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枝(249)
今晨,百姓们看到声势浩大的朝廷仪仗队出行,都看得津津有味。
“前面是皇家的车驾,最前头的肯定是陛下的御驾。”两旁百姓议论道。
“哎呀,我看到太子殿下了,竟然骑马出行,真是难得。”有人说道。
可见太子这些年来深居简出,弱不禁风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那可不呢,乌桓王族健壮魁梧,全都是骑射的好手,咱们大启的储君也不能输。”
不久后,百姓们就看到了乌桓王族的队伍,议论声就稍微平息了一下。
直到看见御林军的队伍,才恢复热闹。
“乌桓王子确实魁梧俊朗,不过咱们有谢将军,跟谢将军比,他们还是差了一截的。”
人们无法昧着良心拿太子跟乌桓王子比,就直接把镇朝之宝拎出来。
反正不管跟谁比,样样拔尖的谢将军肯定完胜。
被百姓们夸赞的谢韫之,骑马领在御林军前面,和寇骁将军一起。
一身玄色的披风 ,衬得整个人威严肃穆,沉稳冷峻。
“后面这些马车是臣子的家眷吧?毕竟乌桓公主也来了,都是男人出席说不过去。”百姓们分析得头头是道。
直到出了城门,周围才相对安静下来,只剩下队伍前进的声音。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到了地方,许清宜被丫鬟扶下来,抬头一看,这是个巨大的场地,布置得有模有样。
有高耸的刀塔,擂台,还有围起来的马球场,到处插满了大启的旗帜,看着十分震撼。
临哥儿看见别人都往同一个方向走,便招呼娘,说道:“娘,御座已经安置好了,我们要过去参见。”
由于爹暂时没有跟他们在一起,临哥儿自觉地担起照顾娘的责任。
“哦,好。”许清宜收回目光,专心地跟着临哥儿走。
临哥儿这孩子也贴心,应该是怕她被人挤了,特地领着往边上走。
主要是人太多了。
许清宜穿来古代也有些日子,今天一定是她见过声势最浩大的场面。
放眼望去,还看到不少的熟面孔,肃王妃,恭王妃,这……感觉整个皇室的人员都到齐了啊。
光是这样想想就觉得风起云涌。
另一边,皇帝看着眼前的成果,笑呵呵地夸赞立在右侧的皇长子:“嗯,肃王这份差事做得不错。”
“还算对得起父皇的嘱托吧。”肃王心中开心不已,嘴上谦虚道。
站在皇帝另一侧的太子闻言,勉强维持着皮笑肉不笑的笑容,心中是不屑的,几根破木头搭建的场地罢了,也值当肃王如此得意。
父子几人说话间,群臣已经在下面列好队伍,臣子一边,女眷一边。
太子和肃王也下去了,太子站在肃王和恭王前面,成为臣子的领头。
太子妃也来了,站在女眷的最前面,成为女眷的领头,其后还有肃王妃、恭王妃,熙宁公主等。
宗室女子过后,才是臣子们的家眷。
另外还有一支队伍,是乌桓王族,人数也有三四十之多。
“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成百上千人一同跪下高呼,震耳欲聋。
许清宜也在其中,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古代封建皇权带来的震撼。
第175章 风雨欲来
原本许清宜还在想,为了一个乌桓部落的来使,真的有必要倾巢而出吗?
真是太给面子了。
如今被众臣们吼得耳朵嗡嗡的才明白过来,皇帝哪里是给乌桓来使的面子。
他在示威罢了。
此时,不用行跪礼的乌桓来使忍不住向后张望。
看各位的举动,应当是受到了一点小小的震撼。
“众卿,平身。”皇帝华发满头,依旧声音洪亮得很。
“谢陛下。”众人又叩了一下,随后尽量动作体面地站起来,拍了拍自个的衣袍。
许清宜也提着裙摆缓缓站了起来。
由于平常见皇帝少,叩拜的业务有点不太熟练。
好在前面有一群老师,她跟着依葫芦画瓢也不难。
旁边就是临哥儿,他不是臣子,索性就跟在了家眷这一边。
待众人站好,皇帝的目光落到乌桓来使的队伍,意气风发地朗声道:“乌桓部落的爱卿,已经有几年没来大启了,此次,王子公主同来,少不得要玩得尽兴才回去!”
乌桓来使们,齐齐单膝跪下,向皇帝行了一个他们部落的大礼。
“好!朕宣布,大启和乌桓部落的骑射大比,正式开始。”皇帝道。
皇帝话音刚落,便有人吹响了号角,打起了鼓,端的是振奋人心。
两方带来的骑手和武土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趁着这次盛会攒点功绩和赏赐回家。
女眷们就不太有兴趣了。
熙宁公主立刻回过头来找许清宜,近来她在备嫁,瞧着容光焕发,本来不是很想出门,但收到许清宜的帖子就来了。
“表嫂,临哥儿,好久不见。”她幸福地笑着道。
许清宜母子俩赶紧给公主见礼:“公主好久不见。”随着关系亲近,这礼越发简陋。
“这么吵闹的场面,你怎么来了?我还以为你不喜欢应酬呢?”熙宁公主奇道。
这次现场有这么多宗室成员在,动辄就跪来跪去,的确是应酬了,若不是为了临哥儿的事,许清宜当然也不想来。
可真实情况很复杂,暂时不宜跟公主交代,便笑道:“难得一次盛会,想着过来开开眼界。”
熙宁公主也理解,便点点头不再问了。
“公主这些天忙得怎么样,和沈状元的婚期定了吗?”许清宜关心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