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29)
论焚琴煮鹤的功夫,太子号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小姑娘心思奇巧,对食材的认知远超常人,做菜时将火候掌握得刚刚好。
就是四阿哥这样一个没什么口腹之欲的人,都对今天这顿饭或多或少抱有期待。
可听太子这样给人家出难题,他又觉得还是没有期待更好,免得期待越多失望越大。
果然小姑娘听完直蹙眉,四阿哥垂下眼睫,这顿凑合吃吧,能填饱肚子就行。
姜舒月确实挺愁,倒不是她不会做,主要是手边能用的东西太少,施展不开。
说起鹿肉与青菜的组合,她首先想到的是烧烤,而后是火锅。
可烧烤需要木炭和烤肉架,火锅也需要炉子和锅子,还有各种佐料,她都没有,找起来也麻烦。
用其他方式做这两样食材,姜舒月都觉得不好吃。
忽然想起在一个电视剧里看过的做法,似乎可行,不过剧中手法非常复杂,姜舒月决定来个简易版。
想好对策,姜舒月对印公子说:“我没吃过鹿肉,更不会处理整只鹿,还请公子指一个会处理的人,给我帮忙。”
这个没问题,奈何太子把今天他带来的人扒拉来扒拉去,就没找出一个能用的。
他是太子,走到哪儿都有人伺候,而且他身边的人分工很细,侍卫就是侍卫,厨子就是厨子。
在厨子里挑个侍卫,不是很难,但在侍卫里挑个厨子,难度可大了去了。
毕竟他身边的侍卫全都是上三旗贵族出身,谁在家里还不是个公子了,想吃鹿肉也不必自己动手。
汗阿玛闲不住,他时常跟着外出狩猎,偶尔会在林子里烤鹿肉吃,倒是看别人处理过。
可若是他出手帮忙,不就相当于他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太子正自犯难,听四阿哥说:“我没做过,倒是见过。”
太子看他一眼,对啊,他见过,老四也见过,随即大手一挥:“那就辛苦四弟了!”
四阿哥含笑说不敢,下炕随着姜舒月走到灶屋,听她指挥。
“请公子将鹿剥皮,取下身上所有五花肉。”
姜舒月说完便走,教冯巧儿如何用猪骨、猪皮和碎肉熬制高汤,之后让常妈妈在屋外用石头搭一个简易灶,再出门捡些松树枯枝回来做柴。
四阿哥也没多余的话,抽出匕首,循着记忆给鹿剥皮取肉。
鹿身上的五花肉并不多,主要分布在腹部和肋骨两边的特定部位。
所幸他们这回猎杀的鹿比较大,而且是两头,这才勉强凑出四大块五花鹿肉。
等肉取好,姜舒月刚好回来。
看见灶台上放着四块边缘齐整的五花肉,她朝印四投去惊喜的目光:“四公子做事果然利索。”
看着他切下来的肉块,姜舒月感觉强迫症都能被治愈了。
“下一步是烤肉,外头的石灶和松枝都准备好了,公子能行吗?”姜舒月真诚发问。
问一个男人能不能行,不能行也得能行啊,四阿哥磨牙:“烤几成熟?”
见问,姜舒月开始提要求:“只烤肉皮,烤焦之后用刀子刮掉焦糊的部分,冷水清洗。之后再烤,烤到肥肉加起来只剩下两公分厚的时候。”
四阿哥都亲自下厨了,外头的随从也不敢干看着,都凑过来帮忙。
只为一道菜,把他带来的所有人指挥得团团转,太子觉得人再多点,她也照样指挥得开。
四阿哥都出去帮忙了,太子独个儿坐在里屋的炕上,身边陪伴他的只有五盆绿叶菜,还有一盆被剪掉了半边“头发”,露出下面密密麻麻的根须。
有点后悔。
早知道小姑娘做事这样认真,就不为难她了。
太子无聊下炕,无聊地走进灶屋,没找到想找的那个人。又走出灶屋,走到院中,看见他的小姑娘正在指挥四阿哥烤鹿肉呢。
他吸了吸鼻子,松香很足,看来是用松枝为柴在烤。
还挺讲究。
四阿哥抬眸看见他走出来,对他说:“二哥,外头冷,你回屋等着去吧。”
此前太子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会儿见院中所有人都忙忙碌碌,莫名就体会出一点做饭的乐趣来。
他揣着手,走到姜舒月身边,轻轻拱了拱她手臂:“给我也找点活儿干呗。”
“……”
小院统共只有一口大锅和一个临时灶,煮菜、烧菜的流程不能并行,谁先谁后姜舒月都安排好了。
炙鹿肉这道菜复杂些,有印四帮忙,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烤好的鹿肉已经在高汤锅里滚过,洒上手边有的佐料,上屉清蒸了,只等蒸熟晾凉下油锅炸。
炊事班这边暂时不缺人手,姜舒月看了一眼小院里还未翻完的土地,对印公子道:“不然你帮忙翻翻土?”
要不是他们过来,左宝树都把前院的地翻完了。
怕他不会,姜舒月正打算指点一二,就见人扬起小镐干上了。动作有模有样,力气也足,只是不够熟练,比左宝树这样的庄稼把式慢一些。
难道常妈妈判断错了,印公子并非出身贵族,而是寒门子弟?不然怎么解释他无师自通会翻地?
太子真会翻地,不但太子会翻,所有皇子都会,皇上更是经常下地干活。
畅春园除了有花有草还种了不少庄稼。别的不说,只太子在畅春园的书房无逸斋门口,就有一大片庄稼地。
皇上在丰泽园还种了御稻田,就是怕皇子们站得太高,忘了民间百姓稼穑之艰。
就在太子这边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烤过火滚过高汤的鹿肉按照姜舒月的要求蒸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