荣华富贵,是无数驻守在边关的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你让他们上战场,还不如让他们回家种菜呢,起码不用担心脑袋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砍掉!
多次挑拨朝臣的关系未成,却发现穆家在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就连一些曾经有过龃龉的臣子都开始向穆家靠拢,差点没把皇帝给气吐血!
第1642章 女帝的恶犬厂公(82)
();
阮唐以及是皇帝心目中单纯无脑的太平,而皇帝却不是所有人眼里英明神武的皇帝了。
这段半年来,东厂的人在查相关案件时查到了温家头上,查找到了温家为了扶持温贵妃的儿子宗政明珏上位勾结敌国跟仇人结盟的证据。
皇帝最痛恨的就是别人惦记他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生儿子,还是他曾经亲口许诺温贵妃会封为太子的宗政明珏!
他当即下令,温家与帝国勾结,连和五皇子宗政明珏谋逆等罪名,将温家人打入了大牢,抄了温府,一切财物都尽归国库。
在查到温贵人和温家来往的书信当众也多次提及“储君”之事后,皇帝更是坚信温贵妃也跟温家人一样狼子野心。
皇帝觉得,他都对温家人那么宽容,那么好了,可他们竟然不知足,竟然敢联合外敌妄图叫宗政明珏弑父弑君!
简直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于是,宗政明珏被圈禁,温贵人被打入了冷宫,宗政明琼这个没了公主身份也没自由的人也被赶到了冷宫跟温贵人关到了一起。
怕她们逃脱,皇帝还专门派了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嬷嬷去守着温贵人,就是为了报复温贵人!
在皇帝看来,他可以不顾穆家和皇后的恩情毫不犹豫地将皇后弄死,心理上也不会有半分愧疚自责。
这是应该的,他是皇上,他有权决定所有人的生命和自由!
但他的妃子,他的儿女,他的臣民,绝不可以对他有半分不敬,半分不忠,半分异心。
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是罪无可恕。
就该处以极刑!
温家才是真正的叛国谋逆,当株连九族!
然而,在温家人斩首之前,大理寺在温太傅书房里发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密室,里面藏了很多陈旧的信件和证据。
基于其中的一些证物和信件,他们查到了临安姬家的案子。
临安姬家十年前被株连九族,姬氏族人无一幸免!
原因是姬家叛国,证据确凿。
而现在,从温家温太傅书房密室搜出的证据显示,姬家根本没有叛国,所谓叛国的证据,不过是温家和临安与他们温家交好的官员联手,栽赃陷害而已!
而那时候他们英明神武的皇帝宠着温家的女儿,拿到临安官员递上的奏折后,便派了温家的人去调查。
温家递交的证据,自然是更全面更确凿,皇帝一道圣旨下去,姬家被诛了九族,无数人死在了这一场“叛国”案中!
这么多年了,姬氏族人被丢在乱葬岗的尸骨都已经寒了,放眼整个大雍国,却无一人知道姬家的冤屈!
想想,都叫人痛心。
皇帝想弄死温家,但并不代表他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一直对所有想要替姬家翻案的奏折视而不见。
为此,朝中不少正直的大臣以及与姬家有旧交的文臣们都对皇帝十分失望,当初姬家的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们都没什么准备,皇帝就下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