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201)
“这块金牌,朕不问爱卿要拿去做什么,也不在乎爱卿什么时候归还。只有一点,朕希望不管爱卿做什么,都以自身安危为第一要务。您若是有个好歹,那朕不治爱卿的罪,您身边那些人,可一个都别想跑。”
鸿康帝即便不问,也明白杜晚枫这是要有大行动了。
否则不至于还要管他借金牌。
他听母后说过,小杜大人是那种责任心特别重、有事都喜欢自己扛的人。
先帝还在世时,虽然对杜大人还有杜家多番打压,可小杜大人还是在暗中帮助大闽朝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
而在这过程中,他不可避免的也给自己招来了许多麻烦和祸患。
鸿康帝也不知道杜晚枫这次面对的又是什么,只能尽可能为这人提供支持。
还有便是——
相信他!
只不过,他可不允许杜晚枫拿自己的安危不当一回事儿。
杜晚枫不在乎自身安危,还能不顾及着他身边人?
面对这份君王的莫大信任,杜晚枫也有一些受宠若惊。
“圣人嘱咐,臣定谨记于心。”
杜晚枫出宫之时,鸿康帝表示要去御花园走走,还陪着杜晚枫多走了一段路。
他双手放在脑后,悠悠然望着蓝天,忽然对身边的杜晚枫感慨道:“杜大人,朕想快些长大。”
“圣人为何有此感慨?”
鸿康帝看了他一眼,想说什么又忍住没说。
他想快些长大,成为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将大闽朝治理得愈发强盛,敌国都不敢觊觎。
他还想快些长大,成长为十分可靠睿智的君王,能承担更多的国之大事,而不用杜晚枫十年如一日劳心劳力。
这些话他很想说出口,但又觉得不太好意思。
太傅教他,君王要喜怒不形于色,不要让臣下轻易猜测出你心里在想什么。
还有,君王要恩威并施,不能太偏听偏信某些臣子。
这些,鸿康帝都听进去了。
但唯独对杜晚枫,他不想用到那些帝王术。
他这么喜欢一位臣子,全无利用和笼络之心,说出来满朝文武都不会信。
他们只会想着,他和母后能有如今的地位,杜大人功不可没。如今被君王宠信,也是因为他尚有利用价值。
等到有一日小皇帝羽翼丰满,那对这位杜大人态度可能就变了。
杜大人怕也同样认为。
他每一次施恩,杜大人心里都在想什么?
会感到受宠若惊?
还是会有负担?
这个问题,他曾经也询问过母后。
他还记得,母后摸着他的头,让他以后对杜大人不要过分表露自己的喜欢和亲近。
“为什么啊,母后?”
鸿康帝很是不解。
“母后是担心别的臣子会眼红、会有意见?”
“这只是一个原因。”
“那还有什么?”
董太后轻轻拍着他的背,温言道:“人是会变的,纵然小时候的感情浓烈又炙热,谁也不知道长大以后会怎么样。”
“就像皇儿现在觉得杜大人哪里都好,许多事情他给你担着,也有他在前方为你遮风挡雨,皇儿很感动。当有一天,皇儿长大了,魄力十足,性情骄傲。再看杜大人,怕又是另一番心态。”
“不会的,母后,儿臣不会的!”
“皇儿如今还小,有些事情还不懂。君王的薄情,母后感受得深刻。有些也不是真的冷血无心,只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有着诸多身不由己——”
第185章 【太后的用心】
先帝和杜晚枫的故事,董太后再了解不过。
她还是董嫔时,就见过先帝跟杜晚枫是如何的形影不离,先帝又有多喜爱、亲近、甚至是依赖杜晚枫。
可后来呢?
先帝差点灭了杜家满门。
她知道,对君王的宠信,公子心有余悸,也不敢再全然去相信跟期待。
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第二个先帝。
以后再伤一次公子的心。
如果真心想对公子好,那就多去为他做点什么,不要总是在口头上说。
董太后虽然如今贵为太后,自己的儿子还是皇帝,可她并不因此就完全偏心于鸿康帝。
杜晚枫在她心目中的份量,不弱于任何一个人!
而这一点,董太后永远不会让杜晚枫知晓。
也不打算去说些什么来标榜她自己。
满朝文武都认为他们母子依靠并利用杜晚枫,那便让他们这么以为吧。
她不在意别人怎么想她。
她只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是因何走到今天的便够了。
人,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她也曾跟自己发过誓——
这一辈子,有些人,即便是死也绝不能辜负!
正因为她很了解杜晚枫的经历,所以她才会这么劝鸿康帝。
她也完全不奇怪,自己的孩子会这么喜欢杜晚枫。
那可是自家公子啊!
他值得世上任何一个人全心全意的信任,她的皇儿会这么想有什么奇怪的?
鸿康帝虽然早慧,对这些事情那着实感触不深。
但他也敏感察觉到了,他越是亲近杜晚枫,这人就越不自然。
他似乎更习惯两人能保持一点距离。
“杜大人,您希望朕快些长大吗?”鸿康帝没有回答杜晚枫,反而问起了他这个问题。
杜晚枫似乎是在斟酌着说辞。
他已经很习惯鸿康帝动不动就说出一些让人不太好回答的话来了。
“回圣人,站在江山社稷的角度上,臣自是希望圣人能尽快成长为能担负起家国天下的有为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