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枝(438)
为了不影响妻子的心情,谢韫之都未曾将永安侯送礼这件事告诉许清宜。
没有必要,他了解自已的妻子是什么脾性,对方不是那种说了断亲还藕断丝连,心中藏着期待的人。
夫人说一不二,唯一一次被左右意志,应该就是栽在他身上了吧?
可是当时他也左右得相当吃力,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游刃有余。
如今回想还心有余悸,所幸结果是好的。
“璇姐儿吃饱了?”谢韫之从边轻手轻脚地进来,走到夫人和女儿的床边,声音温和地问。
谢家姑娘这么快就有名字了,大名叫谢璇,是她爹早早便相中的,取自洁白无瑕,珍贵无价之意。
“嗯。”许清宜现在是自已喂养孩子,谢天谢地,她的资本虽然不是非常雄厚,但喂饱女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前头找好的那个奶娘也就辞了。
等谢韫之看过了乖巧可爱的小谢璇,嬷嬷便将孩子抱去拍奶嗝,而许清宜慢慢地整理自已的衣襟。
谢韫之见状,也伸手过来帮忙。
“……”许是分床睡了几天,许清宜对此还挺尴尬的,小声说道:“你别总往这边跑。”
自从生产后,她带璇姐儿继续住在产房这边坐月子,与原来的卧房一墙之隔。
古代的夫妻都是这样的,月子期间肯定是分开住,免得互相打扰。
“为何不能?”谢韫之不解地瞅着夫人,理直气壮地道:“你与璇姐儿都在这里,我不往这里跑往哪里跑?”
许清宜暗翻白眼,没好气道:“我这不是哺乳期吗?被你看着喂孩子多尴尬?”
而且旁边还有丫鬟嬷嬷,就算谢韫之自已不尴尬,别人也会尴尬的啊。
谢韫之:“……”
一个大男人天天往坐月子的妻子身边凑,确实有些不像话,可是不来看看,他心里又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与夫人才分房过了数日而已,他便感觉夫人眼里只有璇姐儿了,根本就不想看见自已。
许清宜哪儿知道丈夫心里的弯弯绕绕,只当对方想女儿,便打发道:“你与嬷嬷一道照看片刻吧,我乏了歇会儿。”
谢韫之何止是想女儿,也是想与妻子说说话,闻言也不勉强:“嗯,你歇。”
照顾妻子躺下,便起身去看女儿了。
临哥儿兄弟几个,听说妹妹养了这几日,一天一个样,变得白净可爱,倒是很想过去看看,可又怕打扰娘,便都忍住了。
还是等娘出了月子再说吧。
临哥儿知晓爹天天去看,在父子四人用膳时,忍不住说爹几句:“娘月子怕邪风,眼下又是冬天,妹妹也还小,您这个闲人还是少去触碰吧,免得带了寒风进去。”
抬眼奉劝:“知道您稀罕,不过等出了月子再稀罕也不迟。”
道理都在他娘俩身上,谢韫之认道:“是,都是爹不对,爹以后少去。”
见爹认错态度好,临哥儿这才消停。
禛哥儿和珩哥儿都瞪大了眼睛,什么情况,现在妹妹出生了,爹的家庭地位又降了?
不是,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临哥儿为了妹妹和娘着想,战斗力又更强了。
爹又如何,做得不对也要指出来。
被长子说过后,谢韫之就不往夫人的月子房频繁跑了,开始处理手头上堆积的事情。
说的正是南边寄来的信,他早就看了,只是压着没有处理。
本想等到月末再说,但璇姐儿出生了,他心情愉悦,也算是体会到了有些皇帝登基会大赦天下的原因。
那是真的心怀慈悲啊,看谁都格外顺眼。
谢韫之进宫与宣和帝说了这事,对方一口答应下来,许了谢明宗一个七品官。
又道:“朕瞧着你那个弟弟,让他这般游手好闲也不是个事,不若送进军营历练历练,让他当个百户?”
有事做就不会惹是生非了,也是替谢韫之这个负担颇重的兄长着想。
是这个道理,谢韫之感激地道:“若能这样就是最好不过了,微臣替家父与弟弟,谢陛下开恩。”
宣和帝摆摆手。
从宫里出来,谢韫之派人去祖母那边说一声,脱罪的旨意下来了,还有父亲和弟弟的去处也有了着落。
至于那封弯弯绕绕话术颇多的信就自已收着了,免得节外生枝。
前些日,许清宜生了姐儿,老夫人这个太祖母倒也谈不上不高兴,只是有些可惜不是哥儿罢了。
到底是谢家第一个亲生的重孙,心里还是惦记的,然后又被嬷嬷开导了几句,说姐姐带弟弟也好,便释怀了。
眼下又收到了南边的好消息,双喜临门。
“好啊,七品官也好,没准过几年就能调回京城,事在人为嘛。”老夫人这才真正儿地开心起来,充满希望地笑着道:“安儿如今也有官身了,从百户做起也不差了,希望将来能与他兄长一般出息。”
嬷嬷笑着应和,心里却忍不住想,百户与大将军都是从军没错,但二者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
二爷想赶上国公爷,咋可能啊?
第312章 又是一年
璇姐儿简直是个天使宝宝,饿了就吃,吃饱了就睡,偶尔哭啼两声也不长。
嬷嬷们抱起来哄哄也就好了。
许清宜这个当妈的没受多少折腾,整个月子里最辛苦的,大概就是夜里需要起来喂奶。
不冷不热的三九天气也就罢了,寒冬腊月起夜,确实有些为难。
以及吃喝各种滋补品,吃得她都害怕了。
可是为了不落下各种月子病,该吃的还是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