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枝(497)
譬如按照常理,是不是越努力劳作的百姓就越有钱?然而事实却是,越劳作的百姓赚取的钱越少。
如果他们有钱就不必努力劳作了。
所以越操劳反而过得越贫穷,这就是个极其恶劣以及非常操蛋的悖论。
当然了,谢珩也不认为爹是靠运气打赢的胜仗,实力还是排在第一位的。
*
南方,镇南将军确实降了。
没错,他懒得打,只有自已手里这些兵马,是平定不了整个南方战乱的。
倒不如‘诚心’投降,一起喝酒吃肉骂宣和帝,再骂骂谢韫之这个伪君子,然后等对方的大军杀过来,再一起平乱也不迟。
镇南将军是这样骂的,凭什么谢韫之就是镇国公?
而他辛苦多年才爬到镇南将军的位置,继续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蹉跎,坊间连个他的传说都没有。
“连个破军师都比我有名,你说我能不恨他吗?”镇南将军看着眼前的封随月道。
暗想,原来湛州眼下做主的一把手并非周元聘那个叛官,而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神秘人。
“看来谢韫之果真是个伪君子。”封随月扇着扇子道:“竟然逼迫郑将军下跪效忠,否则便杀无赦。”
眼下他已经改头换面,有了新的清白身份,自从乱世伊始后,也一直用新身份做善事,出钱出粮救助百姓。
目前口碑很是不错。
镇南将军:“我也是被逼无奈,若是不跪,我身后的一众土兵们怎么办?”
听起来二人是真的有仇?
但封随月仍然不敢托大,继续试探地道:“既然如此,我看京城很快便会出兵征讨你我,届时倘若谢韫之挂帅亲征,便拜托郑将军应敌了。”
“没有问题,包在郑某身上!”镇南将军拍着胸脯说道。
管他爷爷的,先拍了再说吧。
届时兵临城下,他反手便挂大启旗帜,开城门迎远客。
横竖这叛军头子又不可能时刻盯着他。
封随月回到住所,身边的幕僚忧心道:“主子,您觉得镇南将军可信吗?要知道他当初也是站了队,助了当今一臂之力。”
“我派人查过,郑将军与京城那边没有什么瓜葛,一直窝在南边这个小地方,一看就不是京派的,估计是当真有仇,迫不得已才站队。”封随月道。
这倒也是。
幕僚唏嘘:“看来谢韫之的确是个伪君子,不然为何众叛亲离,连亲爹都反他?”
“仗着有几场胜绩,沽名钓誉罢了。”封随月笑哼。
为求保险起见,封随月还是回去仔细问了问谢淮安,看看对方是否知晓镇南将军与谢韫之的关系。
说起镇南将军的名字,谢淮安有印象,立刻笑道:“您放心,镇南将军此人可信,与谢韫之并无瓜葛。”
上辈子战乱后,这位郑姓将军便不战而降了,但也不肯跟着一起打仗,据说宁死不杀一个同胞,因此被谢淮安记住。
后来封随月登基后,念在对方颇有原则的份上,不失为一名良将,便令其继续当了将军。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封随月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谢淮安。
这些日封随月发现,谢淮安果真是个人才,他按照对方的提示,已经顺利完成了许多要事。
撇除那些他所不知道的消息,重中之重便是那条矿脉,果真不假。
封随月已经派人日夜兼程地开采,那些采出来的金矿,将会成为他招兵买马,收拢人心最大的筹码。
第355章 广招英雄
使南方陷入混乱的不止有封随月一股势力,还有另外两股势力,一个是最先揭竿造反的人,一个是后来效仿的。
不同的是,他们并无根基,完全靠着一股热血杀出重围,在百姓们的响应之下,一口气连着拿下几座城池,自已当家做主。
但座山吃空,资粮总有用完的一天,而朝廷眼看着也会打过来,他们内心就像无根的浮萍,不知光靠一腔热血还能撑多久?
就在这时,势力庞大的湛州广发英雄帖,召集天下英雄一同前往中心点议事。
湛州首领扬言,要天下有志之土一起推翻大启,重新在南方建都,为南方百姓谋福。
南方百姓们听得情绪激昂,是啊,凭什么首都只能在北方,倘若首都在南方,他们还会被当权者放弃吗?
一时引发广大响应,人人立心做大事。
湛州首领还说,他们开采了一座矿山,来者便能见到金山银山,有花不完的钱。
诚然钱在乱世不值钱,但有钱终归是件好事。
至此,许多小头目都知晓了,他们的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团结起来,推翻大启朝,建立新的朝廷。
这是多么令人热血沸腾的一个消息?
一时无数人应邀而去,共商大事。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去,至少也得手中有点兵马吧,或者能人异土才行。
还有一部分便是原来的朝廷命官,被逼之下不得不反,既然要反,肯定要给自已谋个好前程。
借着以前的官职与威望,和‘新主子’谈个好条件。
此刻,北边沿海一个小渔村。
赵淙毓听出海回来的人说了英雄帖的事,对方忧心忡忡地感慨:“天下真的要大乱了,南方那些乱臣贼子,这是造反的趋势啊,不知何时会打到我们这里来。”
而赵淙毓的心神,已经完全被‘英雄帖’三个字牢牢地吸引住,造反吗?
他的眼中迸发着幸灾乐祸,造反好啊,不然恭王当皇帝当得太舒心了。
沦落成隐姓埋名的普通人后,赵淙毓与母亲李氏在这个小渔村落了脚,母亲为了他一直未曾改嫁,母子二人靠着做点小生意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