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种田我卖种子(213)
外部作用融合不了,就从内部下手,林安对仪器不懂,她只是阐述一下思路。
由研究员们运作,她能力一直感知着在融合的液体,嘴里说着该怎么怎么做。
最后,得出一瓶子金色细闪的液体。
“多谢林总了。”林安在研究所的时间到了,最后是由另外一个研究员把她送出来的。
其他人忙着去测量最后的实验结果。
林安这边和郭嘉商谈好了,唐君雅和薛茜、谭清远三人,则讨论出了一个新方向的生财渠道来。
安华的很多种子目前是不对外销售的,比如树屋、树灯、发光蘑菇等。
那些种子,目前只能销售给政府用于道路照明,或者给自家游乐场做造景,难免有些浪费了。
干脆利用起来,搞个安华植物造景分公司,借各种室内、室外的造景和后期维护。
几人越讨论越觉得是个好项目,现在外面用安华种子进行室内装修设计的设计公司很多,安华下场的话,肯定就是接大场地设计订单,不会对家庭装修这块市场照成太大冲击。
“林总之前一直念叨着,想在橡胶球里到海里玩,这次或许能实现。”谭清远笑着说。
“嗯,到时候来合作的商家估计不少,咱们可以先选个做海边装修的。”薛茜说。
唐君雅内心还有着一些顾虑:“外面的安华植物造景多了,会不会对华天游乐园和种子体验馆造成影响?”
别到时候赚得还没亏得多。
“按照价格,给出可销售种子名单,装修的种子不可能想游乐园里面那么全。更何况,映山红蜜朵对个人没有销售限制,但是游乐园里面还是很多人喜欢去映山红蜜朵花海逛,个人家庭或者一小块地方很难有那么大的规模能种植那么多植物,还种植得位置好看。”谭清远说。
“没错,即便是商家户外种植,咱们也可以以观赏种植方案,不给那些互动种植方案。海边游玩项目,或许可以联系华天,搞一个海乐园。”薛茜说。
“海乐园?”唐君雅疑惑。
薛茜想着有些兴奋:“就是海洋主题乐园,但和传统的不一样,咱们搞这个,是直接放到海里面。”
“人们自己穿着橡胶球进入海里,我们可以在海里圈出一片海域来,用橡胶布置场景,做海洋沉浸式观赏。”
随着薛茜的话,唐君雅也慢慢激动起来,这可比一开始开植物造景分公司要来的有趣得多。
“能拿到政府那边的批文的话,还真的可行,现在很多海域对捕鱼有了限制,咱们去办海乐园的话,可以多招收当地渔民作为员工,让当地人生活稍微好过一点的同时,又能让当地人为游客介绍海洋内的鱼类生物。”
“没错,对双方来说,都有好处,尤其是渔民们大多水性好,对水域熟悉,有他们在,对游客的安全更放心。”谭清远也提议说道。
大致商量好,想落实还得等林安从研究所回来后,签字同意才行。
等待的时间,唐君雅和薛茜也没闲着,两个人拉上顾倩一起进化海域选址。
等选择出几个地址后,由唐君雅去和海务局了解承包海域的相关要求,如果要开办海乐园需要些什么材料。
在海洋里办游乐园?
海务局柯洋第一次听说有企业来询问这种事情。
这全球,这也是第一家吧?不是在海上,也不是只有一个单独的海洋观光电梯,而是一整个乐园都在海里。
大手笔、从投入资金到各个方面的大手笔!
虽然只是询问,但还是震惊了柯洋一脸。
直到,他看到那个询问人员的身份—安华副总唐君雅。
安华啊,那就不奇怪了。
等等,安华要搞海洋游乐园?!
海务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消息上报,很快,海务局领导开始开会。
海里办游乐园能不能准许?准许的话相关规则怎么安排?等等都需要讨论。
第131章
海务局的答案还没给出,林安已经回到了安华。
唐君雅和薛茜一看她回来,就立刻把新的赚钱方案递到了她手里。
“造景公司?海乐园?”林安拿着报告疑惑,啥时候安华又多了这些项目?
“嗯,我和薛茜商量了一下,开辟的附属业务,老板,你看能不能行?”唐君雅端坐在椅子上,认真极了。
一边的薛茜同样看着林安,等待她的回复。
自从她们俩知道未来改良技术可能普及后,就陷入了一种公司随时会面临倒闭的危机感里,现在就想努力在普及前,找更多的出路。
毕竟,改良星球啥的,注定不会那么快出结果,等到出结果了,也不知道安华能不能撑到那时候。
林安看完手里的方案,思索片刻:“海乐园可以,造景…或许可以换个赚钱方式。”
“什么方式?”薛茜探过脑袋询问。
“给需要装修造景的公司或者家庭提供种子或者植株。”林安说,“按照对方给出的方案,提供种子或者植物,譬如树屋等需要二次加工的植物,我们可以加工雕刻好,再移植过去。”
如果安华直接做造景的话,势必需要在全国各地招收装修工人和相关设计师。
改成出售种子和植物,就简单很多,有现成的种植部,雕刻方面,之前聘请的雕刻师再也不用每天和厨房混在一起了。
林安话一说完,唐君雅和薛茜对视一眼,老板这个主意好,成本压低的同时,也更加省力,对现有的植物造景市场的冲击最大程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