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父母早恋怎么办(48)
夏夏没有在这个中午提及过她的父亲, 就如同她一开始回到她身边允诺的那般。
夏夏主动走到了衣柜旁,如同每一个暗自发愁的女孩, 向她的母亲发出求助的信号:“妈妈,你帮我挑一条裙子吧。”
“终于不想穿校服了?”
“今天可是奥运会的开幕式,下一次就是四年后了,我大概率已经参加了高考……”故事随之转入另外一个的节点。
谢苡夏没有流露过多的感伤:“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我们可以拍张照。”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宝宝,你喜欢哪个参数的相机,说实话我也不算太懂呢,或者说我们干脆用富士的滤镜,现在相对流行些……”她的母亲对摄影的了解可能并不是那样的全面,但母亲有无限亲和力的笑脸,总令她觉得她在尽力尽力地为自己做打算。
“超级无比期待和我的夏夏一起的合影。”
“正好趁着这会儿你妈妈还不算太老。”
“可就算妈妈老了,在我心里也自始至终一样美丽。”所以,就算步入哪个年龄段,也请妈妈不畏惧、害怕。
未知而迷茫的旅途,她不会抛下自己的妈妈。
昨晚的动静确实令谢苡夏猜测过父母之间的种种,可不过一时胡乱的猜测,她不愿怀疑母亲的为人。
司琦扬着笑脸:“宝宝,谢谢你愿意这么想你的妈妈。”
但她对这场开幕式不抱有太高的期望,甚至于怀疑会出现一些非常“法式”的情景:“不过,等会儿咱们看开幕式的话,万一有少儿不宜的场景——”
她想让夏夏和她小时候看浪漫爱情剧一样捂上眼。
“妈妈,我都快成年了,”从不反驳母亲的谢苡夏故意道,“看就看了。”
“不行,”司琦严防死守,“你身边本身的不确定因素就已经足够多了,况且你爸爸赚取了常年赚不到的钱,以后你到社会上面对的各重因素的诱惑只会更多。”
“不可以看那些不堪入目的。”
了解母亲是位自己做长远的打算,谢苡夏原本是高兴的,可听母亲说这“身边的不确定因素”,话里话外都是因为“李泯”而产生的防范心理。
她不由连连否认:“妈妈,我和李泯绝对不可能的——”
“我知道你看不上他,但是以后的事也不好说,”司琦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人在情感脆弱的时候或许也就不那么挑剔了。”
“那你和爸爸离婚,也没见着马不停蹄找别人,”谢苡夏试图打消她母亲的忧虑,“妈妈,我和你一样,是不会退而求其次的人。”
“那是因为暂时没遇上比你爸有钱的,”司琦自嘲,“要是真遇上了,宝宝你也不用努力了。”
司琦喜欢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就连自己也都完完全全地拿来打趣。
“等下,我接个电话。”
她和母亲的对话不得不告一段落。
“沈砚清?”
“等会你也来看开幕式,你的票是在塞纳河边么?”
“可以碰面啊,夏夏也在,你正好也和她打个招呼吧。”
母亲和任何人联系都是这样,她不会因为和旁人的交际忽视了自己,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放弃自己的社交。
她不会说“不过夏夏也在。”
她的句式里不会有转折,好像在表达自己的女儿在身边,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
谢苡夏也不禁想这样的母亲,又怎么和庸俗势利扯上边呢。
如果不承认他们的母女关系,在早年出国就避开身为母亲的这一重枷锁,不见得母亲真找不到比父亲更有钱的男人。
而另一方面,谢苡夏也愈发确认剧情当中母亲那样风尘仆仆地回国,试图重新跻身父亲身边,大抵也是出于对她的考虑。
“你介不介意和你沈叔叔见个面?”
“你的初恋沈叔叔?”谢苡夏认得他。
“是他。”
“初恋”的字眼惹得母亲脸上绯色显然:“难为宝宝还记得。”
“他帅得这么突出,我当然记得。”谢苡夏同样也记得,两年前自己见到沈砚清的态度也绝对称不上友善。
现在想来自己前两年太不成熟了。
“别提了,就是为了那张帅脸,我累死累活考江大,”司琦和女儿描述起这一段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有负担,这个年龄段的女儿更像是她的朋友,她毫无保留,谈及自己“愚蠢”的过去,“结果他跑美国去了。”
当时沈砚清并没有默认“出国即分手”,可司琦快刀斩乱麻。
不认为他这种男人会人到了美国,还一心一意对她,那个时候网络已经发达起来,“国内一个、国外一个”的留子已经屡见不鲜了。
对于异国恋,司琦没有太大的信心,本身沈砚清的性格就很温和、谦让,也很懂得讨女孩子们的欢心。
回归“奥运会”本身这一件事,沈砚清的出现给了她落座的更多选择。
“他怕我们A区的视角受到遮挡,给了我们桥上的门票,说实话我也不清楚我们在的方位。”
“中午妈妈就给你煮个普通的面条,我们下午先去A区查找我们的座位。”
“入场的二维码我也经弄好了。”
整个中午,谢沉都不见踪影,母女谁也没有多过问一句。
……
果不其然,所谓的A区尽管在埃菲尔铁塔前,但视角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连正对着的大屏幕都看不清楚。
司琦赶紧联系沈砚清。
“多亏有你沈叔叔从中帮忙,不然,我们这场开幕式等于看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