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顾斟真修仙回忆录(120)

作者: 太古季叶人 阅读记录

为了镇压反对者,女皇手里必须有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太锋利,女皇都得担心伤到自己,所以要维持某种微妙的平衡,不允许天平向任何方面倾斜。

隆宁公主作为皇室血脉、女皇唯一的女儿,在朝中拥有特殊地位,所以她很快就获得了自由,仍然可以正常出入府邸,不需要传召就可以进入皇宫,既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也负责传递各方面的声音。

可平衡之术是非常危险的手段,当所有人都拥有了派系,女皇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她必须不断重新培植新的亲信,所以“信任”也就成了保质期极为短暂的允诺。

随着女皇逐渐老去,那个被降为皇嗣的小皇帝也逐渐长大,从少年到青年,娶妻生子,虽然好几年连宫门都出不去,却越发成为众多人心中的象征。

有人打着他的旗号起兵,不止一次,宣称是得到了密诏,虽然事后都t被证伪,架不住真的有人相信这个,还有忠心耿耿的卫士冒死相救这种事发生。

女皇大约是动过除掉皇嗣的念头,只是一直拖着不肯下手。

某天晚上,顾斟真路过女皇母家人的宅邸,听到了一段对话。

“要我说,不如直接上书,就说皇嗣谋反,把证据一列,赐死算了。然后,在赵家子侄中选一个做皇太子,就等着改朝换代。”

“不妥,主要还是陛下顾虑重重。如今的皇嗣虽然不是陛下血脉,却是礼法上的武帝后人,又在宫里养了许多年,一旦死了,岂不是等于断绝武帝后嗣?陛下下不了这个决心。”

“什么武帝后嗣?皇嗣不过是宗室子弟,跟武帝血脉疏远着呢,还不如咱们,真的跟陛下有血缘关系。要是陛下实在担忧,大可以在改朝换代以后,为陛下和武帝单独立庙。”

“这倒是个主意。”

“陛下只是登基而已,又不曾改朝换代,你们这个法子,不行。”

“陛下就那么重视血脉?”

“死了以后没人上香供奉,那这皇帝可不是白当了?”

“说来说去,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个人?”

“谁?”

“隆宁公主。”

“……”

“隆宁公主是陛下和武帝唯一的血脉,若是隆宁公主,比之如今的皇嗣又如何?”

“你的意思是,立隆宁公主为储君?女君……如何使得?”

“已经有了一位女皇了,再有第二位,又如何?何况,若是真的那么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乱起来,陛下才会更加需要我们。只要大权在握,就算是多熬些时间,又如何?”

……

顾斟真当时就想,如果是自己坐在那把龙椅之上,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会怎么做?她想了又想,终究还是没有给自己一个结论。

以血脉为理由,请求更换储君的奏折在新的一次大朝会的时候被递了上去,站出来的是新贵,还是隆宁公主发掘出来的人才,因此引发了部分附和。

在女皇面前说什么“女子不可担任储君”这种话,简直是找死,于是理由只能往别的地方说,一时间朝堂之上简直要吵起来。

这一次,女皇并没有训斥隆宁公主,也没有将之直接送回公主府,而是和颜悦色地问她有什么想法。

公主战战兢兢,叩头请罪。

女皇并未表态,只是在那之后的朝会,令皇嗣上殿,同时大肆册封赵氏子弟。

顾斟真知道的时候,忍不住摇头,她对平衡之术厌恶极了,女皇并不信任唯一的女儿隆宁公主,纯粹的亲情大约只存在于女皇掌权之前,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支持隆宁公主的势力不允许她后退。

“以公主如今权势,放下一切就能善终了?”

第72章

女皇七十大寿, 依旧显露出过人的旺盛精力,她的皇位算得上稳固,因为很多人其实已经习惯一位女皇的存在, 而争斗的核心成了储君之位。

皇嗣、隆宁公主,还有赵家推出来的几个候选人,这些人背后站着数不清的支持者, 女皇像个裁判,掌握着越发微妙的天平。

顾斟真的意见也成了参考,而她实际上就见了女皇一面, 之后就一直以隆宁公主供奉的身份待在成齐国,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态度。

在修士屡屡介入成齐国朝野纷争的年头,像顾斟真这样的“大能”, 当然值得大家注意。

“你说,公主能赢吗?”

“你不希望她赢?”

“我有这么想?”

“都这么问了,不就是没信心吗?”

“你怀疑我的眼光?”

“不,分明是你自己在怀疑自己。”

“……”

“为什么不说话?承诺保她的命, 又说什么开创一个时代,不就是暗示她要放手去做一番事业吗?不过我倒是奇了怪啊, 你为什么不直接出手呢?”

“……”

“你明明很有想法, 为什么不自己上?”

“……”

“我知道了,你是怕麻烦?”

“……”

“那就是只有理论, 从没有实践,就跟你那一套破烂修仙体系一个样儿,是不是啊?”

“……”

“没话说了是吧?”

“……”

“知道你不爽, 可是你不能骂我, 因为骂我就等于在骂你自己。”

“……”

“喂?你真的没话可说了?我记得你可有想法了。”

“闭嘴!”

顾斟真忍无可忍,终于结束了这场本体和替身傀儡之间的对话, 她怀疑自己要人格分裂了。

“不说这个,那我们练剑如何?”

替身傀儡提着木剑,兴冲冲地问道。

上一篇: 自甘上流 下一篇: 晚霞照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