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81)

作者: 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说不定,比舒兰嫁过去,还多呢。

嫁妆一文钱不出,白得聘一大笔聘礼,索绰罗氏做梦都要笑醒。

等沈文才把人折磨死,在无子的情况下,嫁妆要全部返还娘家。

聘礼送到长房,嫁妆自然也由长房接收。

空手套白狼,不但拿回了嫁妆,还狠赚一大笔聘礼,和沈协理一家人的愧疚。

索绰罗氏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一把将女儿抱住,好像抱住了后半辈子的希望。

她的舒兰长大了,容貌虽然不够出挑,但脑子聪明,一张口就给她出了一个稳赚不赔的主意。

说干就干,没等到沈协领过生辰,索绰罗氏就让人将雾隐山田庄住着绝世美人的消息告诉了沈文才。

沈文才果然心动。

听说是个村姑,他并没带打手,只带了几个家丁和一群狐朋狗友,深夜摸进了雾隐山。

这天晚上,姜舒月心神不宁,躺在炕上翻来覆去。

冯巧儿见她睡不着,起身熬了一碗安神汤服侍她喝下。

常妈妈上了年纪,经常失眠,从前买不起安神的汤药,只能瞪着眼睛等天亮。后来手上有了钱,在姜舒月的催促之下,才从医馆买了几包回来。

姜舒月喝完躺下,很快睡去。

常妈妈喝了汤药,早已睡沉。

冯巧儿睡觉特别死,打雷都吵不醒的那种,没喝安神汤照样一夜好眠。

第二天早晨,院门被人拍响,来人是左婆子和左小丫。

见两人都顶着硕大的黑眼圈,跑出去开门的冯巧儿问怎么了,左婆子满脸不可置信:“昨夜庄里进了两伙儿歹人,从村边一直打进山里,把全庄都吵醒了,你不知道?”

冯巧儿睁大眼睛:“还有这事?”

左婆子和左小丫进屋,把昨夜的事跟常妈妈说了,结果常妈妈也不知道。

左婆子都惊了:“打斗声原先就在你们这边,当家的还以为是你们出了事,拿起锄头叫上人就过来了。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伙儿人在打架,一伙儿人多,另一伙儿只有两个。可那两个人明显会功夫,见有人来了,便将人多的那一伙儿往山里赶去,打得哭爹喊娘。”

常妈妈光听左婆子说都感觉心惊胆战,对姜舒月道:“姑娘,山里不安全了,要不咱们搬到村里住吧?”

姜舒月舍不得前后院翻了两遍土,且撒上五十筐松针土的试验田,想了想说:“现盖房子来不及,不然先雇几个护院。”

雾隐山田庄坐落在山坳里,进村的路七拐八绕,很少有外人绕进来,相对安全。

昨夜应该是个意外。

“眼看就到谷雨了,都要下地,盖不起房子。”左婆子心里想着左庄头的话,含笑对姜舒月说:“我家后院还有几间房,东家若是不嫌弃,倒是可以临时搬过去住,等闲下来再盖房也不迟。”

东家是个还未出嫁的姑娘,住在村外总是不安全。

万一出点什么事,他们上哪儿再找这么好的东家去。

不是房子的问题,而是姜舒月现在万事俱备,只等谷雨一到下种栽苗,实在走不开。

谁知她还没想好措辞,冯巧儿已经替她婉拒了:“婶子的心意,我们心领了。可我们在这里住惯了,不想搬家。再说婶子家的宝树哥还未成亲,姑娘和我住过去算怎么回事。”

听女儿提起左宝树,本来已经动摇了的常妈妈重新变得坚定:“是啊,咱们不讲究这些,亲戚来了住对面屋都行。可姑娘到底不一样,就怕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左小丫看了一眼冯巧儿,扯了扯左婆子的衣袖:“娘,东家跟咱们家的亲戚不一样,是咱们没想周全。”

东家是旗人,还是贵女,长大要参加选秀,与她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只她那个傻哥哥拎不清。

左婆子一拍大腿:“是是是,是我们没想全乎!”

姜舒月这时才道:“叔和婶子也是为了我们好,我们都知道。以后有事,少不得要麻烦。”

东家给了一个台阶,左婆子下得心里舒坦:“东家人好,咱们一时不知该如何报答。往后东家有什么事,尽管说。”

又闲话几句,起身告辞。

左家是一番好意,姜舒月没让左婆子空手回去,吩咐冯巧儿去厢房装了一袋肉干给她。

左婆子不接,姜舒月就塞给了左小丫:“拿回去给宝树哥补补身子,眼看就要农忙了。”

左小丫含笑接下,给姜舒月道谢,又说:“东家这里还缺人手吗,我会做饭,会织布、种菜,养鸡养鸭也在行。”

左婆子赶紧扯了扯女儿:“瞎说什么呢,东家这里才几个人,哪里需要雇工。”

想起冯巧儿刚刚说过的话,姜舒月立刻明白了左小丫的用意。

她虽然是东家,毕竟还没出阁,就算出阁,也没道理见外男。

若她只雇左宝树一个,恐怕会传出闲话,若她雇了左家一对兄妹,就不必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了。

左小丫很聪明,姜舒月决定接下她这份好意:“好啊,我这边正想养些鸡鸭。”

“只养鸡鸭的话,我不收工钱。”左小丫本来也不为挣钱,“东家赏口饭吃就行。”

左婆子见女儿不收钱,脸上这才有了笑容:“东家使唤她就是,饭也不用赏,让她回家吃。”

左小丫不干了:“娘,我就是馋东家这里的饭菜!”

姜舒月笑起来:“宝树哥也管饭,就让小丫跟着他一起吃。”

听说左小丫要来蹭饭,冯巧儿本来还有些不高兴,又见姑娘说起左宝树,立刻没意见了。

她跑过去,热情地拉起左小丫的手:“你今天别走了,跟我做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