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弟,你的裹胸布掉了(77)
他笑了笑,“本将军倒也不至于这般记仇。”
一时又有副将前来回禀政事,还有旁的事相商,他便叮嘱她切莫跑远,便跟着脚前去了。
她捏着那铜牌站了一阵,好生揣进衣襟里。
再抬首时,不远处赶过来一群牲口,是都护府自今日起要将临时养在府里的牲畜往乡间屯田处转移。
其中一头七八个月大的褐牛不知是否被杏子的清酸气吸引,调皮地躲开牧监的鞭子,向这处慢悠悠行来。
它全身皆被褐毛,只在额头有一块月牙形的白色印记。
竟是她刚到龟兹那日医治的那头牛。
和两个月前初遇时相比,它已大了一截,只怕再过半年,就能下地犁田了呢。
她抬脚迎上去,那褐牛果然认出来她,亲昵地用脑袋蹭她的手。
她一下又一下抚着它,低声道:“今后食草料要慢些,你是一个一小把草咽下去都会再反刍的种类,怎么能急吼吼嚼不碎草,把自己吃成个满腹臭屁的大肚子呢?”
她蹲低下去,又细细探了探它的腹间,果然世间万物都不会虚度光阴,不过才两个月,它在如何更好的食草上已大有进益,如今康健得很呢。
牧监前来赶牛,她又挠一挠它的脑袋瓜,方退到一旁去。
牧监的鞭子甩得响亮,并不舍得真的抽在牛身上。褐牛受到声音的提醒,便也慢吞吞跟着走了。
—
赵勇回来不久,王怀安便急急前来通传,言大都护与王侍郎都已归来,唤嘉柔前去问话。
嘉柔听着“王侍郎”这三字,却不知怎地就想了她在长安时相熟的王家三娘的阿耶,其官位也是侍郎,只是身在兵部。
王虽不是小姓,可凭她当纨绔积累下的消息,六部十三省,除了这一个王侍郎,还真没有旁的王侍郎。
莫非,她离开长安的几个月,又有王姓之人升了官?
赵勇抱着剩下的半框杏,同嘉柔一起跟在王怀安的身后,待快到时,他将藤筐交给她,低声道:“我先进去探一探,若咳嗽一声你就进去,若咳嗽两声,你便立刻出了都护府,再买两筐桃子进来。”
她明白,这是指若事情有些棘手,她要再多送些礼。
这个时节的早桃与早杏十分稀罕,多买两筐也不算拿不出手。
话刚说罢,王怀安已是站到了一间房舍门口,向里头伸臂做个“请”的姿势。
赵勇给她使个眼色,先一步往里头去了。
带进了房舍中,只见除了薛琅之外,还有一人他几日前见过,正是兵部王侍郎。
王侍郎不知哪里突然来的雅兴,正在挥毫作画,已是到了尾声。
他这般隔了几丈看过去,画中像是一幅仕女赏花图,只画纸倒放着,也不知画得究竟如何。
薛琅便站在王侍郎的身畔,也在观赏那幅画,面上是他一贯不喜不怒的表情,倒是看不出欣赏与否来。
王侍郎收了笔,拿起画纸吹了几息,见他进来,忙道:“正好你来得巧,快来看看,认认我画的是谁?”
原来是寻人赏画啊!
还当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呢。
赵勇心下一松,不由便咳了一声。
等在外头的嘉柔听见这一声咳,又等了等,不见第二声,心知此行同她猜测的差不离,并没有过不去的难事,便将怀中的半框杏往上颠了颠,抱着往里走。
房中空落落,除了一张桌案,再没有什么多余的装点。
里头最明显的三人,同时落入她的眸光。
赵勇,薛琅,还有……
王侍郎?!
六部十三省里那位唯一的王侍郎!
她脑中近乎同时闪现她离开长安之前最后一次见他的情景。
彼时她刚偷偷与王家三娘外出听曲子回来,王三娘不敢走正门,轻易回不了家。
于是她先爬上王家的墙头,拽着王三娘的胳膊将其拉上来;再拽着王三娘的手将她吊下去。
三娘好不容易翻到了里头,往下降到半空,宅子里却传来一声武将中气十足的爆喝:“又和谁溜出去鬼混了!”
王三娘登时落在地上,摔了个大屁墩。
她麻溜翻下墙头,转身就跑。
也就是那日,她回崔府后,发现了家中正堂西边铺了个席子,席上除了摆得满满当当的纳征之礼,还有一只大雁被缚了翅膀,在席子上扑腾挣扎……
数月前的一幕还历历在目,未成想,王侍郎竟又活生生站在了她眼前。
身后的门扉已不知被哪个不开眼的紧闭上,要转身跑却已来不及。
赵勇的声音带着笑意又传来:
“阿安,快来见过王世伯,此番,你便是要同他一起回长安……”
嘉柔慌忙转身,拿一颗杏就塞进了嘴里,紧接着抡起拳头便朝自己眼眶呼了上去。
转过身时,赵勇也正好回了头。
待瞧见她顷刻间就高高肿起的半边脸和红了一边眼仁,固然在演戏上与她有些默契,也在此时近乎失声:“你,你这是……”
他声音中的惊诧太过明显,薛琅与王侍郎同时从画纸上抬首,待目光落在嘉柔的面上时,双双惊愕的蹙眉。
把自己揍得眼泪哗哗流,嘉柔一边暗自后悔用大了劲儿,一边眼红脸肿嘴又歪,“上火,牙,牙疼……”
作者有话说:
嘉柔:还得自己揍自己,55555女扮男装实在太难了……
薛琅:现在哭还有点早。等大伙儿看过画,先认一认你阿娘的长相,你再哭不迟。
嘉柔:大哥,我的亲大哥!
——
终于写完这一章了,没想到竟写了八千字。晚安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