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种田我卖种子(119)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安华给处的报告。”
一连串轻易拉不到底的文件被打开,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写明了大部分可消化的垃圾。
“在资料算是很全面了,基本上包含了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大部分垃圾。从资料上面来看,生活垃圾、厨余垃圾都能解决。”
“少数工业垃圾也可以消化,不能消化的垃圾基本上都是有害垃圾和大件的工业垃圾,钢筋混凝土大砖头等等。”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想象到这植物对咱们用处多大了吧?”权教授看向直播间,询问道。
——让我缓缓,让我缓缓。
——别问我咋看,我只想说安华牛批。
——消化掉大部分垃圾,就能减少很多土地、空气污染了。
——看到上面说可以消化掉膄了的猪肉,突然明白为什么不卖给个人了。
——刚刚点进去尝试了一下购买,好家伙要求很严格。
所有人都讨论开了,很多人把自己想到的对于土地等的影响发出来,更多的人随着评论区的细思极恐脑补了下去。
本来对于安华不卖给普通人有点生气的,在脑补过后,纷纷拍着胸口夸安华想得远。
“看来大家都想到了,没错,安华这一植物,价值就是如此的惊人,总所周知,全世界处理垃圾就三种方法,当然某些郭嘉还多了一种,运到其他郭嘉。”
“现在有了安华植物,我们的垃圾处理,要轻松,高效很多,像是咱普通人产生的垃圾,以后基本上都可以消灭掉,工业垃圾不能完全消化,但也能消化个三五层。”
“就这三五层,能给郭嘉节省多少精力财力,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看哈。”
权教授说话浅显易懂,时不时的拉出各种照片和以前的一些数据。
——去看了数据,原来垃圾站处理垃圾是收费的。
——看了完整的垃圾填埋处理过程,据说有十几年前填埋的山头,现在还充满味道,上面树都没那么肯长了,上面盖着很厚的膜。
——该说不说,我们小区垃圾站那里现在种植了好这个蚀化笼,现在路过的时候,根本不像之前,之前老远能闻到臭味,夏天的时候,我家都能闻到。现在路过是清香的,很舒服,看着地面也不像之前的脏乱了。
——安华又出了一种好植物。
——好奇这植物是怎么改良来的?
权教授的直播被有心人传播了出去,很多营销号和蹭热度自媒体们,按照他的话加工一下,发篇文章或者拍个类似视频,流量哗哗的来。
各地政府趁热打铁,大部分地方垃圾桶都改为了蚀化笼。
和普通的垃圾桶不一样的是,蚀化笼都处于摄像头能照到的地方。
一方面是防止有人做坏事,一方面是保护植物不被人刻意损坏。
秦国内热闹讨论着,秦国外看着视频,琢磨着自己要是有了安华种子要怎么利用。
热火朝天的讨论了一番,一个摸到外网的秦国人:说这么多,就好像安华卖给你们似的。
一句话,海外人整体破防。
——该死,安华为什么不卖给我们?
——我要抗议,安华种族歧视。
——抗议,抗议!
海外民众们严重不满,凭什么秦国人可以享用到又便宜又美味还健康的水果和蔬菜,而他们只能花高价抢购,还是运了好几天,没有秦国人吃的新鲜的?
之前一贯是他们享用最好的,秦国人大部分吃次一点的,这次反过来,他们就觉得这是歧视。
完全忘了之前海外商人两种材料,差的给秦国时,他们理所当然的傲慢态度。
最后,还真的爆发了一场抗议,海外郭嘉迫于民众压力给秦国递交购买请求。
被郭嘉委婉的拒绝了。
这事被搬到网络上面,秦国上下一片欢笑声。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十一点左右还有一更
第68章
蚀化笼一事让秦国内外都沸腾了起来,安华公司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中心,有不少自媒体从业者开始撰稿,写出安华种子的影响力。
从玉晶草莓开始,到甘蓝改善鲜肉市场,再到线下店,最后到现在的蚀化笼。
很多人几乎是拿着放大镜在分析安华,分析林安的每一个步奏,每一个举措。
别说,要不是他们分析的太头头是道,条理分明,林安自己都差点相信了。
好在她对自己的实力还有一点数,很清楚自己不是多聪明多心思足的人。
“叮叮~”
手机响起,林安一看来电号码,不敢怠慢的接了。
“季局长,有什么事情吗?”没错,就是上次商谈的季局长。
“我这边需要一吨草种和五百斤蚀化笼种子。”季局长说。
“好。”打电话来就是为了种子?林安疑惑的听着那边挂断的电话,连忙吩咐手下员工准备好种子。
吩咐完后,拿着涂涂画画好几遍的设计稿,去看新建的办公室大楼。
大楼高三十层,占地面积大,说是大楼实际上可以算是建筑群,这会儿还没有完全建成,光秃秃的水泥架子搭建起了大致框架,看起来勉强能品出一点完全建好时的味道。
林安带着头盔进去,上面的工人还在辛苦作业,她就在角落里一个已经建好的小屋子里面比比划划。
对于办公大楼她是比较看重的,不出意外,这就是安华未来的基地了。
必须好好整!
花再多钱也不心疼。
大楼的总设计师万江站在林安身边,笑道:“林总难得见一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