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枝(256)

作者: 霁妘 阅读记录

而谢韫之也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从公布要查案这天起,便将手里的消息一点点放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案子进度。

这更是掀起了百姓们对这件案子的关注度,大家茶余饭后,没事就帮谢将军推理案情。

可能这就是名人效应吧,临哥儿的两个爹,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物。

“临哥儿,知道你爹为什么这样做吗?”许清宜知道谢韫之的算盘后,心里很佩服,这家伙可真狡猾。

想了想,就过来和临哥儿聊会。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感觉,临哥儿越来越喜欢和自已聊天了?

耐心变得很好,不像以前,当娘的唠叨几句就嫌烦。

临哥儿自已刚琢磨完,听见娘的提问,就点点头:“知道,一是敲山震虎,吓破太子的胆,二是将消息传递给皇帝,让皇帝自已寻找凶手。”

“嗯,还有吗?”许清宜目光期待。

“有。”临哥儿想了想,继续说:“第三,爹让这件案子人尽皆知,届时结果出来,皇帝无论如何都要给百姓们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所以,太子肯定是要被废的。”

“没错。”许清宜欣赏地看着长子,不过,有件事她必须要让临哥儿有个心理准备,道:“但是我猜测,最终公布给百姓们的结果,不一定就是真相。皇帝为了皇室的颜面,很大可能会让太子身边的人顶罪,比如那些已经被太子处理掉的人。”

只要天家还是姓赵,让太子钉在耻辱柱就不太现实。

“无妨,能让他死就行。”临哥儿冷道。

许清宜:“……”这个倒是没问题,太子迟早都会死的,就算不是被恭王斩草除根,也是身体衰竭而死。

外面,谢韫之弄的这一出全民查案,传到太子耳朵里是肯定的,他的反应也和将军府一家子猜想的一样,担惊受怕之余,对谢韫之恨得咬牙切齿。

现在能给太子带来一丝安慰的,也就是皇后的保证了,所以他谨遵皇后的吩咐,继续深居简出,不做反应。

皇宫也传进去了,甚至很早,皇帝的耳目不是花架子,之所以不知道太子十三年前的恶行,也是灯下黑罢了。

毕竟好端端的,谁也不会去怀疑看起来病恹恹的储君。

“朕这个爱卿,打的什么主意?”皇帝听完探子的禀报,琢磨起谢韫之的心思来,今天伴驾的是新科状元沈知节,扭头问:“沈状元,你觉得呢?”

面对皇帝的提问,沈知节稍作思索,俊秀漂亮的脸庞赏心悦目:“回禀陛下,学生觉得,谢将军应该是在敲山震虎,想让匿藏在京城的杀人凶手自乱阵脚,然后暴露自已。”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笑呵呵地说:“刚才侍卫汇报的案情你也听到了,你觉得谁最有可能是凶手?”

闻言,沈知节苦笑:“陛下为难学生了,光凭这些线索怎能推断出凶手。”顿了一阵,他又道:“不过学生倒是有一计,请君入瓮。”

“说吧。”皇帝颇感兴趣。

“很简单,只要放出消息,说坊间有人自称目击者,便可以守株待兔。”沈知节道。

第180章  敲山震虎

听起来确实很简单,皇帝看着沈知节问:“你觉得凶手真的会上当吗?”

“学生觉得应该会的。”沈知节分析道:“凶手不是派死土刺杀过谢小案首吗?证明凶手实则是个沉不住气的人,眼下风声鹤唳,他应当很慌。”

沉不住气就会跳出来。

“有道理。”皇帝欣赏地看着沈知节这个准女婿,和蔼地道:“不过谢将军才是查案的主审人,我们就不扰乱他的思路了。”

这样的办法他们能想出来,谢韫之也可以。

“是。”沈知节垂眸道。

凶手是太子这件事,他并不知情,所以他坦荡荡的,也不是有意要勾起皇帝亲自查案的兴致。

沈知节走后,嘴上说着不干涉的皇帝,心里也忍不住沉思起来,恭王查了十三年都没查出来的凶手,究竟是谁?

对方还豢养死土,在皇城根下刺杀重臣之子,这就像是一根刺,已经深深刺进皇帝的心中。

皇后看着外头如火如荼的查案行动,心里也不无慌乱,谢韫之这么做,无疑是把凶手架在火上烤啊。l

届时若是指向太子,就算定不了罪也会惹得一身骚。

“好他个谢韫之,如此歹毒……“皇后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出十分好的解决办法,便咬牙说了一句。

数日后,太子过了几天足不出户的日子,忍不住派人打听了一下外面的情况。

听侍卫说,百姓们的情绪十分激愤,还吵嚷着找出凶手后,要将凶手吊在城楼上烧死。

太子:“……”

原本不是很相信,但坐着轿子出去转了一圈,果真听到很多百姓咬牙切齿的言论。

不知道的,还以为死者是他们的亲儿子。

所以,那凝渊公子的名气,就真的有这么大吗?

人人都为他讨公道,简直不合理,太子愤怒地想,都是谢韫之这个心机深重的贱人,故意煽动百姓们的情绪。

照这样下去,太子不敢想象,若是自已真的被扣上罪名了,下场会怎么样?

遗臭万年,无缘大位,甚至是死……

很是不淡定的太子,又进宫去找皇后,六神无主地对皇后说:“母后,要不儿臣向父皇坦白吧?看在儿臣错手杀人份上,父皇应该不会眼睁睁看着儿臣名誉扫地。”

“不行。”皇后立刻否了,冷冷地瞪着沉不住气的儿子:“你承认了,你的储位怎么办?”

上一篇:瑶衣 下一篇: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