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位面系统忽悠秦始皇(167)
卓文君从抽屉里拿出一迭装订成册的诗集递给扶苏,“这是原稿,长公子拿去看吧。”
卓文君给的原稿自然是顾青柠打印出来的,是从左到右,横着看的。
古代的书都是从右到左,至上而下竖着看,卓文君看不习惯便想自己印一份,顺便练习打字。
诗稿在手,扶苏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太习惯地扫了几眼,便被上面的内容吸引了,将心里那点不习惯抛诸脑后。
蒙毅原本以为看诗稿是扶苏为和卓文君搭话找的借口,凑上前看了一眼,瞬间瞪大了眼睛。
只见上面写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蒙毅虽是武将世家出身,但他在习武上的天赋一般,远比不上兄长蒙恬,相较于习武,他更善于谋略,因此走的谋臣路子,和蒙恬可谓一文一武。
以蒙毅的见识,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这首《春江花月夜》的不凡,“好一个‘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忽然间有些想念兄长了,也不知兄长在边境怎么样了。
一首《春江花月夜》勾起了蒙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人越看越入迷,从吧台移步到大堂的桌椅。
连秦始皇什么时候下来都没注意到。
卓文君倒是注意到了,想起诗词里引用的典故,眉心狠狠一跳,忙联系顾青柠。
顾青柠还在改小说,收到卓文君的传讯,也没当回事,“没事,让他们看吧。”正好还能剧透一些唐宋的事迹。
***
这日是扶苏来送公文的日子,嬴政来了兴致想看考校扶苏,于是让蒙毅下去迎,谁知蒙毅一去不复返。
嬴政起了疑心,亲自下楼查看,却发现他的好大儿和臣子坐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
嬴政眉头紧皱,不动声色地靠近两人。
扶苏:“李白先生乃惊世之才,每一首诗都让人惊艳。”
蒙毅:“李白先生倒有些像战国时期的游侠,洒脱不羁,甚是豪迈。”
“这首诗是写阿父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扶苏越念声音越小,念到这句声音戛然而止。
嬴政正听得飘飘然,忽然没了,眉头微微一蹙,“继续念。”
扶苏被这冷不丁的声音吓了一跳,下意识地藏起诗稿,噌的一下站起身,转身看向秦始皇,“阿…阿父。”
嬴政眉头皱得更厉害了,犀利的目光从两人身上扫过,“你二人在看什么?”
卓文君适时出声:“是老师给我的诗集,长公子对这本诗集很感兴趣,吾便借他一观。”
扶苏感激地回看了她一眼。
嬴政垂眸,既然是神女之物,便不好强夺。
“政可否一观?”
“秦皇请便。”
得了准话,嬴政目光再次落在扶苏身上,扶苏只好将袖子里诗集交了上去,“阿父,儿臣虽只看到这一篇,但前面的无一不是精品,阿父不如从头看起。”
嬴政没理他,径直拿过诗集,接着扶苏没念完地诗句往下看。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嬴政的脸色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阿父,”扶苏担忧地唤了一声,“您身体不好,千万不可动怒。”
蒙毅:“……”你这还不如不劝。
“陛下,此诗是一位名为李白的诗人所作,他是唐代的诗人。”蒙毅刻意将“唐代”两个音咬重。
此言一出,嬴政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他视线上移,落在诗名下方,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唐代·李白。
上次的朝代歌只唱到“一统秦两汉”就没了下文,并没有这个唐代。
所以这个唐代是汉后面的朝代?
想到这里,嬴政又翻了翻手里的诗集,唐代、宋代、魏晋。
唐宋最多,且唐和宋的诗看起来也不太一样。
沉思片刻,嬴政忽然看向卓文君,“神女是不是有话与政说?”
卓文君嘴角微不可见地抽了抽,顾青柠猜到他们看了这本诗集会去问后面朝代的事,却没料到始皇帝会多想,以为这是神女给他的暗示。
既然如此,不妨顺水推舟。
和顾青柠沟通过后,卓文君对几人道:
“老师在请几位上去品茶。”
**
品的是奶茶,秋天当然要喝热奶茶。
不过嬴政心事重重,没什么心情喝,刚坐下不久,便开口道:“神女深意,政明白了。”
顾青柠端着奶茶的手顿了顿,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幸好没喝,不然神女被呛到什么的太有失神女逼格了。
你明白什么了啊?
“先前神女说秦亡的不止是因为胡亥篡位,是天下苦秦久矣,胡亥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政回去仔反思,和大臣商议,已想到几个法子。
本想再过些时日就推行,不想今日得见后世诗作……”说罢,他对上顾青柠清亮的眸子,语气难掩喜色,“神女是想告诉政,那些决策不可行,或可参照后世的决策。”
顾青柠很想在脑门上打出一串问号,但身为神女,她不可以这么做。
天知道,她只是想剧透一下唐宋的事,给自己的神女事业添砖加瓦。
斟酌了一下,顾青柠开口道:“秦皇,吾修的逍遥之道,不懂治国。”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秦皇应该找会治国的人才是。吾让弟子给你们这本诗集是想告诉尔等,唐朝有科举制选拔人才,到宋朝时的科举制已然十分成熟,每年所选拔的举子多达两三百,平民百姓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