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无限重生:我怎么还不死/末世零元购:物资堆满我的空间(793)+番外
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基地长再次发言:“我理解大家的担忧和顾虑。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滞不前。月球作为离我们最近的自然卫星,其稳定性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寻找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的机会。”
他看了何老一眼。
何老也站起身看向众人说道:“关于月球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利用我们手中的资源和技术,对月球的环境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其他计划,如寻找类似月行星的小行星等。这样即使月球的基地建设出现问题,我们也有备选方案。”
一位生态学家站起身补充道:“我完全同意基地长和院长的观点。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建立生态循环系统,模拟地球的生态环境,为幸存者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月球作为跳板,继续向更远的太空探索。”
一位天文学家也点头表示赞同:“月球的环境虽然与地球有所不同,但我们的技术已经足够先进,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而且利用月球的跳板作用,我们未来还有可能发现更多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那么关于时间的问题呢?”有人提出了疑问:“我们只有三年的时间啊。”
“时间确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另一位科学家站起来说:“但我仍然建议我们优先考虑月球计划。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寻找其他小行星的机会。这样既可以确保我们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又可以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还有人提议:“为什么一直把目光聚焦在月球上,火星也是一个可以建立基地的星球。既然所有的星球都要考虑重建氧气系统,我建议去火星,毕竟火星的直径越是月球的两倍,可塑性更强。”
第692章 人类的下一站在何处?
有人站起来反对:“火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其含量甚至超过95%,环境既稀薄又寒冷,表面布满了撞击坑、深邃的峡谷、无尽的沙丘和砾石,更缺乏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稳定液态水。
火星,显然不是我们理想的栖息地。”
基地长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阎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阎老,您对此有何看法?”
阎老沉声道:“我主张我们首先应当前往月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目前面临的时间和资源压力,使得我们无法冒险前往火星、水星等更为不稳定的环境。
月球作为离我们最近的自然卫星,不仅环境相对稳定,而且我们的载人登月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保证李冰安全到达。
活体传输的风险远比单纯的技术挑战要大得多,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步都万无一失。”
阎老的话音刚落,会场中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许多人这才意识到,他们之前只考虑了技术的可行性,却忽略了李冰作为活体的安全。
此时离开地球,前往外太空,最重要的就是把李冰安全送往,其他其实都是次要。
能量物体可以慢慢寻找,适存星球也可以等待,只有李冰的安全,才是当下最该考虑的问题。
毕竟,在她的体内,可是存活了4千多万幸存者。
若李冰不在了,一切都是空谈。
阎老继续深入阐述:“但我们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月球上。
我们应该同时开展多个计划:一方面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另一方面继续寻找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同时还可以寻找与月行星类似材质的小行星。
这样即使月球的基地建设出现问题或者遭遇不可预知的困难我们也有备选方案。”
基地长听后频频点头,他认同地说:“阎老的建议深思熟虑,三管齐下的策略确实是一个稳妥的方案。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他看向聂老和姜老两位长者征求意见:“聂老、姜老你们觉得呢?”
两位长者相视一笑同时点头表示支持:“我们也同意阎老和基地长的看法。”
基地长站起身,神情坚定地说:“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就详细讨论一下具体的登月计划。”
*
李冰从会议室走出,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紧张。
未知的旅程在她面前展开,如同一片茫茫星海,既神秘又令人畏惧。
紧接着,她被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登月训练中。
她知道,登月之路对于她这个新手来说,充满了重重挑战和无法预知的危险,每一步都需要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稍有不慎,就可能没有未来。
她不是一个人,她身上肩负着空间内几千万幸存者的性命,也肩负着整个华夏的未来。
地球的倒计时已经开始,还有九天,它就会消失在无尽的宇宙中。
而月球,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退路。
他们必须成功登月,才能为人类的未来争取到一线生机。
科学家们正在忙碌地组装和调试火箭与发射台,李冰则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她知道,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确保登月的成功。
与她一同训练的,还有一位出色的女性异能者——王雨萱。
她不仅拥有惊人的速度,还具备强大的力量,是一位真正的战斗型异能者。
在登月过程中,王雨萱将全程保护、陪伴李冰,确保她的安全。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已经接受过两年培训的真正航天员——李浩然。
他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将在整个登月过程中为李冰提供宝贵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