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成为林家幼子后[红楼](162)+番外

作者: 衾寒月暖 阅读记录

“是,郡主似乎还有意想为林姑娘做媒,不过林郎中和他的夫人却谢绝了,说是林姑娘自幼不在他们夫妻身边长大,想多留几年呢。”

“嗯,挺好的,可惜屿琛年岁太小,不然朕也觉得这姑娘挺适合娶进来。”

王祯眼睛跳了一下,合着圣上还有这个打算呢,越是藏着的,就越是遭人惦记,此言果然不虚。

“奴婢也觉得是可惜了。”

“不过,若是林如海同他的夫人再生个小女儿,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

皇帝亲自接触过林如海和林家幼子,这两人他都觉得不错,林家的姑娘连他那挑剔得不行的堂姐景阳都喜欢,想必这家人养大的孩子,都差不到哪儿去。

“行了,给屿琛把这拜帖送去吧。”

等百无聊赖的赵屿琛收到拜帖,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辰,他迫不及待跑回房间,在灯下细看。

除了前面那几行是字,后头还附了一张画,他研究了许久,愣是没看明白。

偏偏又已经许久未曾同小伙伴见面,内心焦急万分,次日一早,就跑去御书房。

“皇爷爷,你帮琛儿看看吧,球球、不是,玄珏这是画的什么?是什么意思啊?”

皇帝内心:难道不是胡乱画的鬼画符吗?那一团乱麻竟然还有意思?

“咳咳!是吗?那朕替你看看啊。”

早已看过一遍的皇帝,装模作样地又看了一遍。

“琛儿,朕还是觉得吧,他大约是想说,想你想得心绪烦乱,不知该如何言表?”

“原来是这样啊!”赵屿琛恍然大悟。

此时的球球突然发现自己的书桌下掉了一张纸,捡起来一看。

“咦?这不是我给屿琛哥哥写的信吗?怎么掉在这里了呢?”

第73章

还同去年一样,初二一早,林如海便携妻子儿女们,去了荣国府拜见史老太太,后得知宁国府的贾敬今年也从寺里下山回来了,便顺道过去拜访了一下。

拜访完宁荣二府,林家人下午才到的谢府,不过今日谢家的长子与次子都被静淑长公主之子叫走了,并不在家。

林如海正同谢临风闲话:“今日我还到宁国府见了贾敬一面,兄长可知此人?”

“当然知道,贾敬其人,是宁荣二府唯一一个正经的进士出身,他与我还是同科。他本该是贾家这一代的当家人,但不知为何,却早早地抛下一切,躲到山里的道观,去做起了道士。”

“他似乎很是向往长生之道,一直在自行烧制丹药,还亲自服用,我瞧着,终究还是不大妥当,可又不好当面劝说。”

其实林如海说得还算是客气的,那贾敬身形干瘪,面色隐隐发黑,唇色瞧着又发紫,实在不似长寿之相。

“人各有命,他非要自寻死路,岂是你想拦便能拦得住的。你若当真劝说人家,人家兴许还怨你阻了人家的修仙之道。”谢临风最是不喜这一类人,读书多年,与家国却无用,整日神神叨叨。

旁边的黛玉听见“修仙”二字,竖起了耳朵。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追求长生之道,妄图飞升成仙,可有几人得了好下场?帝王集举国之力尚且如此,寻常人便能成了,如此这般容易,大家还不都去求仙问道,实在不知这些人是如何想的。”

旁边的杨妗妗也道:“那丹药里头,通常都会融入丹砂,炼出一银白色的凝液,称之神胶、元水、灵液等,但其实此乃剧毒之物,剧毒之物入口服下,哪有修仙是这般修的,分明是找死。”

苏夫人反正更相信大夫的话,她说:“弟妹是医者,说得自然不会有错,先前老爷子病着,我那兄长非要去观里求什么灵丹,幸好她及时阻拦,没叫老爷子吃下那丹药,否则这个年都过不成了,平白折了寿数。”

“那若是以药草炼丹呢?”黛玉突然出声。

除开杨妗妗是知道黛玉见过异象的,其他三位长辈都没有多想,一一正经答复她,并不敷衍。

谢临风先说:“其实诸多治病救命的秘药,都是用些珍贵的药材炼制而成,若是丹方恰当,药性相合,应当确实有益。”

“兄长所言甚是,药草乃天生地养之物,集天地之精华,若能去其糟粕只取其精华,未尝不能真的炼成灵丹妙药,不过私以为多半只能做药,想要成仙怕是不成。”林如海也是赞同谢临风的观点。

苏夫人颔首道:“依我看做仙人若是都得同亲眷断绝联系,远离这红尘俗世,倒也没有成仙的必要了,总一个人待着,那得多无趣。”

众人都笑了,很是认可苏夫人方才所说。

“是了,若当真要远离亲眷,我也是不肯的。”黛玉垂首喃喃自语。

“姐姐,你在说什么呢?”林玄珏突然凑到她眼前看着她。

黛玉伸手轻点了一下他的额头。

“说你若是不好好读书,就把你扔去道观清修,尝一尝做仙人的苦。”

年后照理说,他就该回苏老先生那儿上学去,偏他去岁入冬之后,就停了学,玩闹惯了,说什么也不愿。

“啊——!不嘛不嘛,不要去道观吃苦。”小家伙急得直跺脚。

见状,众人又是一笑。

尤其是苏夫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玉儿这促狭鬼,人家道观那是求仙问道的去处,被你这一说,倒成了受苦受难的地方了,瞧把球球给吓的。”

“对了,说起读书这事儿,我倒得提前同你们夫妻知会一声,老爷子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怕是无法再教清竹和球球他们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