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145)
驴车进屋,下货,姜南发现院子里木桶中装着的东西,惊讶喊道:“阿娘,这是对虾啊?”
“我还说你阿娘买得不好,还真是没买错。”
孙柳听见姜南惊喜的语气,都忍不住笑。
姜南抿嘴笑笑,她是知道对虾生活在海河之中,却没在村中河道见过,她还以为这里没有呢。
“在渔夫那里买的。”周氏笑着应声。
姜南脑子里已经出现了虾的各色吃法。
干锅虾、麻辣香锅。
“你家几个孩子回来了。我也不多叨扰。”孙柳见一家人说笑,她也该回去了。
“婶子这就走。”
“我得回去照顾你虎子哥。”
“嫂子,我带着小丫回来了。”
孙婶子惊讶看着沈安牵着的小女孩。
她几日不来,这孩子是哪里来的!
第059章 麻辣香锅
“小南, 这孩子是······”
孙柳大惊,她这几日除了出摊子,就是跟着沈贵一起带着沈虎去县上赵郎中处看腿伤。
赵郎中医术好, 她儿子的腿也愈发好转, 没有那般跛了。
当时她听了小南的话, 起了心思去县上打听别处的郎中, 能找到现在的赵郎中,也是因着赵郎中与小南的缘份,不若如此, 她只怕没这般好运。
那时候, 她也以为赵郎中跟县上其他医馆的坐堂郎中别无一二。
可她儿子在赵郎中家中医治时, 她无意见过两次华服锦衣之人前来, 赵郎中见此,也并未露怯色。
她心中也隐隐有了猜测, 只怕赵郎中不只一位简单的郎中。
能与赵郎中搭上,若非小南, 又怎能得此机缘。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孙柳骤然看见一位年纪小小的小女孩, 心中咯噔, 说完转头看向院子里忙碌的沈确。
难不成是二郎在外做工时候,做了错事。
这二郎不会这般糊涂吧,家中这般好的娘子不懂好好珍惜, 竟然······
姜南听见孙婶子的询问,又看向院子里跑进来的俩孩子,手中还捏着还在叫的知了。
“去拿个竹筒装着,别一会给跑了。”
姜南说完才转头, 这才注意到孙婶子面色上的震惊。
孙柳见小南对这小女娘这般好,心中不忿。
“周妹妹, 不是我想为······”小南抱不平······
话未说一半,一声稚嫩的小音传来:“姜姐姐,这个给你。”
小丫用竹筒把知了装好,献宝似地递给姜南。
姜南轻笑一声,接过竹筒,里头的知了还叫一两声。
“过来,这是孙婶婶,你也要叫孙婶婶。”
“孙婶婶。”
小丫闻言乖乖地叫一声,又乖顺地坐到姜南身边。
“孙婶子,这是小丫,是我远方婶子家的小妹。”
孙柳瞠目结舌。
原来不是她所想的那般,她真是莽撞了。
“原是小南的小妹,我只当小南是家中最小,只有兄长,原是如此。”
“是,远方小妹,最近婶子有事,这才不得已托付于我。”
“小南心善,想来她家中也是放心的。”
“小丫跟小安去玩吧,姜姐姐跟婶子有事说。”
“好。”
小丫很听姜南的话,话落,她就跑着去找沈安,两个孩子又钻进后院子,不知道跟着沈确去做什么了。
“还没问婶子虎子哥可好些了?”
“好多了,好多了。”
说到此事,孙柳就高兴,这件事情真是要感谢小南的。
“如此便好,摊子可还顺利。”
“也好,也好,客人虽不如刚开始多,却也比先前老头子去码头做活要好得多。”
孙柳说完,心中的欢喜止不住。
她紧接着道:“好了好了,我也不多叨扰,我就先回。”
孙柳本也是早就要离去的,若不是小丫突然闯出来,她不会多留这一时半刻的。
姜南没有多留,孙婶子家中不仅有虎子哥要照顾,还有双儿姐也需要照看着。
“阿娘,今日这虾买成多少银啊?”
“我买得多,几十文银,今日卖饮子还有剩。”
姜南是信的,阿娘买的确实不少。
她和阿娘在院中,看虾都看了一会,她没有往常那般忙碌。
自从沈确回家,每日出摊回来,姜南也不用劳累下货,一应活计全被沈确包揽。
姜南当然也乐在其中,出摊本就累,有人帮忙自然是最好。
若非银钱不够,她早就想着请上几个帮工的,只是摊子尚小,每日赚得百文银,确实也还不够其他的花销。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虾处理了。
今日做一个麻辣香锅,光是想想就美。
麻辣鲜香,初闻冲鼻,再闻是辣香,味道略咸,配着米饭,正正好。
“阿娘,玉蜀黍现下也能吃了吧?”
“能吃,能吃,可是要?我现在正好要去地里,一会掰几个回来。”
村里种得早的玉蜀黍,现在也陆续在收割了,姜南家的还需得几日,不过大致也是可以了。
“好,我让小安和小丫跟着你一起去,一会儿他俩给我拿回来就成。”
周氏应好,她换了件旧衣裳,方便干活。
沈安和小丫得了话,屁颠颠就跟着周氏走。
“小安可别在地里贪玩,不然一会可没好吃的了。”
姜南出声嘱咐。
“嫂子,我晓得了。”
沈安高兴地应声,牵着小丫疯跑。
姜南把木桶里的虾倒在盆中,先开虾背,去虾线。
这是个耐力活,姜南做专注,就连沈确来回院子几趟,她都没理会。
沈确昨日摘蜂蜜处,还剩下些,他准备带着东西今日去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