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124)

作者: 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没有电动脱粒机,可以有手动脱粒工具啊。姜舒月忽然想起之前下乡在一个村民家里看到过手摇脱粒机。不用一度电,给玉米脱粒干净又省力,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想着,姜舒月走进屋拿出纸笔开始画手摇脱粒机在记忆中的模样。

好画之后拿给左宝树看,问他铁匠铺是否能做出来。左宝树看过摇头,表示太复杂了,铁匠铺里可没有这样的能工巧匠。

恰在此时,姜舒月听见有人敲门,吩咐立夏去开门。

院门打开,立夏欢喜禀报:“姑娘,四公子来了!”

姜舒月眼前一亮,拿着图纸迎出去。

四阿哥走进院中,先看见姜舒月,而后就看见了跟在她身后的左宝树。

“怎么有外男在?”他偏头问立夏,声音压得很低。

立夏唇角抽了抽,心说您也是外男啊,嘴上却小心解释:“左宝树是姑娘让进来的。”

上回冯明知过来,她拦着不让进,还跟冯巧儿和常妈妈吵架,被姑娘狠狠批评了一顿。

姑娘还说,她若只听老太太的,就把她送回到老太太身边。

她发誓赌咒自己以后只听姑娘的,姑娘才将她留下,以观后效。

今日姑娘喊了左宝树过来收玉米,打死她也不敢拦了。

四阿哥闻言沉下脸:“忘了谁是你们的主子?”

立夏一抖,忍着才没跪下,因为这时姑娘已然迎到近前。

“四公子,你看看这张图上的器具能找人做出来吗?”彼此问好之后,姜舒月直奔主题,同时将刚好画的图纸递过去。

四阿哥仔细看过,问她:“做什么用的?”

姜舒月比比划划解释:“给玉米脱粒用的手摇脱粒机。”

“脱粒机?”四阿哥最近看了不少农书,也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姜舒月又说了原理,印四还在理解,站在他身后那人已然道:“既能脱粒,又能将玉米芯排出,好精巧的机关!”

细看来人,姜舒月记起他是谁了,喊了一声刘管事。

刘良笑着问姜舒月好,又道:“玉米难吃,产量又低,姑娘种玉米不如种小麦。”

“谁说玉米产量低了?”见有人诋毁玉米,冯巧儿第一个不乐意听,“我们姑娘在后院种的玉米,亩产千斤。”

左宝树纠正她:“后院的玉米不止千斤,大田里的才是千斤。”

刚听说姑娘要种玉米的时候,左宝树管玉米叫苞谷,有嘲讽玉米难看又难吃的意思。

后来拿到种子,才发现并不难看,黄澄澄的,表面还有光泽,看着真像玉一样。

等青煮的时候,把嫩的掰回家煮着吃,甜甜糯糯十分可口。

左宝树便随着姑娘的意思,管玉米叫玉米,不叫苞谷了。

刘良闻言睁大眼睛,人都傻了:“亩产千斤?怎么可能!”

冯巧儿就不爱听他说话,引着他往后院走:“来来来,不是不信吗,我带你去后院看看。”

刘良真跟她走了。

姜舒月也要跟去,被四阿哥拦住:“你这图画得太潦草,拿给工匠也看不明白。你取笔墨来,我试着画一画,将原理写在图上,方便看,也方便打造。”

姜舒月眼睛亮了亮,头前领路:“你能找人做出来?”

四阿哥跟着她走进东屋,在炕桌前坐定,提笔作画:“试试吧。”

等刘良在后院把问题问完,又盛赞了一番,四阿哥手边的图纸也画好了。

望着印四画的工笔画似的图纸,再看自己的涂鸦,姜舒月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印四,你真厉害!”

说完还比出一根大拇指。

拇指很快与对方比出的拇指对上,还被人轻轻按了按,听他含笑问:“你这小脑瓜是怎么长的,里面怎么装了那么多鬼点子?”

莫名感觉被人调戏了,姜舒月后知后觉地红了脸:“其实……我想了很久。”

见对面巴掌大的一张脸几乎红透,想着此时院中外男不少,四阿哥没再逗她,转而问起正事:“现在这个时节还能在麦地里种大豆吗?”

说起种地的事,姜舒月脸上红晕褪去,正了颜色:“麦茬无早豆,麦收当天或隔天种豆都算晚的了。现在过去快一个月了,肯定不能种,再种怕是要误了明年冬小麦的事。”

原来如此,难怪她从前总把农时挂在嘴边。

“我刚听说,今年的秋粮要加征两成。”旗人无论官民都不用交税,雾隐山田庄在乌拉那拉家名下,当然在免税之列,可四阿哥此来另有目的,便将这个消息告诉姜舒月作为铺垫。

姜舒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年天灾,粮食减产超过五成,朝廷还要加征税?”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原来是真的啊!

想起什么似的,又问:“丁税呢?丁税要加征吗?”

四阿哥摇头:“暂时没有。”

姜舒月长长吐出一口气,人明显没有刚才精神:“灾年加税,要逼死人了。”

原因不方便说,四阿哥也是眼神一黯:“今年误了农时,只能得过且过,唯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

姜舒月嗤笑:“丰收年景,穷苦百姓也不过勉强填饱肚子,灾年可怎么过!”

特别是在朝廷加税的灾年。

风调雨顺么?小冰河时期最冷的年月,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气温降低,粮食减产,年年都不好过。

“我在工部的农事司谋了一个差事。”四阿哥铺垫完,切入正题,“我打算建议朝廷在北方推广玉米种植,增加粮食产量,但现有的玉米种子太少,良莠不齐,所以我想买你手上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