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落后的第九年(65)

作者: 逸竖嘉 阅读记录

王琬:“事情只在小范围发酵,上面及时封锁了消息,撤了热搜。”

程愫一言未发,王琬睨着她的脸色,继续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看在眼里,稿子模仿痕迹重、代写这回事,更是无中生有。”

程愫开口:“剪辑我看了,恶意剪辑,故意挑起争论。”

起因是她曾经采访的一个新闻报道,那时她初出茅庐,提出的问题也比较尖锐,剪辑者将她两个不同的采访拼接到一块。

故而营造出一个尖锐刻薄、没有同理心的冷漠记者的形象。

底下有评论:“就这情商还干传媒这一行?”

“底层出身,空有美貌,毫无内涵。”

“楼上精辟,总结到位。”

“她自己爸妈怎么没的她忘了吗?真是良心被狗吃了,当时还有个女记者特别关照了她,那段视频在这,全程冷脸。”

“可怕,一点同理心也没有!”

底下附带了一个视频链接,是当年车祸发生后现场的录制,程愫就那么呆呆地站在警戒线外,面无表情,救护车的担架上盖了白布。

其中有一位挂着工作牌的女记者不停地在安慰她,程愫已经不记得了,当时她仿佛失去了一切意识和知觉。

……

那迭黑料合集上,还有一段,程愫带着口罩出入一个高档小区,被捏造成“美貌女主持深夜造访富豪”。

脏水就这样一盆盆像她泼来,把她活脱脱“打造”成一个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冷漠无情没礼貌没情商的人设。

程愫记得那次,当时她去采访一位书画名家,大师脾气古怪,作息不同常人,摄影师已经在室内架好了机位。为了顺利获得这个来之不易的采访机会,程愫只好尽量满足大师的一切怪癖,比如,凌晨时分代劳去买早茶。

思绪回转。

王琬敲了两下桌子,叹气道:“这段时间你先休整一下吧。”

程愫默默点头。

离开王琬办公室之前,程愫回头:“王老师,我还有机会复出吗?”

王琬一愣,苦笑:“等风波过去就好了,先回去等通知吧。”

-

难得有这样漫长的一个假期。程愫抓着被子,一直拉到自己的下巴处,只觉困意和疲惫已到了极致,却还是绷着神经难以入睡。

被窝是舒适温暖的,但程愫深知,这一亩三分地以外的地方是“风刀霜剑严相逼”。

没背景被关系的她,被人这么一搞,再想回去,难。

没错,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提前策划好的局,引不起多大的热度,却也足够将刚冒头的她踩下去。

程愫叹了口气,这么多年,她一个人在陵城这边打拼,也见识过一些腌臜、见不得光的手段。

没错,出身是既定的,性格无论先天后天,定型了终究难改。

她不是圆滑世故的那块料,只知道一昧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明明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程愫换了个躺着的姿势,把双臂垫到脑后。

当时是为什么会走上传媒这条路?

她一直记得来时路,就是太深知童年的伤痛,所以才选择做媒体、做新闻。

做有人文关怀、有温度的执笔者。

……做新闻。

程愫一下子从床上爬了起来。

-

三天后,程愫打通了张启玉的电话。

“程愫?”

张启玉有点惊讶,想起她的遭遇,还是关心了两句:“最近怎么样,去哪散心了吗?”

程愫稍微寒暄两句,进入正题:“启玉姐,您手下还缺人吗?”

青青走了,外景组就要再招一个进来。

张启玉:“你什么时候见过不缺人的情况?”

程愫:“启玉姐,是这样的,我可以重新申请回外景组吗?”

她补充:“可以不用出镜那种,和倩倩她们一样负责写稿子。”

张启玉在那头沉默半晌,才笑道:“程愫啊程愫,你是真闲不住啊。”

张启玉道:“随时欢迎,只要你做好吃苦的准备。”

……

继续回电视台上班,程愫用冷水洗了把脸,看着镜子里的女人。

人也已经快三十了,其实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活明白过。

一开始是像所有小镇出身的做题家一样,为了不跟同学们拉开太大差距,为了让自己在社会上维持体面,程愫把自己每个阶段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她是个坚定不移的执行者。如她所预料的那样,高考考到顶级院校,大学时期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拿奖学金、做志愿活动、当社团干部、刷简历各种实习……

进入陵电工作后,纵然她水花平平,可在外景组这几年,也贡献了不少优质的访谈。小火靠门路,大火靠门路加运气。

程愫出镜不少,有了一点点知名度,而且她并非艺考出身。其实相比于那无数份被刷下去的简历、无数个破碎掉的播音主持梦,她已经幸运太多。

是她掺杂进了太多名利心,纵然初衷还在,却也身不由己、利欲熏心。

-

近几年全球变暖的话题讨论热烈,各地也不时出现极端气候。

已近年关,滇城特大暴雨。

深夜,程愫被张启玉电话叫醒。

紧急出差,外景组要派一线记者前往滇城,跟进当地情况。

暴雨导致山洪滑坡泥石流一系列自然灾害,再加上发生的地点偏远,当地驻派记者人手不够。

台里征求意愿,只要去的人,每人多领一份年度补贴,回来后还有一笔奖金,而且分配单位房的时候这段履历可以作为加分项,优先分配。

上一篇: 雪夜酩酊 下一篇: 顾医生,我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