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金瓯(科举)(44)
谢壑心中酸酸涩涩,又暖融融的,尽管外面风雨再大,世上总归有一处地方留给他遮风挡雨。
谢壑正胡思乱想着,忽然听到一声轰隆隆的巨响由远及近,仿佛在耳边炸响,他连忙推开屋门一看,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第26章
湍急的泥浆自山上滚滚而来。
谢宣和柱子正蹲在低洼处全神贯注的钓□□, 并未注意一旁的异常。
等谢壑夺门而出的时候,已是反应不及,他顿时急出一身汗来。
这时, 有一双大手稳稳的把谢宣捞起来,抱在怀里,三步两步走到高台上,李二亦将柱子迅速提到一边去。
山洪顷刻漫过沟渠,携着摧枯拉巧之势, 谢宣刚刚蹲过的地方瞬间被洪水淹没, 谢壑闭了闭眼,心中泛起一阵阵后怕, 脚底发软。
“谢谢阿叔。”谢壑对谢老汉道谢, 谢老汉摆了摆手道, “在山里讨生活要仔细些, 下雨的时候山洪不知什么时候就来了,小孩子可不能随便在河沟附近玩耍, 很危险的。”
谢壑真诚点头道:“是。”
柱子那头已经挨上揍了, 李二脱了草鞋扒了柱子的裤子,将他按在大马凳上就是一顿抽,柱子惨叫不已。
谢宣揭了头顶的苘叶,小心翼翼的讨好道:“爹爹,我再也不这样了。”意思是你别打我!
谢壑揉了揉眼角道:“你不哪样了?”
“不去钓□□。”谢宣试探道。
谢壑指着不远处的河沟说道:“下雨的时候不许靠近那里, 听到没有。”
谢宣从善如流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记住了。
谢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如果下次下雨的时候, 你还在这里逗留, 我保证你比柱子挨打挨得还惨。”
柱子的惨叫声高一句低一句的传来,杀鸡儆猴, 谢宣瞬间老实了,由爹爹牵着手,老老实实往家赶。
惠娘已经闻讯赶了来,当着众人的面她不好训斥谢宣,如今谢宣进了家门,她当的一声将门关上,拎着谢宣就进了前院。
谢壑顿了一下,掀帘而入。
惠娘扒了谢宣的裤子,抄起笤帚疙瘩就往谢宣屁股上招呼。
平时喋喋不休的小嘴,这会儿像个锯了嘴的葫芦,一声不吭。
谢壑:“……”
“记住了吗?”惠娘厉声问道。
“记住了!我早就记住了,你还打我,你不是想让我长记性,而是想打我了。”小家伙不服气的说道,“爹爹明明都饶了我了。”
“还会犟嘴了?”惠娘继续打,谢宣干脆一声不吭了,小脖子梗的很硬,心里显然不服气,只是人小鬼大要面子,死活不吱声。
谢壑见状道:“刚刚多亏隔壁的阿叔,我们是不是要感谢一下人家?”
惠娘一听这话有理,只是她刚刚被吓昏了头,一时忘了这茬儿,既然郎君给递个台阶,她正好借坡下驴,放下手中的笤帚疙瘩,去外间盛了一碟点心去往隔壁家道谢。
谢壑拿了一瓶红花油来,要给小家伙涂上,没想到这小家伙人小气性大,死活不在这屋里待着了,他只好抱着孩子回了后院。
在后院的榻上,小家伙被药油激的嗷嗷叫,最后还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这会儿倒是不逞强了。”谢壑摇了摇头笑道。
“我才不要被柱子听见呢。”谢宣别别扭扭的说道。
挺小的人知道要强了。
“这叫家丑不可外扬,就像柱子的伯母悄悄让柱子他爹以耕牛做抵押借官府的钱,这事儿谁都不知道吧。”谢宣一边悄悄跟他爹说话一边让他爹上药的动作轻一点儿,怪疼的。
谢壑心中画了个魂,原来李大家的是用这个办法借到的青苗钱啊,这就不奇怪了,只是这事儿若让李二家的知道了,恐怕不能善了。
长留村这一片人家,除了谢老汉是军户,不参与保甲,其余人家各个都跟李大家连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二贴补他哥贴补习惯了,耳根子又软,被他大嫂软硬兼施很快便会妥协。
只是李大是个臭名昭著的赌鬼,拉的窟窿相当于无底洞,地里即便有出产,变换的银钱也只会让李大得了去,这也是谢陈两家为何不给他家作保借青苗钱,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李大家的十有八九是还不上这钱的,借贷人还不上这钱,只能没收这一甲里的上等户的私产,救急不救穷,谁愿意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当被人拉走充公?!
一颗老鼠屎搅坏满锅粥。
这样下去,与李大家一甲的人家都得倒霉。
谢壑垂首,边给儿子上药边思索着什么。
却说惠娘端着一盘点心来到隔壁,薛氏在跟自己的老伴儿愁眉相对,怎么算怎么觉得二十亩田打不过锣鼓来,除了交租、还了青苗钱,剩下的余粮即便换成粗粮都很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只是一天吃一顿饭又实在干不动活儿,愁啊愁。
薛氏叹了一口气,回想起当年还在汴梁的日子,那个时候多好,一大家子都还活着,并未分家,分到的地也多,军中也不抑配青苗钱,每日虽然劳累,但总过得下去,尤其是他们的孩子还活着,一到汴京城放榜的时候,便和朋友挤到街道两侧看状元游街,每当这时他总会悄悄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考状元。”
可惜她那可怜的儿子福薄祚浅,只有当兵的命没有当状元的命,而且那时候军户是不能参加科举的,薛氏摸着手里的一纸命令,心里发苦,现在可倒好,熙州屯官向朝廷求了恩典,允了下面的兵将可以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