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枝(492)
谢韫之闻言回神:“嗯。”
湛州的情况听起来确实很蹊跷,留些人在那里守着也好。
次日,谢韫之便带着兵马撤离,快速返京而去。
南方灾民被封锁这件事,很快便引起了南方百姓的强烈不满,而留下来的官员与富商们也彷徨不安,都在想着如何保全自已。
没有瘟疫的城池立刻封城,不再接纳外来的灾民。
有瘟疫的城池也封城,不再允许百姓自由出入。
唯一的特殊便是湛州,目前还在继续收留灾民,只不过有条件,眼下只收留年轻力壮的青年。
一时间大批还没有着落的青壮年从各地赶来。
随着时间推移,裴彻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劲,这个安置营的老弱病残越来越少,青壮年越来越多,慢慢让他有种熟悉感。
“嗐,这些天感觉自已回到了西营,谁家灾民营一大早被喊起来打拳晒太阳啊。”胡大嘴打着哈欠抱怨道。
裴彻立刻踢了他一脚警告道:“慎言,别胡乱咧咧。”
“打拳晒太阳是为了防疫,懂不懂?”话是这么说,但裴彻感觉胡大嘴真相了,这个安置营真的有问题。
到底是灾民劈了叉,还是官方变了卦,竟然越来越有兵营那味儿了。
第351章 请缨出兵
湛州城内,日月赌庄。
“这世道果然要乱了。”封随月来到谢淮安面前,这些天他才知晓,原来眼前这名谢公子,竟然与鼎鼎大名的谢韫之是兄弟关系。
平阳侯府谋反遭流放一事,他们这里也有所耳闻,更是听说谢韫之拥立新帝上位后,竟然对岭南的亲人不管不顾。
但因谢韫之名声在外,这么做不仅没有被天下人唾骂不孝,反倒是落了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好名声。
百姓当然喜欢这样的好官,可是对于谢淮安而言,应该很难受吧?
是以封随月对谢淮安的动机毫不怀疑,不管谁遇到这么无情的大哥,都会想反,不反难道继续做窝囊废吗?
“这下您应该相信了吧?”谢淮安道,面露苦笑。
世人不知谢家内部的详情,他便将自已说得很可怜,殊不知一直在岭南不动弹是他们自已的意思,并非谢韫之不肯为他们铺路搭桥。
“嗯,淮安兄弟有血性,这不是你的错。”封随月拍着谢淮安的肩膀:“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选择和这样的人恩断义绝。”
“啧啧,世人说他好有什么用,不孝之人天诛地灭。”
谢淮安闻言,暗暗勾起嘴角,等谢韫之真的死了,他这套委屈的说辞便可以正式昭告天下。
而这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封锁线让百姓们越来越愤怒,官府的不作为让百姓们越来越不满,眼下只需一个煽风点火便能成事。
但其实官府并非不作为,只是抗疫并非一日两日的事,光靠那点人手根本不到高效率的安置。
他们也无可奈何。
一个年过后,死了不少百姓,同年三月,南方爆发了第一起百姓起义,他们冲破城门,抢夺了城池的管理权。
接着是其他的城池,陆续传来相同的情况。
南方就此乱了起来,起义百姓大喊着放开封锁,让没病的人活下去的口号,势如破竹,横冲直撞。
湛州。
这天放饭的时间,知府周大人也跟着一道出来了,他登上城楼沉痛地向大家宣布一个消息:“各位乡亲父老,周某有个不幸的消息要告知各位。”
排队打饭的百姓们立刻停下来,认真听其说话,周大人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
“南方许多城池都被百姓攻占了,估计不久便会打到咱们湛州来,而湛州这些天救助了这么多灾民,已经快没粮了。”周大人说道。
这个消息瞬间引起一片哗然,各位心惊不已。
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这个不意外,可是百姓起义,外面已经这么乱了吗?
“周大人,我们也反了吧!”人群中忽然暴喝出一声:“去抢粮,活下去!不能等死!”
一开始人群很安静,谋反?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他们想都没想过。
可是湛州没粮了,这几个月大家眼睁睁看着湛州收留了如此多的灾民,情况不难想象。
“没错,反他娘的!不反我们活不下去怎么办?!”开始有百姓附和道。
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同意反。
裴彻:“……”
裴彻等人站在人群中,错愕地看着周围的百姓举手赞成谋反,他们都惊呆了。
就这么不可思议地变成反贼了吗?
“你们怎么不举手?难道你们想当叛徒吗?”就在他们呆滞的功夫,周围的百姓们凶神恶煞地看着他们,好像他们不举手起义,就立刻拖下去行刑。
“举举举,我们也举。”几人唯唯诺诺地道。
随后举起拳头跟着高喊:“出去抢粮!冲破封锁!反他爷爷的!”
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一开始喊着烫嘴,毕竟他们在京里的家眷们,可还每个月领着朝廷发的军饷呢。
但喊喊就顺口了,反正是做戏,陛下会理解的。
“裴哥。”胡大嘴暗地里捅了一下裴彻,小声交头接耳道:“我们要争取当将领,等谢将军来了便带兵投降,你觉得怎么样?”x
挺好的,不过裴彻摸摸自已的独眼:“谢淮安那个孙子可能认识我,我不行,这个表现的机会就留给你们了。”
“嘿嘿。”胡大嘴搓搓手点头,心里有了盼头。
这一票干完回去升个三品官,他媳妇不得爱死他。
*
南方瘟疫加上百姓起义,令朝上气氛一片凝重,百官的意思,肯定要出兵制止,但瘟疫横行,出兵大概率是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