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122)

作者: 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他就找到太子告了密,还拿出了老四黑太子的证据,同时向太子示好。

太子听完脸上阴晴不定了好一阵,什么都没说,便端茶送客。

三阿哥吃不准太子的想法,毕竟老四跟了太子几年,就给太子背了几年黑锅。只怕太子用熟了手,不想换。

况且他所告之密,都不是什么大事。

直到听说毓庆宫将老四送来的粮食蔬菜全都打包送去了御膳房,三阿哥才终于放下心。

他知道太子对老四出手了。

眼下正是皇上给他们分派差事的当口,送这些鲜货过去,无疑断了老四去户部的路。

老四敢算计太子,这么多年滴水不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失去户部差事的同时,从太子的围场里划了五十亩地出去种庄稼。

再如何挣扎也是种庄稼,老四多半会被皇上安排到工部的农事司。

谁都知道那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太子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三阿哥以为自己一箭三雕,既得到了户部行走的差事,又拆散了太子和老四的联盟,同时把烫手的山芋扔给老四。

老四进了工部农事司,等于半只脚踏入泥潭,没有太子拉他,恐怕很长时间都要陷在里头出不来。

太子失去老四这个背锅侠,被扳倒不过早晚的事。

奈何这些都是三阿哥以为的,当他如愿被皇上安排到户部行走,情况还没熟悉呢,就接到了一个比山芋还要烫手的差事。

催收秋粮!

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口水仗还未分出胜负,这么大一个差事就水灵灵砸到他脑袋上了。

他何德何能!

而四阿哥果然去了工部的农事司,得到的差事几乎没有难度。

只是去了解情况?

也太不公平了!

第47章 丰收

皇上并没打算问他们的意思,直接宣布了差事,便挥手让三阿哥和四阿哥退下。

走出殿外,三阿哥和四阿哥都没说话,谁也不看谁,只是闷头走路。

出了乾清门,四阿哥忽然叫住三阿哥,拱手对三阿哥说:“恭喜三哥得偿所愿。”

老四平时寡言,但论气人的本事他称第二,没人敢号第一。

三阿哥站在乾清门口,看了一眼守门侍卫,袖中拳头捏得咯咯响,面上仍是笑着的。

全然一派光风霁月,兄友弟恭的模样,也朝四阿哥拱拱手:“也恭喜四弟喜提美差。”

可不是美差吗,说出来更气了。

四阿哥含笑:“今年春旱,夏天雨水很少,各地麦收情况不容乐观,减产恐怕在五成之上。催收秋粮这事难办,恐怕要费不少口舌。不过三哥口舌够长,这事对别人来说是难事,遇上三哥定然迎刃而解。”

此时两人已然离开乾清门,谈话再难被守门侍卫听到。

当面骂他是长舌妇,三阿哥拳头又硬了,打弟弟要趁早这话没错。

可若在这里动手,刚刚兄友弟恭的窗户纸会被捅破,让乾清宫的人看见总是不好。

三阿哥捏着拳头,气得浑身抖,却见四阿哥忽然掉头往回走,还不忘朝他摇摇手:“三哥先回吧,太子让我中午陪他一起用膳。”

中午一起用膳?难道太子和四阿哥的关系并没决裂,而是将计就计,把四阿哥从户部择出来,换他跳进催收秋粮的火坑?

是了,太子一直跟在皇上身边处理政务,不可能不知道准噶尔蠢蠢欲动,朝廷打算兴兵的事。

所以太子改了主意,不让四阿哥去户部了,将他调入工部行走,暂避风头。

农事司固然费力不讨好,可眼下麦收已完,农事司清闲得很,无功亦无过。

而朝廷秋粮未收,正是户部最忙的时候。

正如四阿哥所言,今年春旱,夏天也没怎么下雨,粮食减产几乎是必然。朝廷却要在这个时候加收两成秋粮,难度可想而知。

他偏偏就领了这样一个差事,不是掉坑里了是什么!

所幸他是第一次下到六部衙门办差,担子不可能全压在他身上。

皇上给他的权限也只是督办。

到底是第一份差事,他很想好好表现,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户部不给力,完不成加收秋粮的任务,耽误粮饷筹措,他少不得要跟着吃挂落。

展望未来数月,很有一种“自己挖坑埋自己”的感觉。

三阿哥就想不通了,明明他向太子告了密,并且所告非虚。以太子的性格,合该打四阿哥一顿,然后与他决裂。

可太子不但没有发作四阿哥,还帮他躲过一劫。

而且听老四刚才话里的意思,太子好像把他卖了。

人要倒霉,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缝。

四阿哥走进毓庆宫,太子没在,只把围场划地的事与詹事府说了。詹事府早得了太子的吩咐,等四阿哥一来立刻派人着手去办。

将这事交给詹事府,四阿哥打算去工部的农事司报到,结果半路遇上隆科多,被拉到僻静处说话。

“怎么样,分到户部没有?”隆科多是御前侍卫,消息比谁都灵通。

他知道皇上有意把四阿哥派到户部行走,又见下朝之后皇上单独留了三阿哥和四阿哥说话,就猜是为了分配差事。

四阿哥摇头:“没有,三哥去了户部,我被分到工部的农事司。”

隆科多蹙眉,想起什么,提醒四阿哥:“月初的时候,三阿哥去找过太子一回,谈了很久才出来。”

四阿哥知道他想说什么:“这事跟谁都没有关系,是我自己想去农事司。”

隆科多更懵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