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273)
沈确起身,他动作小心,装似自然地抬眼看着姜南。
她表情轻松自然,展眉扬唇笑意都还未从眼尾散去。
他确认了,姜南确实没有不高兴。
“小南,我和小安就跟着小昭和子澄一起归家了哈。”
姜南听见声儿,动作迅速在手侧的木盆里洗手。
“阿娘,你等等。”
姜南随手在围裙上把手擦干。
“二哥和子澄也等等,我有东西给你们。”
姜南去小库房里拿出几个用油纸包好的牛油底料。
她准备给阿娘拿一块回去,二哥和左子澄一人半块。
底料的味道足,平日里放一点炒菜,味道会香很多。
“阿娘,这是给你的。”
“二哥,子澄,这是给你们的,你们不会怪我偏心多给半块给阿娘吧。”
姜南明面给,她自然也不怕几人说什么。
更别说,她食肆里这些人,尚且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对自己不满意。
“姜老板这样说,那我可要有说头了。”
“你小子,若是不满意,那就把你这半块也给我。”
周氏笑看着院子里这个小子闹,她假意伸手去夺左子澄手中拿着的半块底料。
左子澄他动作也快,包好,囫囵放在他的布袋里。
一个转身,双手掐在沈安的嘎吱窝下,把人抱起来,嘴里还在喊:“我把小沈安抱走,周婶可不敢再拿我的佐料了。”
沈安仰面被人抱起来,高阔的视野,他玩得不亦乐乎。
“左大哥,再高一点,再高一点!”
左子澄听着一口气差点没憋住。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这孩子,他倒是玩得高兴。
姜南听见她阿娘说,巴不得你把这皮孩子领走。
话虽这样说,不过她阿娘口嫌体正直。
她阿娘说完就快步追上去。
“小妹,妹夫那我也走了。”
“好,回去小心些。”
姜南走到门口,看着阿娘几人的背影在拐角处消失。
姜南唰一下把门关上。
她二哥把食肆清理出来的杂物顺手就提去丢掉,她和沈确也不用出门。
她可以专心做晚食了。
柴也劈好、屋子也收拾好,沈确一时间不知道做些什么。
姜南进厨房,他也跟着一起进去。
她把红薯粉浆调好,锅里清水煮开,一会煮成型再捞起来。
“沈确,生火。”
姜南把漏勺拿出来,等锅中水热,就可以做粉了。
锅中烧着的水开始起小水泡,姜南就可以开始做粉。
灶起水热,粉很快就做好。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剩下的就是切肉,准备佐料。
姜片、葱段、蒜、干辣椒提味。
还有一些杂气杂八的大料香料,香叶八角。
沈确传一传灶里的火,才起身走到姜南身边,开始摘菜。
“白菜外叶明日早餐用来煮鸡蛋面,这个菜用菜心口感会好一些。”
沈确摘菜的动作更快,三两下把白菜外叶摘下,放到闲置的木盆,又从水桶里舀了一些水进去泡着。
这个是姜南平日说的,水泡着,保鲜。
等到把大白菜切好,备菜阶段就完成。
剩下的就是姜南的主场。
刚才煮过一会的红薯粉,放一点酱汁上色调味。
无水锅直接放五花肉,煸出油,再放酱汁上色。
姜南闻着煸出的油香,她赶紧把葱姜干辣椒放进去炒香。
加了大料之后,香味就慢慢出来。
这还是姜南第一次做这个菜呢。
闻着味道还不错,正不正宗她不敢说,不过香是没跑。
沈确蹙眉瞥眼看姜南。
她怎么炒着菜,突然就笑了呢。
姜南把白菜倒进去,炒得断生后又才把粉条倒进去。
粉条加进去,咸酱汁、醋汁和蚝油也加一点。
调味,盐和糖少许,最后再来一碗清水,盖盖炖煮开。
味道调好,炖煮的味道就出来了。
姜南赶紧把饭蒸上,静静等待。
“姜娘子,姜娘子可在否?”
姜南闭眼叹气,眉头微蹙。
后院被敲得邦邦响。
那喊叫的声音,听着耳熟得很。
“我去开门。”
沈确注意到姜南一闪而过的无奈,他立马起身。
“陆公子。”
“吕小姐?”
第103章 石锅拌饭
“姜娘子。”
吕书雪微微颔首, 柔声喊道。
“姜娘子莫要多怪,是我让陆公子带我来的。”
姜南只是多无奈,可她也知不能表现出来。
“吕小姐多虑, 贵人亲临, 我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两位快请进。”
姜南把院门打开, 侧身让位, 正好可以让站在院外的人进屋。
“那我便不客气了。”
吕书雪觉得这位姜娘子十分对自己的胃口。
行事大方,做事也有分寸,最重要的是, 她做的一手好吃食。
吕书雪也从陆俊文的口中得知这位姜娘子的事情。
从小食摊做到拥有一间自己的小食肆。
在她眼中算不得什么, 可多少人能做到姜娘子这般呢。
更不说这世间对女子多苛责。
“贵人莫要客气。”
吕书雪率先踏步进屋。
“阿姐, 阿姐!”
吕书雪一愣, 她回头看去。
这孩子是什么时候跟着来的?
“阿姐,你出门怎的都不叫我啊?”
陆觉语气很委屈。
每次在封地, 阿姐去哪里都喜欢让他跟着的。
结果来了这里之后,阿姐竟然不带自己。
“若不是阿爹馋前两日的火锅, 阿姐不会出门的, 这不是时辰赶巧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