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金瓯(科举)(196)
“娘娘,节哀,三殿下走得……走得不甚体面,别看了。”随从劝道。
然而穆贤妃大力推开他,一把将素布扯开,有什么东西滚落了一地,周围的宫娥宫监大惊失色,忍不住“啊”了一声,纷纷俯身呕吐!
穆贤妃往后一撅,昏死了过去。
谢徽的人将宣武台周围散落的木料清理干净,清点之下发现这次事故造成了十六死九伤,除了一些黄门之外,贵家公子就死了五个,身份最高的人是景元帝的第三子齐珺,穆万良的孙子穆天赐。
群臣哗然!
一开始从迟家孙子的口供,到裴家小公子满身被打出来的伤,明眼人都知道这件凶事八成是有预谋的,可如今三皇子和穆天赐也死了,这又怎么解释?
即使他们之中真有什么不愉快的,犯不上算计别人的时候把自己的命也搭上,一场祸事有人在看戏,有人在照镜子。
甚至还有人暗中揣测是不是太子或者中宫的手段,毕竟此事中只有太子毫发无损,得获利最多,太子最大的威胁三皇子已经一命呜呼了。
可怜齐璟只是身子倦乏,躺在营中小睡了一会儿,外面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被贴身太监叫起来的时候,睡眼惺忪,精神头儿依旧不大好的问道:“什么事?”
“太子殿下,宣武台的木料滚落下来,砸死人了。”贴身太监得隆急道,“十六死九伤,可了不得了,三皇子和穆家的公子也不幸遇难了。”
“什么?”齐璟后脊一阵阵发凉,寒毛倒竖!无论事情真相如何,三皇子死了,十有八九人们会将罪责归到他身上,即便他只是运气加持在营帐里睡了一觉,躲过了此劫,旁人也会认为他居心叵测,故意设计陷害幼弟,尤其是三皇子党。
齐璟瞬间清醒了过来,连忙起身披衣面圣,就在这个夹空,底下的人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禀告了一遍,包括迟意的口供和裴翎的伤。
齐璟脚下一顿,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他肃声问道:“谢宣如何了?”
“头撞到树上,晕了过去,太医说三日内醒来便好,若醒不来,只怕是……”底下的人没有将话说完,齐璟已经知晓了后面的意思,他头疼欲裂,谢宣若平安无事还好,一旦谢宣有个三长两短,朝堂之上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将东宫的太医拨一个去宁国府伺候,拨一个去裴府伺候,将西洋进贡来的稀罕玩意儿分成三等份,分别送去宁国府,迟太师家,裴家。”齐璟边走边吩咐道,他现在要做的除了去父皇跟前请罪就是尽力安抚住他那几个陪读,否则谢、迟、裴三家真要跟穆家吵起来,吃挂落的还是他这个当太子的,穆府唯一的嫡孙没了,三皇子也死了,一切风波都应适可而止,以免有过犹不及之嫌。
然而,齐璟还是去晚了,齐璟到的时候裴逸宸已经跪在帝帐帘外了。
无他,裴逸宸咽不下这口气,找景元帝要说法来了,迟太师也在,宁国府的人不在,谢壑以谢宣需要静养为由,提前抱着昏睡不醒的谢宣回了宁国府,谢徽以孙儿伤重为由,特意请旨亲自送儿孙回了家,要等明日才能赶回。
只要裴逸宸在这里,迟太师必定会在这里,因为之前迟意的话太过惊世骇俗了,三皇子他们无事还好说,如今三皇子和穆天赐已经死了,一个不慎,毫发无损的迟意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现在就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在歪曲事实了。他不是争什么,而是要为孙儿迟意讨得一线生机,以防景元帝悲怒之下头脑发昏,产生什么误判,所以他现在和裴逸宸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逼着景元帝给这次事故下个定性,如此,他的孙儿才真正脱离了危险。
大帐之内,景元帝惊痛交加,他本来就子嗣不丰,嫡长子身子骨弱,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自打出生起就让人悬着心,次子年幼夭折,如今老三又在这场祸事中被阎王催去了命,明明来的时候还生龙活虎的,眨眼之间便被木头料子碾成了肉饼,他是君王不假,可他也是人父啊。
裴、迟两家的人怎么就不肯放过他呢?!他们的儿孙被这场祸事波及到了,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的孩子好歹还留有命在,而他的儿子呢!已经死了!他们还想怎样?!便是他儿子触犯了天条,这会儿也该被赦免了吧!为什么要死死揪着不放,问他讨要说法?讨要什么说法?!即便他敢给,他们敢接着吗?!
裴逸宸和迟放固执的在帝帐外面跪了一整夜,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景元帝在御前总管太监的搀扶下,出了营帐,面对裴逸宸和迟放的第一句话便是:“朕的儿子死了。”
除此之外,他并未多说什么,转身回了帐内。
毡帘将放未放之际,裴逸宸嘶哑着声音说道:“望官家节哀,臣只是想恳请官家下旨查一查昨日之事,犬子被何人毒打了一顿,扔在满是机关的陷阱里的?臣只求一个公道而已。”
裴翎的衣袍被人扒了穿在一个小黄门身上,而那小黄门曾穿着裴翎的衣裳诱惑谢宣他们前来,之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可谓是环环相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而景元帝只觉得裴、迟两家太过咄咄逼人,人死如灯灭,如今真相重要吗?对于旁人来说兴许不重要,对于世家来说是顶顶重要不过的了,世家大族最好颜面,如今裴翎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要一个公道不过分,倘若家大业大的裴氏都要不来的公道,其他人就更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