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零当相师(76)
一觉睡到自然醒,下午两点半了,
戴晴起身刷了个牙,把一头长发变成鱼骨辫,发尾系上一朵蓝白相间手绢头花,很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青春靓丽。
自从入秋之后,她就特别钟爱牛仔背带裤,不但宽松舒适,还结实耐脏,关键是兜兜大,能装很多小东西,有了背带裤,连挎包都省了。
刚拎着菜篮子准备出门,程颢就拎着一条鱼一颗酸菜到门口。
“今日中秋节,你怎么来了?”她们约的日子好像明天吧?
“陪你一起过中秋,不会不欢迎吧?”程颢掂了掂手中的鱼,“酸菜是我妈腌制的,味道特别正宗,我姥姥的祖传手艺都被我妈继承了。”
“关键是今儿是团圆的日子,你不在家,你妈会不会揍你?”
她跟爷爷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每年过年中秋,爷爷都会给她准备好吃的,过年发大红包,中秋给她买各种流行的花布,让她去裁剪新衣裳。
这两个团圆的节日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听着戴晴的语气,程颢一愣,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瞧小朋友那双惊讶的眼神,就跟他犯了大错似的,真是可爱的很。
戴晴:“……”
有这么好笑吗?
“我跟我妈说,要陪一个很重要的人,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原本没准备来太早的,可是跟老妈一提,二话不说就给她赶出来了。
想想老妈同事的儿子们,一个个的不但结婚了,有的连儿子都抱上了,他还是个老光棍。
戴晴半信半疑,既然人来了,践行宴提前一天也无妨。
把昨天买的鸭子,鱼片都拿出来解冻,两人又去了趟菜市场,买了时令蔬菜,小白菜和一块豆腐几个土豆和一些调味料。
想到程颢,她又灌了五斤啤酒,她们社区就有卖散装啤酒的,她自己从未喝过,却见很多人买,口感应该不错,刚好她炖鸭子也需要啤酒。
回到家,戴晴就开始准备晚上的饭菜,一个盆啤酒鸭,一个盆酸菜鱼,一盘虾皮豆腐,一盘牛肉罐头,一盘什锦水罐头,一盘蒜蓉小白菜。
主食就是米饭。
这些足够他们两个人吃的了。
全部做好,端上桌,已经六点了。
第119章 他们的关系是不是太近了
吃饭之前,戴晴在院子里摆上供桌,给月神娘娘供奉月饼,各种水果和点心,每一盘都是三枚,寓意吉祥如意。
民俗传统,神三鬼四,不能搞错。
又回屋给爷爷上柱香,两人相对而坐,戴晴给他倒一杯啤酒,自己以水代酒,举起杯,
“这是为你准备的践行宴,也谢谢你陪我过中秋。我以茶代酒,敬你。”
“不用客气,说实话,能跟你一起过中秋,我很高兴,没想到你会做这么多菜,着实令我意外。”
程颢看着桌上的饭菜,冷硬的神色不自然的柔和下来,这是第一次有人为他烹制一桌菜肴。
不管味道如何,都足够让他记一辈子。
“尝尝看,喜不喜欢?”
前世她最大的收获,就是练就了一身厨艺和忍耐力。刘老婆子想吃好的,又不舍得去饭店,都会指使她去做。
做不好,得挨骂,为了耳根子清净,她每一餐都很用心。做着做着,也就摸到了窍门,很多菜肴也能举一反三,口味都不错。
程颢夹了一块鸭肉入口,眯着眼,“醇香,紧实,满口的肉香,好吃。”
戴晴轻笑一声,夹了一块鱼认真的吃了起来,感觉油腻时,吃一块水果罐头解解腻,又可以继续吃肉。
“尽量多吃菜,别客气,你们当兵的体质,都能吃,这点我还是知道的。”
戴晴看他钟爱口味重的鸭肉,往他面前挪了挪。
戴晴一边吃饭,一边听他说起在西南边陲当兵一些趣事,其中就有这一道炖鸭子。
一顿饭吃完,除了虾皮豆腐还剩下点,其余的基本全光。
饭后,程颢把刷碗的活包了,戴晴站在院子里,看着夜空中挂着的月亮,又大又圆,把整个夜空都照亮了了。
老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她仰着头看了半天,也没觉得哪里扁。
“来,吃月饼。”
祭拜过月神娘娘的供品,可以和家人一起品尝,也是祈福的一种。
“我买的五仁馅和枣泥的,口感都不错。”
刚吃过饭,肚子没啥空余的地方,两人分了一个月饼,坐在院子里赏月。
“今天月色好,要不要跟我出去转转,听说公园里还有灯展。”程颢咽下最后一口月饼,站起身,把她拉起来。
沉稳有余,活泼不足,就得到人多的地方多转转,兴许就被感染了。
戴晴看了眼时间,才七点半,倒是可以去公园溜达一圈。
“走吧,我们去坐公交车。”
“今天不坐公交,我骑车带你去。”程颢从兜里掏出车钥匙,在她眼前晃了晃,“吃了你的饭,不出点力怎么好意思?”
程颢骑着二八大杠,她坐在后面,一起前往公园。
坐在后座,看着高大的脊背,戴晴眨了眨眼睛,有点不好意思,她们之间好像走的太近了,超过了普通朋友的范畴。
她对婚姻没任何想法,若是因此耽误程颢,那就太渣了。
就在她犹豫着,要不要跟他说点什么的时候,程颢回头看她一眼,轻声开口。
“过完中秋,离职的事两天就办完了,二十号我就得出发了,带上我这些年全部的存款,去南方闯一闯,等我稳定了,给你写信。”
“好,直接寄我家来就行。”算了,反正这人马上就离开了,就不扫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