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咋啦?你入赘我纳妾很合理啊(20)
赵锦俞莫名。
打开一看,是碟鲜花饼。
“你去陈记了?”
韩胥脸上是少有的忐忑,像个期待夸奖的孩子。
他说:“我做的。”
赵锦俞表情僵了僵。
又重新审视了一番鲜花饼。
鲜花饼看起来很是像模像样,要不她也不会一眼看成陈记的。
不过……
她将盖子盖了回去:“侯府厨子多的是,你想吃也可以叫他们出去买,有费的这功夫,可以干点别的。我累了,先睡了。”
起身进了里屋。
韩胥深深体会了一把什么叫“热脸贴在冷屁股上”。
越发厌恶从前的自己了。
另一边,长风查到了骗子们落脚地。
苻景带着人,天还没亮,就把他们全抓了。
现场共救出来六个被骗的小女孩儿,可惜那个叫琴儿的姑娘,因为伤势过重,没能救回来。
赵锦俞的金簪也没找到。
苻景搜遍了整间屋子,都没找到。
倒是找到一箱黄金。
数了数,足足有一百两。
开始骗子不承认,直到认出长风是昨晚站在赵锦俞边上的人,他才说出晚上回来没多久,就有人来将金簪买走了。
一百两黄金,是卖金簪的钱。
他抱着一百两黄金,准备一大早就离开京都,过逍遥日子去。
结果没等到天亮,被抓了。
至于买金簪的人,戴着斗笠面纱,裹的严严实实,除了知道她很有钱外,骗子再说不出来任何一点有用的信息。
至于有钱……
放眼京都,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了。
苻景回来跟赵锦俞说明情况。
担心的道:“那支金簪是皇后娘娘赏的,万一寻不回来,怕要有麻烦。”
赵锦俞也是没想到。
好在一支簪子无人注意,她宽慰道:“那支簪子平日戴的时候也不多,只要买主还在京中,总能找的到。”
苻景点头:“只能如此了。”
刑部还有事要忙,交待完苻景便走了。
韩胥手里拿着一捧睡莲,从外面走了进来。
赵锦俞看到了,奇怪的问:“莲花不早都开败了吗?你从哪儿弄的?”
韩胥:“自然还有没开败的地方。”
他故意卖关子,赵锦俞换了个问题:“费这么大劲,不会又要拿来做鲜花饼吧?这东西可不能吃。”
韩胥指指窗前花瓶:“我瞧那花枯了,换一换。”
赵锦俞顺着他手指看过去……
还真是。
平日房里的东西都是春水和春花摆弄,她都没留意过。
韩胥上前,将枯花拿出来,换上新的。
明明是还没开放的花骨朵,他在手里团一团,再在花顶拍一拍,花朵然就绽放开了。
一朵朵,芳香扑鼻。
赵锦俞看的目不转睛,惊叹:“你这是哪儿学来的手艺?”
韩胥:“跟荷塘养莲花的老丈学的。”
赵锦俞:“这花是你去买的?”
韩胥点头:“我记着,你从前喜欢荷花来着。”
提到从前,赵锦俞脸色又淡了下来。
这时,门外传来通传声:“柔妃驾到。”
柔妃?
赵锦俞和韩胥双双纳闷。
除镇国侯府外,京中还有四大世家名门。
城东的郭家,出过两任宰辅,四位翰林学士。
城南的徐家和张家,都是武将出身,功高卓着,世代勋爵。两家加起来,把持着大半个荣国的兵权。
城北的盛家,出过二位皇后。
这位柔妃,就是城北盛家的女儿,但盛家这一代男丁少,光景已大不如前。要不然,她也不会只得了一个妃位。
只是,镇国侯府与盛家素无往来。
她来做什么?
第21章 她来做什么?
“见过柔妃娘娘,娘娘金安。”
赵锦俞带着院子里的人向柔妃行礼。
柔妃一向身金粉色锦衣,外衫上是用红线绣出的牡丹花,高贵大气。
她腰背挺直,带着上位者的傲慢。
打量了赵锦俞片刻,才抬了抬手:“免礼吧。”
“谢娘娘。”
赵锦俞直起身子。
唇角挂着大方得体的笑,不卑不亢:“不知柔妃娘娘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娘娘莫怪。”
柔妃笑笑:“本宫来的唐突,郡主莫嫌我叨扰才是。”
赵锦俞:“娘娘说笑了。”
寒暄过后,赵锦俞请柔妃进屋坐。
春水奉来了茶水。
柔妃细细品着,也不说来意。
假装不经意看到窗前摆的荷花,道:“郡主好雅兴,这个时节能寻到这般新鲜的荷花,不易吧?”
荷花?
春花愣怔了下,朝窗前看去。
!!!
她早上明明放的兰花。
又看到渣斗里的枯枝败叶,都懵了。
她明明记着把干了的花扔了,换上新花了呀。
记错了??
赵锦俞笑了下:“丫鬟们摆弄的。”
“丫鬟“”韩胥,在门外幽幽的打了个喷嚏。
柔妃迟迟不说来意,赵锦俞也不想陪她坐这儿干耗,主动道:“柔妃娘娘亲自前来,不是为了赏花吧?”
柔妃放下了手中茶盏。
若有所思的望着她的发顶:“不知郡主平日里,喜欢哪些发饰?”
柔妃话中有话。
赵锦俞又不傻,她刚把皇后给的金簪子丢了,这边柔妃就过来问她喜欢戴什么发饰。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难怪出手就是百两黄金那么阔绰,原来是买主在这儿啊。
只是……
她在深宫之中,如何得知她丢了簪子?
韩胥在门外,有一搭没一搭的听到她们的话,加上苻景刚来过,他隐隐察觉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