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后的第九年(59)
程愫有些吃惊,“你打算去哪?”
林青青挠挠后脑勺:“哎呀,本想着事情尘埃落定再跟你说的,那个,我换工作了。”
程愫皱眉:“为什么啊?你不是最近在外景组干得还可以吗?”前几天林青青朋友圈还发了和张启玉他们去海城采访的合照。
林青青:“我打算回荆城电视台了,我妈有个老同学正好是副台长,递了简历对方看过后,非常欢迎我回荆城电视台。”
程愫闻言展眉:“那太好了,恭喜啊!”
程愫想起什么:“确定日期了吗?楚杰那边工作也跟着你动吧?”
林青青微笑着撩了把头发,语气轻松:“害,我们分了。”
程愫:“……对不起,青青。”
林青青勾搭上她的肩膀,拍了拍:“好姐们,道什么歉啊,是我甩了他,不是什么伤心事儿!”
林青青道:“我现在反倒一身轻松,回荆城家里已经给安排好相亲对象了,也是荆城当地人,比楚杰有钱一百倍!”
说完她别开眼,也没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太久,两人随便聊了几句,程愫就赶到台里忙去了。
对着稿子练习的时候,程愫后知后觉,也许刚刚那不是错觉,林青青偏头时眼角的那抹红。
肯定还是痛的吧,从大学到工作,将近十年啊。
-
《展信佳》正式开始录制。
这次节目形式不再是纪录片式专访,而是主要集中于室内场地,通过邀请嘉宾到现场、拨打电话、接通电话,和观众连线的方式,倾听一个个故事,从而靠拢本期的主题。
程愫录到第二期的时候,看了节目策划书,上一期谈“从孕育、新生中脱胎的爱”,本期主题是“那些年少时的遗憾与爱而不得”,第三期是“相守相离的命题”,最后一期讲“此生雪落共白头”。正好对应了人一生的四个阶段、一年四季。
程愫觉得这个策划很有巧思,导演跟她在录制前也沟通过,一定要能和嘉宾、观众共情,从而调动更多人共情。
第二期录制前,她调了会儿情绪,甚至还偷偷在西服侧兜里放了眼药水,防止一会儿太紧张导致情绪不到位。
实在是年纪大了,没那么感性了。
……
本期的特邀嘉宾是陵城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授徐琴,是一位很儒雅的女士,程愫提前和她做了沟通,徐老师和蔼地拍着她的肩膀:“我女儿就跟你一样大。”
之后程愫自己念稿子的时候,助理宁方圆才悄悄告诉她,徐老师的女儿两年前得白血病去世了。
程愫怔然,这种情绪一直伴随她到舞台上。
钢琴伴奏轻缓抒情,念完开场白,程愫开始等待大屏上抽签摇号,等待进入下一环节稿件展示。
耳返里传来导播的话:“注意,注意,读信环节做适当更改,变成主持人和嘉宾交替互动展示点评……”
导播又重复了一遍,程愫站在镜头外,接过宁方圆紧急递来的稿子,稳了稳心神。
徐老师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信箱,拿出2号信封。
是一位在异地工作的妻子写给丈夫的,回忆两人分居两地的时光,她用包含感情的声线读出来,读到动情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落下眼泪。
程愫扶了扶耳麦,走到舞台中心,新一轮抽签后,拿出7号信封。
“写给十四年后的你……”
是一位还在读高中的学生写给十四年后的自己的信。
徐老师点评完后,又轮到徐老师读信,这个环节马上就能结束了。
程愫站在另一个机位,倾听徐老师读信。
“时光邮局来信。……我想过很多次,怎样去形容你?坚韧?抑或是拥有强大的内核?很多年的一个午后,你带着盛夏的气息闯入我的视野,从那一刻起我从未停止过对你的注视……”
“一起度过的四季,唯独少了春天。我无数次想过,错失的烟花,还有新年的第一场雪,如果我们不曾散落在遥远的两地,是否能齐聚在一片天空下共同仰望?”
程愫低头翻了翻手里的稿件,按说抽中的稿件都是提前计划好的,可是从一到十号,唯独缺少这封特殊的信件。
徐老师继续念道:“……我不愿翻阅过往,没有你的日子太过晦暗,习惯了注视着亮光,我又怎甘心重新失去视觉?”
“致——我的月亮。”
第 35 章
徐老师念完后,笑着道:“好浪漫的情书啊。”
徐老师:“确实存在好多遗憾,不过祝你早日——”她停顿了一下,继续道:“祝你早日拥你的月亮入怀。”
过了两秒,程愫从暗处走出来,挂上标准的笑容,说起了预设好的主持词。
……
节目录制完,程愫回到休息室,整理妆发的时候,宁方圆递给她一个平板。
“程老师这是上期节目的评论,好多观众都夸你漂亮呢。”
程愫看着聚光灯下的自己,化了浓重的舞台妆,其实遮盖了她五官好多小棱角,笑眯眯的,整个人像一尊菩萨似的,透露着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慈祥。
她失笑:“仿佛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
宁方圆:“哪有,程老师您是气质型美女,其实特别适合大场合。”
宁方圆:“这次新年联欢晚会,程老师明明有入选的机会,您主动放弃,太可惜了。”
说着,她上手帮化妆师给程愫卸假睫毛。
程愫道:“路还是一步一步走得踏实,这小半年我资源已经够好了。”
化妆师吴姐插了句:“程老师这样稳当的主持,我这几年接触过的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