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位面系统忽悠秦始皇(134)
也不知道舅舅和陛下现在怎么样了,应该已经知道他离开了吧?
想到什么,霍去病皱了皱眉,“我们离开,陛下会不会动怒牵连无辜之人?”
“不会,我给汉武帝留了信。”
第069章 六十九章
与此同时, 汉武位面
得知白玉京消失后,刘彻无心再听小黄门的禀告,疯了一样跑出行宫。
一路疾行, 直至出了宫门, 刘彻才停下脚步, 他目光怔怔地望着前方的空地,那里本应有一栋极其美丽的高楼。
而现在……什么都没了。
卫青只比刘彻晚了一步,看到眼前的场景, 心脏急促跳动。
侧头看了刘彻, 见对方没有要动的意思, 卫青抬步继续向前, 前方的空地并未空无一物, 上面还有几大箱东西以及箱子上的两封信。
卫青移开压在信封上的石子, 两封信上分别写着——汉皇亲启和卫将军亲启。
上面的字迹工整得像是丈量过的一样,字体浑厚端庄, 是神女的字迹。
卫青将两封信都递给刘彻,“陛下, 神女留了信。”
刘彻觉得自己的心脏像是缺了一角似的空落落的, 说不出的失落,好半晌才接过卫青呈上来的信。
刘彻心里已经笃定神女因为白日的事留书走了,离开了大汉。
他不敢看信, 怕信中的内容是神女因失望回了天上,再也不回来了。
又忍不住心生希冀, 希望神女只是因急事而离开, 忙完后还会回大汉。
刘彻颤抖着拆了那封写着“汉皇亲启”的信, 明明可以一目十行,却一字一句看得极为认真, 生怕漏看了。
可一页纸上的内容本就不多,就算一字一字地看,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看完信后,刘彻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冷得要杀人,“主父偃。”
主父偃年纪大了,平时又不怎么锻炼,自然是跟不上喜欢打猎赛马、练剑摔跤的刘彻,更别说常年打仗的卫青。
在后面追得气喘吁吁才跟上来的主父偃气还喘匀,就听到刘彻冰冷冷的话,吓得他哆嗦了一下,气都不敢喘赶紧出列,“陛下,臣在。”
刘彻紧紧盯着主父偃,一字一句吩咐道,“朕封你为监御史,即日出使江都,彻查江都,务必将若有参与此事的人都揪出来。”
主父偃心里直打退堂鼓,余光偷偷打量刘彻的表情,见他满脸冷意,才放心道:“臣遵旨,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就差没明说陛下放心,这是臣的强项了。
主父偃知道他在诸侯王中有一个绰号,叫诛侯刽子手,这个绰号陛下也是知道的。
让他这个诛侯刽子手出使江都,陛下想做什么不言而喻。
自得知史书上自己被陛下处死的原因后,主父偃行事谨慎了许多,也更会揣摩圣意,当然对诬陷他的赵王,主父偃就没那么客气了。
还有劝陛下杀他以安定人心的公孙弘,主父偃一并恨上,没少对公孙弘下绊子。
在履历上添上逼杀齐王、干掉赵王的经历后,主父偃开始低调了,连续干掉两个王,很长一段时间都提心吊胆,生怕陛下秋后算账,也怕诸侯王对他发怒。
那段时间他可没少讨好陛下,还将毕生所着献给了陛下,后来见陛下和朝中大臣都没有提起这件事,主父偃才放下心。
此后,诸侯王对他客气了不少,还送来了大量钱财。虽然他很喜欢那些钱财,但一想到史书上的结局,主父偃还是忍痛割爱将所有钱财都上交了。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小命确实保住了。
监御史啊,再进一步就是御史中丞,做到御史中丞,离御史大夫也不远了,三公啊……
当了多年中大夫的主父偃忍不住激动起来,退下时,还朝着前方的空地遥遥一拜。
江都王让人散播谣言,煽动百姓,还让暗卫伪装百姓逼迫神女救人,最终导致神女失望离开。
神女离开,是整个大汉的损失,江都王必将沦为千古罪人。
即便不为了升官,他也会彻查此事,毕竟若无神女,他的小命早就不保了。
主父偃退下后,刘彻命人将神女留下的几口大箱子搬回行宫。
卫青寸步不离。
待回到行宫,刘彻屏退左右,独留下卫青,失落道,“仲卿,祂真的走了。信中说,人间是人族的地盘,祂本就不应该擅自改变凡人的命运……
所以祂带着去病离开了。
祂说,后会有期。”
自白玉京消失后没有看到霍去病,卫青便猜到神女可能带走了去病,没想到竟是真的。
卫青沉默了一会儿,目光落在陛下未拆开的那封信上,提醒道:“陛下,神女既然将去病带走,应会在心中告知一二吧。”
对哦!去病是仲卿和子夫的外甥,带他走肯定会告知二人一声,或许还会交代行踪也不一定。
他太过失落都忘了这事,刘彻连忙拆开被他攥在手里的信。
拆开封口,摸到里面的信纸,刘彻动作一顿,抬眸看向卫青。
看得卫青浑身不自在,“陛下?”
刘彻的表情就像是吃了一串没有熟的葡萄,酸得不行。
给他的只有薄薄的一张纸,给仲卿的却那么厚。
这得有七八页吧?
……
**
神女带着白玉京回天上去了。
不到一日,消息传遍了长安城与周边的县乡。
百姓们如遭雷劈,纷纷露出不敢置信的眼神,有的甚至跑去白玉京所在的地点求证。
不管是有幸去过白玉京的百姓还是经常去白玉京的大臣们皆如丧考批,白玉京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仙境,是他们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