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244)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张良洗完手,缓声道:“劳您担忧,我无事的。”

“那便好,那便好。”

李成退下,重新回到主殿之中侍候。

没一会儿,嬴政沐浴更衣完毕。

他喝了些茶水,悠悠道:“你说这大热天的,这张良怎么还带着公主给的玉佩呢?寡人没记错的话,那是一块儿暖玉吧。”

李成想到方才提起公主,张良也不似有特殊反应的样子。

他摇头:“仆也不知道啊。”

嬴政道:“哎,瑶君往日还小,这些原也无所谓。如今她日渐长大,这些东西还是得收好些,以免朝中臣子乱想。”

女子十五岁及笄,可早早先定下亲事的也不是没有。

朝中的臣子,但凡家中有个出息俊秀点的子弟,年纪大小再同瑶君相仿点,无一人不动着心思,想要日后同她凑一对呢。

李成闻言却不在意的笑了笑,小声对嬴政道:“王上怕什么呢?公主殿下素来不太在意这些,王上您也看到了。她不仅赠玉给张大人,还送给李大人家的儿子李由美酒,帕子也送过自己的伴读。那赠给王老将军孙子王离的物件,更是多得数不清!”

嬴政想想也是。

李成嘻嘻一笑,接着道:“殿下可是王上看中的继承宗庙之人,自古成王之人,身边素来没有只一人陪伴的说法。若是殿下她喜欢,除了王夫之外,侍君纳几个不是纳?”

这话胆大包天!

但胆大包天的不是纳侍君,而是那句继承宗庙之人!

若是在寻常帝王面前,宦官直言下一个君主皇帝,必然宦官乱政,惊险无比的大事。

但李成敢说这话,是因为他知道,王上非常满意公主殿下,王上日后就是希望她继承宗庙的!

所以这话说来,王上并不会生气。

果真,嬴政半点不怒,他还将李成的话在心里转了转,赞同道:“你说得极对。不说旁的,就凭吾儿的容貌才学、德行身份,天下俊才,她想要多少都行!”

一个张良罢了。

指不定日后他和那什么王离、韩信、还有那个长得好看的陈平,李斯的儿子李由等别的年轻子弟,不仅一块在前朝为秦谋划,还会在后宫为王嗣出力。

嬴政心想,这一人身兼两职,倒是他家赚大了!

不过,只要瑶君她喜欢,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第 120 章

嬴政召见完张良、韩非, 时候已经不早了。可太阳却迟迟不愿意落山,空气里也依然闷热干燥。

到了用夕食的时候,也不见赵瑶君前来。

嬴政问道:“公主为何还未至?”

李成询问了小侍, 道:“回王上, 殿下此时依然还在沉睡中, 王上可要让人去请公主来?”

嬴政:“罢了, 想来她是倦极了。便让她睡着,谁都不准打扰, 她什么时候醒来, 什么时候再用膳便是。”

没有人叫醒赵瑶君,等她醒来之时,已经到了第二天的早晨。

这一觉睡得又沉又甜, 一觉醒来, 她身上疲倦全都远去。除了饥饿和天气太热之外, 赵瑶君感觉一切都很不错。

彩雀早早守在侧殿, 她见赵瑶君脸上热得发红, 便拿着一把小扇子, 朝着赵瑶君轻轻扇风。

扇了许久, 见公主醒了, 她才轻手轻脚走过去,轻柔询问:“殿下,可要起身了?还是觉得疲倦, 想要再小睡一会儿?”

赵瑶君摇头:“不用了, 这个时辰阿父去上朝了吗?”

彩雀笑道:“还没呢,约莫两刻之后, 王上才去早朝。”

看来时间还早,赵瑶君起身后, 章台宫侧殿便彻底苏醒了过来。

侍女们开窗的开窗,卷帘的卷帘,送水的送水,一派轻巧忙碌的景象。

赵瑶君洗漱换衣完毕。

她坐到桌案旁,对还在给自己扇扇子的彩雀道:“彩雀不用辛苦了,这天气热着热着,我都习惯了。你扇了一大早扇子,想来也辛苦,日后也不用给我扇了。”

彩雀忙笑了起来,真心实意道:“奴婢不辛苦,能给殿下扇扇子,我心里高兴着呢!殿下莫管这等小事了,若是不能让殿下舒服一些,奴婢心里会更难受的。”

殿下小小年纪,便为国事操劳。战场上过,穷困之地去过,折子熬夜写过,平日里还格外体恤他们这些侍从。

只要他们做事做得好,殿下便不吝赏赐之物,不吝赞美之言。若是他们不慎犯了错误,只要不是什么大事,殿下雅量,都会宽恕。

他们这些侍从,自从侍奉殿下后都觉得日子轻松快活,宁静惬意。

公主殿下这般好,他们自然也想着投桃报李,为主效死的。

彩雀自诩没什么本事,但要是能让殿下舒适一些,她便心满意足了。

赵瑶君见彩雀不听,也随她去了。

她心里记挂着各地灾情情报,便让人去告诉自家阿父,她一会儿陪同他早朝。

然后赵瑶君快速用完早膳,整理完东西,才去往正殿。

她跟随嬴政的脚步,蹭上他的车辇。

嬴政看着神采奕奕,小脸白皙莹润女儿,感觉她同之前那个从土堆里刨出来的,灰扑扑的小兽一点都不像。

他心情大好,语气宠溺:“我儿不是辛苦吗?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赵瑶君嘻嘻一笑:“瑶君已经睡足了,便想听一听各地灾情严不严重。”

说着这事,嬴政神色还好:“寡人昨夜便听了近处的灾情,黔首们没有损失太多。只有几家晒了点谷子没收完的,都被蝗虫吃了。大多黔首情况都还还,那大豆也保留下来了。”

赵瑶君闻言点了点头,跟在嬴政身后下了车辇,进到麒麟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