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斟真修仙回忆录(171)
“从浮原、大湖方向过来?难不成是从异界偷渡过来的?所以身份如此神秘?”
“弟子不敢妄断, 只是不论是异界人士,还是本土修士, 骨龄却是做不得假的,此人的年纪,哪怕是在我鼎山仙门,也是应当倾尽所有资源培养的后辈, 只可惜是个半路上山的。”
说着,冯孜骋还轻轻叹了口气, 表示此事实在过于遗憾。
“听你这意思, 是想让为师收个关门弟子?”
“不敢。师尊,弟子可不敢这么想, 此人已经是元婴期,根基牢固,修为远胜于同阶, 进阶化神也只是时间问题, 若是提了收徒的事,她未必愿意, 到时候无论能否做师尊的徒弟,都会心存芥蒂,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正是这个道理,你竟然明白,又何必唉声叹气?”
“回师尊的话,这样的心事若是憋在心里,难免影响心绪,自然是要说出来的。”
“呵,倒是为师的好徒弟。此人既然入了你的眼,恐怕就不止一个人盯上了吧?你准备怎么办呢?”
冯孜骋躬身道:“我闲韵峰的人,自然不许旁人插手。”
“嗯,不错,是这样才好。为师最近打算闭关,闲韵峰的事,你多多费心了。”
“是,师尊。”
退到外边,冯孜骋脸上依旧挂着和煦的笑容,岁月不曾在她脸上留下痕迹,然而历经世事,眼神又怎么会清澈如孩童呢?
无论师尊是否闭关,闲韵峰的事一向是冯孜骋在管,这是她入门之后就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人前人后,谁不称赞一声妥帖?谁又敢小瞧了她?
这就是作为嫡传弟子的好处,也是坏处。
迈着悠闲的步子,冯孜骋顺着下山的石阶,一路来到处理本峰事务的殿堂,路上所见之人,无一不率先向她行礼致意。
一只优雅漂亮的大白鹤小步跑到冯孜骋面前,亲昵地蹭了蹭。
“哎哟,好像胖了一些。”
“……”
大白鹤脖子一缩,灵动的眼眸中瞬间显出几分不满。
冯孜骋一副浑然未觉的模样,将这大白鹤从头到脚打量一遍,直到看得对方头皮发麻,她才甩一甩袖子,满意地转身跨过台阶,在一众执事弟子、长老恭敬的目光中,进入大殿之中。
在厚重书桌背后的宽大椅子上坐下,立刻就有一众执事弟子排着队等待禀报各项事宜。
冯孜骋摆摆手,说了一句“开始吧”。
“启禀冯长老,这是最近一年炼制的法宝。”一名执事弟子双手递上一份玉简,里头只是一份单子。
“新来的几个长老,可有交差的?”
“回冯长老的话,这是新来的七位长老上交的五十件法宝。”
另外一名执事弟子立刻将一份玉简和储物袋双手奉上,正常情况下,新入门长老炼制的法宝是要重点检查的,这是对新人的正常检验,同时也是希望发现新人的长处,好合理安排,毕竟就算是炼器,也有不同的方向。
因此,对于新人能力的评价,哪怕是在这些执事弟子之间,也是有了说法的。比如,大家一致认为,东郭岸这位原本就小有名气的炼器师,当属新人中第一,他这次拿出来的法宝,就是执事弟子看了也觉得心动,甚至有人直接表示若是上头问起,就一致推荐此人。
在冯孜骋查看玉简和储物袋中的法宝时,执事弟子们也是在等待着。
“这套飞剑不错,虽然只是一件上品法宝,却有着不弱于灵宝的实力,元婴期若是用来防身,便可以同化神期周旋,不错不错。”
元婴期斗化神,这可是越级挑战,一套飞剑就让元婴期修士有了越级挑战的能力,这样的评价可不一般。
这套飞剑刚好是东郭岸炼制的法宝。
立刻就有看好东郭岸的执事弟子说道:“这套飞剑乃是东郭岸所作,此人早就是小有名气的炼器师,据他本人说,此次加入鼎山仙门,一开始就是冲着我们闲韵峰来的。”
“小有名气”是谦虚的说法,实际上主攻炼器之道的闲韵峰修士,除了没什么见识的乡巴佬,大多听过东郭岸的名字,甚至不乏向他求过法宝的,至于强调人家一开始就是冲着闲韵峰来的,那便是所谓的“双向奔赴”,能够大大提升好感。
“一个化神期修士,应当有炼制灵宝的本事,法宝等级的飞剑,属于中规中矩。”冯孜骋将那套飞剑收起来,“给这位东郭先生的任务改一改,以后就叫他炼制灵宝吧。”
“是。”
冯长老如此说了,自然无人敢争论什么,尤其是她说的话还在理,让人听了以后免不了又觉得东郭岸是没拿出真本事来,只顾着敷衍而已。
将五十件法宝都看了一遍,冯孜骋的目光最终停在一面青绿色的大盾上。
底下的执事弟子暗暗观察,很快就认出这面大盾来自一个名为顾斟真的女修,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听说在闲韵峰的考核中认出了一件比较少见的材料,因此也被一部分弟子关注着。只是她交上来的八件上品法宝实在堪称平庸,没什么亮点的东西,叫人如何称赞?
不知冯长老为何注意到这面大盾,难道是有什么过人之处?
执事弟子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暗自观察着,有个胆大的,自己实在看不出来,便出声道:“弟子斗胆,敢问冯长老,此物莫非有什么不妥?”
这是一种巧妙的问法,如果是好东西,肯定是要被长老训斥有眼无珠,然后长老多半会解释一番,反正弟子们在长老面前总是学徒的状态,挨骂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相反若是因此增长见识,那才是真正有了收获。当然,若是这面大盾真的有什么问题,那就是歪打正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