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105)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可是这是生他,养他的母国,纵然它不好了,他也只想尽力挽救它,却是万万分不想它灭国的。

韩非看着苦口婆心,说得嘴唇干裂的师兄,抬手为他倒了一杯水,并未说是否归顺大秦,为秦效命的话,只道:“劳,劳烦,师,师兄了。”

为他一个阶下囚,絮絮叨叨劝上这许多,妥妥贴贴照顾了一整个寒冬。

李斯看着韩非真诚歉意的神色,手明显抖了几下。

这人根本不会知道,上一世是他一手安排,弄死他的。

李斯随意将水一口喝完,又平静的笑了起来:“四公主殿下说,她最近没人陪着去郊野之地,去看冬小麦的生长情况。故而点了师兄你作陪呢,既然师兄无事,一直呆在府中难免又心情郁郁,不如陪公主去看看,师兄也能放心一日。”

韩非初初听闻冬日种植冬小麦的事情,早已经惊奇无比了。

如今再看了眼李斯疲倦的脸色,他终是道:“好,我,我去。”

李斯高兴道:“师弟愿意去便好,一会儿直接有人用马车带你去的。师兄熬了两宿了,这把老骨头实在熬不住,要去小睡一会儿,到时候便不送你了。”

韩非点点头。

李斯起身,身子因久坐而晃了一下。

韩非下意识抬手扶住他的手:“无,无碍,否?”

李斯笑了笑,带动眼角的纹路,倒是让他真诚不少。

“师弟,这冬小麦才第一回种,若是种成功了,那不说秦国黔首,单说原先韩国的那些食不果腹的百姓,都能活命。如今秦国之内,百姓归心,颍川郡中也是。”

“师弟,原先韩国再好,也不该逆了民心,让他们再过回之前韩王治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国弱民穷的日子。若韩国宗室遗民有找师弟的,师弟还是想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李斯叹气:“若是为了他们个人的私欲,将颍川郡内渐渐衣食无忧的百姓拉进战火之中,值不值得?”

韩非心里一紧,本就寡言少语的他,如今更是惜字如金:“嗯,知,知道了。”

李斯笑着离开,到了屋外,他笑容全然消失,只剩下了无奈。

那老韩王优柔寡断,昏庸无能,韩氏宗亲醉生梦死,跋扈享乐,甚至他们看不到韩非的才华,只会嘲讽他口吃的毛病,百姓更是水深火热。

他也不知道,师弟到底是在犯什么倔。

李斯走后,仆从怕韩非还是想不开,故而又在屋中守候。

韩非袅袅的水汽,表情虽然消沉,但到底没了刚到大秦时候的那股子绝望、生不如死的模样。

约莫半盏茶后,便有侍从来带韩非坐马车出门同赵瑶君会和去了。

韩非坐在马车之中上了咸阳的直道,马车正在往外走。

他没有打开帘子,却能闻到一阵阵麦香、豆香都从外边飘了进来,夹杂这秦国咸阳之地的雅言。

“哎呀,昨晚上入睡后,我可热了!我家虽然只有大王让人帮忙修的一个神赐榻,但那暖和劲儿真是没法说!竟然给我热醒了!”

这妇人朴素的话音里有些骄傲,还有无比的满意。

“是啊是啊,这个冬日一点也不难熬!咱老秦人,过得真是舒坦极了!还算公主殿下一片善心,大王一片爱民之心,才让我们这等黔首也能暖暖和和过个寒冬,我这心里,也是暖暖的了......”

众人高兴的说着话。

什么豆浆、豆腐脑,卖饼淡淡的香味一个劲儿的往车里钻。

韩非闭上了眼睛。

车到了郊外,当经过农田之时,他终于忍不住掀开了车帘。

今日天气尚好,早晚虽冷,但白日的阳光也算暖和。

阳光洒在阡陌纵横,满是绿油油的小麦的田地之间,那田埂上面都站满了做农活的秦国黔首。

那青青的麦苗将将张到了成人膝盖之处,在田野地间密密麻麻的绿色,一看就是生长得极好的。

这小麦算一算日子,果真是深秋时节,快要入冬的时候种下的!

这小麦,竟然真的过冬可活!

韩非忍不住将车帘掀开得更大了一些,他仔细观察了一番,便间秦国的黔首手里个个拿着一个竹筐,在田埂上走动之时,他们正往那麦田里撒着一些细细碎碎,十分黝黑的泥状物。

难道这就是秦国能令小麦成功过冬的秘诀?

他忍不住观察的更仔细一些。

却见前方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路边,周围两个青年站在旁边,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则以恭敬的态度站在马车车窗后一步。

韩非乘坐的马车停了下来,他也早知道马车里乘坐的是什么人了。

果然,那车帘下一刻片被一只肉乎乎,小巧玲珑的手掀开了。

一张雪玉可爱的小脸探了出来,世人少人的雪白脸蛋上,有粉润润的红晕浮在上面,显得她越发可怜了。

韩非心里却觉得奇怪。

不知道这位在秦国被称为神使的小公主,为什么要找自己一起看小麦的生长情况。

他们分明是素不相识的。

赵瑶君眼睛亮晶晶的,她小肉手朝韩非挥了几下:“韩先生,我在这儿!”

这诡异且单纯的热情,半点也不含什么算计,也让身有口吃这一毛病,就被人时常嘲讽看不起,尝尽了辛酸冷热的韩非,表情越发的僵硬。

他僵硬的下了马车,朝赵瑶君走了过去时,也见到这位大秦的四公主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随即,马车里还走出了另一个人。

那人同样神情僵硬,同手同脚的。

韩非瞳孔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