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零当相师(103)
听着几位大姐的惋惜的语气,戴晴抿着嘴保持沉默,不过也理解。
作为长辈,都希望孩子有个安稳的工作,旱涝保收。
不管你出去挣多少钱,都不如稳定的温饱线。
欧大姐眼睛眨了眨,盯着戴晴,“小戴不是跟程科长谈朋友吗?他为啥辞职不干你肯定知道吧?是不是觉得厂里待不下去了?”
此话一出,几人的眼神都落到了她身上,眼中闪着八卦的光芒。
“哟,小戴谈朋友了,可真够保密的,跟大姐们说说,我们也帮你参考参考?”
“这话没错,大姐们都是过来人,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光的,有些人不能只看长相,能过日子才是关键。”
“是呢,越是人模狗样的越不靠谱,憨厚老实的才是过日子的人。”
戴晴:“……”
别说她现在没谈朋友,就算谈,她也得找个看着顺眼的,要过一辈子的人,她怎么能恶心自己?
什么憨厚老实,说白了就是长得不咋地还蠢呗。
“你们都想多了,我跟程科长只是普通朋友。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再说我才来厂里多久,年龄还小,怎么可能谈朋友?”
“再说,我爷爷才去世几个月,我还要为爷爷守孝一年呢。这一年内,别说谈朋友,就是红肉我都不吃,守孝的事情,不诚心可不行。”
几人听着戴晴认真的态度,想着她的身世,神色顿时讪讪,看向欧大姐的眼神充满了责怪。
拿人家守孝的小姑娘八卦,有点过分了。
不等欧大姐辩解,组长就走来了,吆喝一声,
“吃完了赶紧开机干活,咋还唠上了?”
话题终结,戴晴收拾好饭盒离开,继续干活,直到下班。
交接完班,戴晴直接回家,洗了个热水澡,把工作服清洗出来,晾在院子里,就听到门口有人敲门。
看到门口邮差的师傅,戴晴顿时想起,程颢要给她写信了。
“戴晴,你的信,还有个包裹。”
“谢谢师傅,”戴晴接过一封信,还有个水果箱大小的纸盒子。也不知程颢给自己寄了什么?
搬到屋里,重量倒是没多少。
先打开信,一张信纸上,一行行苍劲有力的钢笔字,很符合程颢的这个人,沉稳,锐利。
从头看到尾,戴晴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眼光跟判断力,都是杠杠的。
从他出发到现在,用身上仅有的存款,先从服装下手,买港版的款式回来打板,然后选料,再批发出去,短短几个月,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从一个展墙发展到一个档位,可谓是顺风顺水。每天从睁开眼就去档位接订单,下午去厂房制作,每天如此,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合作,多了人分担,他又孤身一人跑了港区一趟,亲自选了几套高定版,回来制作,直接一炮打响他们的批发生意,算是站稳了脚跟。
程颢说,他近一年都会专注在服装批发生意上,等他积累一定的经验,就做一个在自己的品牌,流行全国。
看着他字里行间的豪迈,言语中的自信,戴晴也替他高兴。同时也知道,那人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出门闯荡,哪有容易的?
嘴上说的顺风顺水,其中艰辛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好在程颢本就是个有毅力,能坚持,又有格局的人,早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戴晴放下书信,把箱子打开,才发现是一箱子的衣服。
一件泥色的大领风衣,一件飞行夹克,一身小西装套裙。
这都是他做出来的衣服,还别说,款式真不错,就是往后再挪个几年,也不过时。
就在她想着穿上试试时,门口又响起一阵敲门声。
“小晴,小晴,赶紧开门,大喜事。”
听着王大妈的声音,戴晴赶紧出去开门。
看到大门口乌泱泱的一群人,为首的就是王大妈和一身制服的常辉。
“你们这么大阵仗干啥?”
“哎呦,我的傻孩子,你真是为咱们社区争光啊,这是公安局的同志,特意给你颁发奖状的。”
第144章 命中注定吧
其实看到常辉的那一刻,戴晴就想到了,但是她没想到会这么快。
“进来再说。”戴晴错身让开,请人进来说话。
王大妈热情的招呼众人进来,“同志,赶紧进来喝茶,我们小晴可是个好孩子,平时热心助人,邻里关系和睦,现在还见义勇为,我们社区有她这么个好孩子,脸上都跟着增光呢。”
社区的动静有点大,把整栋楼的人都引来了,一起来的还是社区的工作人员。
听到王大妈夸赞,其他人都跟着附和,
“是啊是啊,小晴一直是个好姑娘,邻里友爱的很,我们每年都能吃上她家的葡萄呢。”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小晴家的葡萄结的又大又圆,关键还甜得很。”
常辉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嘻嘻哈哈,清了下喉咙,
“张主任,我要送给戴晴同志颁发奖状了,其余的人安静一下。”
社区张主任一听,连忙冲众人摆手,
“都安静,安静,听常队长说话。”
奖状被卷成筒,用一根红色的彩带绑着。常辉接过来,彩带打开。
“戴晴同志,面对歹徒敢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展示人性的光辉,传递社会的温暖,也用行动诠释正义与良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局研究决定,特发此奖状,给与鼓励和嘉奖。”
“实际奖励是一百块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希望戴晴同志一直秉持着助人为乐的初衷,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