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229)

作者: 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订亲之前,舒心设法见过表哥一面,得到承诺,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不会纳妾。

表哥为她放弃许多,舒心当然不能不为他的前途着想。

毕竟夫妻一体,丈夫有前途,妻子也风光,儿女也有依靠。

姜舒月信得过大堂姐,却信不过乌拉那拉家那伙人,也不想让他们跟着沾光:“这些种子本就是我给大姐姐压箱的嫁妆,为何要分出一半给娘家?”

“我知道乌拉那拉家对不住你,可娘家到底是出嫁女的底气。”说到底气,舒心劝小堂妹的底气反而不足了。

因为胤禛十分瞧不上乌拉那拉家。

也不怪人家瞧不上,上辈子乌拉那拉家成为外戚之后,确实没干过多少有利于朝廷的事。

尤其是长房,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那是一点脸都没给她长,反而是她这个皇后一直想办法往娘家脸上贴金。

娘家确实不靠谱,舒心很怕糟蹋了小堂妹送来的天大机缘:“也好,我全都带走。”

还是自己亲眼盯着更放心。

“大姐姐明年几月完婚?”姜舒月这样问,主要怕错过农时。

两世为人,嫁得又是表哥,舒心并没有小女儿家的羞怯,大大方方回答:“明年三月底。”

今年订亲,明年完婚,在高门大户来说确实有些赶。

可她是大选被撂了牌子的,理由还是生病,额娘怕舅舅家那边嫌弃,节外生枝,才有了这样的安排。

所幸嫁妆一早就准备好了,只是婚期有些赶,并不会影响什么。

姜舒月闻言拍手:“这个日子好,够种一茬春小麦!”

舒心:“……”

第80章 变数

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耐旱,生长周期也短,虽然口感差些,但产量尚可。

想到产量,姜舒月给舒心打预防针:“这种小麦是我才试种出来的,亩产不低,在七百斤左右。”

这是在旱灾持续的大背景下估算出来的。

若放在丰年,轻松破千。

与玉米一样,最初试种的品种,都不是杂交的,方便自留种。

相比杂交的优质种,这种属于最普通的初代培育种。

饶是如此,还是把舒心惊了一下。

她可不是闺阁女子,她是做过皇后的,亲自种过地,也知道时下,乃至数十年后的粮食产量。

玉米终康熙、雍正两朝,直到她去世,也没听说被推广开。

小麦的亩产,丰年在两百斤左右,但一百斤或者更少,才是常态。

毕竟丰年少。

玉米是舶来品,听说在番邦产量很高,到了大清水土不服,被小堂妹给调整过来,倒是能说得过去。

可小麦本来就有,她在圆明园亲自种过,精耕细作的情况下,亩产堪堪一百五十斤。

如今可是灾年,亩产七百斤,她不是在做梦吧。

舒心掐了自己一下,疼的。

当初试种高产玉米的时候,姜舒月就见过这种类似活见鬼的表情,不由苦笑:“这些种子是我找了几拨老庄稼把式,共同培育出来的。”

这时乌拉那拉家不求甚解的性格优势再一次发挥作用,让舒心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并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见对方有些紧张,姜舒月宽慰她:“过几日,我派雾隐山田庄的管事过去,直到收获他才会离开。我也会抽空去看。播种有自动播种机,正常播就行。施肥也不用担心,把堆肥池建好,随用随取。只灌溉有些麻烦,要建一套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所需费用我出,由雾隐山田庄的管事督建,建成之后能用很多年,非常实用。”

简易版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在雾隐山田庄,和两个皇庄建成了,左宝树、左庄头、田氏兄弟都可以带人修建。

此时的雾隐山田庄早已今非昔比,左宝树是姜舒月亲传大弟子,自不用说,早已出师,受聘两个皇庄,成为总管事。

这回与各家合作种田,左宝树就是农事司特聘的技术指导。本来四爷有意将他收编,结果他不愿意,他说自己就是个庄稼把式,做不得官。

从前是左宝树跟着左庄头种地,现在反过来了,左庄头既是左宝树的爹,也是他的助理。

他抽不出身的时候,便由左庄头代劳。

同样沦为助理的,还有左宝树的岳父,和几个舅兄。

玉米种植的摊子全面铺开之后,左宝树很忙,想见他一面得提前预约。

田氏兄弟是左宝树的徒弟,姜舒月的徒孙,田文识字快,现在接任左宝树,成了雾隐山田庄的管事。

田武是雾隐山田庄分庄的管事。

左宝树忙不过的时候,会叫他们过去帮忙,两兄弟家在田庄,却很少有时间回去。

真正在雾隐山田庄主持耕种的,是残疾人瘸五。

自动播种机、手摇脱粒机,和堆肥池、简易版农田水利设施,大大解放了田庄的劳动力。

老人、女人、孩子,甚至是残疾人,都能种粮食赚钱,养家糊口。

被解放的男人们则出去赚外快。

生活想不富裕都难。

种子她出,自动播种机她出,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银子她出,粮食自然也是要分的。

“大姐姐,种出来的粮食,我们五五分。”借了大堂姐之手,把耐旱小麦种出来,姜舒月不会让她白忙活,“你还可以再提一个要求,能办的我都会办。”

民以食为天,经营高产粮食自然很赚钱,但舒心已然经历过一世的荣华富贵,这辈子把钱看得很淡。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舒心喜欢小堂妹这种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派:“我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