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娇娇,杀我别用小蛮腰(224)
兰姬瑟瑟发抖,撑着胳膊想顶开压在身上的尸体,可是她此刻浑身乏力,根本做不了。
就在她心生绝望时,她听见凄厉的雨声中夹杂了一丝飘忽不定的清音,这声音和煦如风,莫名让人有种安定的力量。
“唵 修哆利 修哆利 修摩利 修摩利 萨婆诃……”
是有人在诵经?!
兰姬听出了雨声中夹杂的是梵语。
愿意为路边枉死的亡灵诵经,这个人心肠肯定不会坏到哪去。
兰姬用力咬破舌侧,用尽浑身的力气将头顶的尸体顶开,她颤巍巍伸出一只满是血水的手,用尽最大的力气嘶吼着,“救救我,救救我……”
*
季怀瑜现在回想起见到兰姬那刻,依旧觉得震撼,这世间女子为母后总能有一身刀枪不入的铠甲。
他亲眼目睹兰姬一步一步从发臭的尸体堆里爬了出来。
她那时眼里的信念仿佛能超越生死,便是死了也会留着最后一口气去见她的女儿。
所幸,她遇见的人是季怀瑜。
后来,季怀瑜和季母将她从死人堆里救了出来。
兰姬与这面善的少年本来就有些渊源,他是为她女儿抄经,让她被神明庇护的那个少年郎。
她对季怀瑜没有戒心,在季怀瑜救下她之后,她便如实告知了季怀瑜她要去白雀观找女儿的实情。
季怀瑜思忖了片刻,便主动提出可以与兰姬结伴,护送她去白雀观。
这对兰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想也没想便同意了。
可季母听了却是一脸反对,她儿子还跟人家说顺道一路,她们哪是顺道?他们明明要去广陵郡的。
季怀瑜看出了季母的不愉,便解释道“兰姬就是顾娘子的娘亲,她心心念念要找的女儿就是那位曾经救过您的顾娘子。”
季母恍然,虽说季怀瑜心善,却也不是什么闲事都管,既然是那小妖孽的娘亲,这忙不帮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三人就这样达成了一致,商量好结伴同行去往兖州防川城。
……
第202章 三清白雀
大晋时局不稳,常受苦难刁难的底层百姓为了摆脱精神层面的痛苦,不是信佛便是信道。
兖州有七城,其中最大的主城便是供着三清道观的防川城。
这里的百姓人人信道,屋外挂符,出门请神,就算是生病了第一时间也不是请大夫,而是去三清观求碗符水。
原也有人觉得匪夷所思,但食用过符水的病患几乎都是符到病除,于是便再没有人敢质疑。
同安业寺对安业县百姓的意义一样,三清观在防川城的地位也是超乎一切的存在。
这里的道士地位远远高于普通百姓,甚至朝廷官僚见了都要礼让三分。
而这大名鼎鼎的三清观就建在防川川壁之上。
三清观坐北朝南,四方分别镇守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座大殿。四方神像镇守四方,依次向内推进分别是牌楼、山门、诸公神殿,大大小小共五十多处殿堂,远远瞧着如云中殿仙中境,神圣不可侵犯。
彼时的药王殿内,上位供奉着药王孙思邈,铺着汉白玉砖的座下供着一只巨大的纯铜炉顶,炉身两端乃仙鹤衔桃之态,铜身巨大篆刻着阴阳八卦阵。
这便是三清观大名鼎鼎的太真炉鼎。
传闻也是上晋求仙者的遗宝。
药王神像下坐着一童颜鹤发的老道士,此人身穿黄色道服,长眉须白,手指掐诀对着丹炉不停在念诵道法。
炉鼎高高架起,里面火焰高窜,两个小道士已是汗流浃背却还不停往里面输送柴火。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
“求见天尊。”
白须道人薄唇一闭,慢慢抬眼,那双眼竟是重瞳,一只眼里有两个瞳孔。
“何事?”
殿外人佝偻着身躯,“道济师兄传来急信,请天尊过目。”
白须道人思忖片刻,将挂在手里的佛尘轻轻一挥,药王殿的两扇巨门缓缓打开,殿外的道士小心翼翼走进殿内,躬腰抬手将信笺双手奉上。
“天尊请过目。”
白须道人接过信笺,一扫而过,一双重瞳立马掀起一丝悸动。
【天子下兖州。】
*
再说顾妙音,与江奉别过后,她一路施展轻功,连夜奔袭三郡,竟比兰姬还快一步到了防川城。
她依照丹阳真人给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白雀观。
白雀观虽为三清观的子观,但与三清观并不在一处。
三清观耸立在云顶之间,巍峨大气。白雀观却只是山里一座规模不大的道观。
殿宇不过三座,里面都是信奉无量天尊的女道士,城里的百姓尊她们为女观,或是女菩萨。
因着道教在兖州地位超然,故而能入白雀观修行的女子也并非一般。
要么是世家大族的千金来渡金,要么是被夫家休戚后娘家不愿接入府的贵妇人,另外,还有极少数是看破红尘一心向道的才女。
顾妙音入道观后便直接去见了观主,观主道号萼华,原是兖州大户千金,因忍受不了夫君三妻四妾选择了和离,心灰意冷之下便入了白雀观做起了女冠,没想到这一入道便是四十年。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但因修的是无欲无为的自然道,看着比寻常老妪要年轻许多。
顾妙音递上丹阳的拜帖,萼华一看便知内情。
两人寒暄过后,萼华便将她引到了观中一座独立小阁。
“观中弟子都知道,这小阁里住了位苦命的小娘子,她六岁被家中族人驱逐,族人为她立了功德牌,她每日须得在此日夜跪拜,画符祈祷,挂满这一万八千功德钉才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