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换亲嫁厨子(342)

作者: 酥肉锅 阅读记录

赵东:“你不是问我为什么喜欢把炮仗扔别人身上吗?我告诉你!就是因为你!就是你!你让我在学校被人笑,那些人笑话我,我凭什么不能拿炮仗扔他们?”

赵东厌恶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人的成长总是在一瞬间。

之前他也只是觉得赵军是个不合格的父亲,但是前阵子,当他在学校被人围着说他没妈,说他爸天天相亲想给他找个后妈的时候,赵东还是深深的恨上了自己的父亲。

不光是这些,那些同学还经常指着他捂着鼻子。

因为赵军给他们洗衣服洗的不干净,不干净的衣服晒的还不彻底,身上总是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臭味。

这味道赵东自己闻不到,但是别人闻到了。

还有学校组织去纪念馆参观,别人家孩子都是带着吃的和钱,只有他局促的站在一边。明明他家的条件也不错,但是就是他身上既没有吃的也没有钱。因为赵军太忙,忘了给他准备……

这些事情都是小事,但小事慢慢积累,终于在赵东心中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

赵东长大了。

他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在别人嘲笑声中长大了。

遗憾的是,赵军并没有发觉儿子的长大。

赵东:“你还打不打?不打我就睡觉了。”

什么大年三十,什么过年,他们这一家人有什么喜悦可以庆祝吗?

赵军呆呆的看着儿子,而赵东则是不管不顾的躺下睡去。

……

隔壁的邻居竖着耳朵听,听完了才叹息一声。

“造孽哦。”

明明家里条件也不错,偏偏赵军这人有些大男子脾气,家里的事做的不行,也不怎么关注两个孩子。就一门心思非要找个续弦的进门。

现在好了,儿子怕是要离心了。

“妈,吃饭了。”

邻居慌忙起身,不想了,再想也是别人的日子。

谁家的日子不是自己过的呢。

这赵家的日子哪里比别人差啊,当爹的手里捏着退伍的钱,家里分的有房子,还大小是个小领导。就算是不找老婆,家里的日子也能过起来的。

再说了,你找老婆,是不是要先把自己打理好?

可这赵军也是绝了,衣服乱七八糟的洗,饭也乱七八糟的做,见别人时候倒是亮堂,但人家稍微一打听,谁不知道这人就是装相的,家里的事情一指头不伸。

莫说是邻居,认识赵军的人都奇怪。

好歹也是个退伍的人,在部队应该不至于如此,大家都是在部队什么都干的。怎么回了家反倒成了这样?

事实上,换了上辈子的赵军是不至于如此的,他在部队也是真的做的还算合格。上辈子刚转业那会儿也是自己做事。

但这不是……

活了两辈子嘛。

赵军现在对上辈子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王樱数十年如一日的伺候,早把他伺候的退化了。

有了上辈子王樱的逆来顺受,赵军对女人的认知就是王樱那个样子。

要家里家外一把抓,要照顾孩子还能辅导孩子,不抱怨也不说闲话……

在这个标准下,赵军以为所有的女人都该是这样。

如果别人做不到,那是她没当好女人。

好女人就得是这样勤俭持家,贤惠温柔,听话懂事。

赵军怀抱着这样的心态,相亲的人都没有他满意的,家里的活计他也是能拖就拖,毕竟他觉得自己是干大事业的,做这些家庭妇女的活实在是太掉份。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如此。

大年三十,鞭炮声响起,各家都开始煮饺子吃年夜饭。

赵家冷清的像是个地窖。

赵东赵西随便垫吧了两口就睡了,剩下赵军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坐着不动。

鞭炮声炸起的光亮透过窗户折进来,把赵军的影子炸的一亮一亮的。

赵东迷迷糊糊间看了一眼,却恍惚觉得自己看到了父亲脸颊边晶莹的一颗。他翻了个身,觉得滑稽。

他父亲怎么会哭呢?

大年初一一大早,几个身影就出现在了老民居和糖厂的家属院。

反正都是赶着去拜年,家家户户都是一大群人,他们走在街上也没人发觉。

今天把孩子拐走了,大人们还只以为是孩子自己贪玩呢。

刀疤脸比了个手势,他们分了两拨人,一拨人去老房子那一片拐,另一拨去糖厂。

他们都打听好了,糖厂是最大的厂子,家属院人口多,孩子们也多,警惕性差。大年初一的警戒也没有那么充足。

“快去快回!车子就在城外,带了人就自己过去!”

“收到!”

殊不知,另一边的派出所也聚集了满满当当的人。

几乎是把整个县城的警力都给调动过来,又从武装部借了几个人。

大几十号人紧紧握着拳头。

“咱们的宗旨就是,不落下一个人!全都给抓起来!”

“收到!”

第107章

许多年后, 南邵县的人还会津津乐道1974年的春节这一天。

这一天,开始的和往年没有任何区别。

王樱和徐霜没有什么要拜年的人,无非就是陈东一户, 这前后住着, 陈东也不讲究,提早就在年三十说了,徐霜和王樱不用赶早,他没有压岁钱给徒弟。

“等明年你带着孩子早点来,我给孩子包。”

徐霜也不含糊, 跟师父犟起来:“明年不行, 后年才可以。”

明年孩子连一岁都没有呢, 要他媳妇大早起来抱着孩子去要压岁钱?不可能的。

陈东白了徒弟一眼,这人怎么就听不懂好赖话。

不过也不意外就是了,这些年徐霜早就比过去有人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