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零当相师(13)
今上午,她老姐妹特意拎着罐头来感谢她,听了一上午诉苦,刚把人送走。
“这是你赵大妈送来的两瓶罐头,我给你拿来了。她应该感谢的是你这个小神算。”
看着桌子上的两瓶黄桃罐头,戴晴摇头,“这是赵大妈感谢你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她们之间的交易,就是拿五块钱,银货两讫。
“帮她解决问题的是你,我就是个介绍人,也是看她实在可怜,大妈才厚着脸皮带她来找你的。”
王大妈轻笑一声,这丫头品行真是好,一点不居功。
“就因为如此,你才是赵大妈身边的贵人,她感谢你是应该的。”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不吃,吃了容易牵扯因果。
“你看你这孩子……也罢,知道你们这一行规矩多,大妈也不懂,今儿来还有一件事,我一同事她大舅,也是第一批下海大胆冲浪人,开了个大酒店,以前生意好老了,早早的成了万元户。近一年也不知怎么了,做什么都不顺,大酒店生意也不好。”
“做生意的人都相信风水相术,一直托人打听哪里有厉害的大师,说是只要能帮他解决问题,愿意高价聘请。你是大妈见过最厉害的相师,我就来问问,你要不要试试。”
王大妈眼巴巴的看着戴晴,脸上的褶子都笑成菊花了。
听着王大妈的提议,戴晴倒是没拒绝,本就想走相师这一行,有生意上门,自然接了。
“他们若是相信,我走一趟也是可以的,后天歇班就可以去看看。”
“哎~,那咱们就说好了,我这就回去告诉他们,后天去他们大酒店帮着瞅瞅,听说风水不好也有影响。”
王大妈一拍大腿,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戴晴扯了下嘴角,算卦还是算了,她还没有温习到。
爷爷说过,一个出色的相师可以做风水师,占卜师,卦师,但反过来却不行。所以,她目前还是先把全部精力用在看相上。
看着时间不早,戴晴拎着兜子去了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
中午,菜市场人很多,蔬菜的品种不少,鸡鸭鱼肉也算齐全。转了一圈,她买了点小葱芹菜,看到冒着热气的豆腐,又切了块水磨豆腐,一条鲫鱼,准备做个豆腐汤。
就在她等待师傅给她宰鱼时,隔壁肉摊上传来母女俩的争执。
“娘,我想吃肉。”
“你这丫头,咋这么馋。”
“咱家都多久没吃肉了,我都瘦了。再说爹和大哥二哥都上班,也得吃点肉补补营养才行。”
第23章 有些事她只等着看就行
“你还知道他们上班辛苦,咱们家就他们爷三有工资,咱们俩都靠你爹和你哥养着,日子紧巴,你别天天惦记肉,等你什么时候有工作了,随便你吃。”
“可是娘,爹什么时候能把我的户口转过来,没有城市户口我怎么找工作?”
“你以为转户口这么容易,找人办事哪哪都得花钱,最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办成,愁死人了……”
听着两人的语气,戴晴转头,没想到在这里遇见她的前世的婆婆和小姑子。
此时刘敏一脸不高兴的站在刘母身边,听着她碎碎念。
母女俩都是农村户口,据说刘父当年是下乡知青,不得已才跟刘母结婚,后期知青回城就带着刘母一起回来了。
但农村户口转换城市户口手续麻烦不说,还需要掏钱,当时他们已经生养了三个孩子,日子过的紧巴,户口的事儿一直没办。
后来托关系给两个儿子上了户口,已经掏干了家底,就剩母女俩的没办成,一直拖着,但迁户口的费用却越来越高。
前世直到她跟刘明结婚,小姑子的户口都没办成。后来处了个对象,男方父母就是嫌弃她是农村户口,说什么也不同意结婚。后来刘家盯上了她的房子,刘敏用她的两间房做嫁妆,才让男方父母松了口,同意了他们的亲事。
“同志,鱼清理好了,拿回家跟豆腐炖了,出锅再来几滴香油,保正香喷喷。”
师傅把鱼用草绳串好递给她,顺口说了一嘴。
戴晴回过神,拎着鱼回家。身后又响起刘敏的央求声,
“娘,不买肉那就买条鱼回家炖了,我都好久没喝鱼汤了。人家都说喝鱼汤对皮肤好,你也希望我谈个好对象吧?”
“吃吃吃,也不知道咋这么馋嘴,也不看咱家啥条件,你要是不想在城里待,就回你姥家去。”
“我才不回去,乡下脏死了。”
“……”
走老远,还能听到母女俩的不满的争论,戴晴弯了下嘴角,婆婆骨子里就刻着重男轻女,凡事紧着儿子。小姑子又懒又馋,前世有她这个倒霉蛋在前面顶着,母女俩合伙欺负她,母慈女孝。
她倒要看看,这辈子没有她这个免费保姆,母女俩是不是依旧亲密无间?
回到家,把鲫鱼两面煎黄,下入豆腐块,倒入开水炖煮,半个小时出锅,再撒一撮葱花滴两滴香油,鲜香的鲫鱼豆腐汤就出锅了。
再炒个芹菜,配着大米饭,香喷喷的吃一顿。
上午起得晚,午休就免了,整个下午,她都在院子里看书。
晚饭后,继续练习心法,一个小周天运行下来,已经晚上九点半了。
距离夜班还有两个小时,戴晴躺在床上,眯着眼假寐,直到小闹钟响起,才起来上班。
夏天夜晚,繁星闪烁,路灯昏黄,路上连辆轿车都没有,寂静的很。
一路走进车间,做好交接班,又是八个小时的工作量。
比起白班和中班,上夜班的人格外安静些。特别是那些修机工和保全工,趁着空隙,躲在角落里眯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