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忘前尘(221)

作者: 某不知名写手 阅读记录

徐灵郡主叫道:“你是不是又要回去?你回去干什么?你没听到你父亲今天回来吗?他都一年没见过你了!”

“我见过他了。”孟璋硬梆梆地说,往屋里走。

“你见过父亲了?”孟琅惊愕地问,“在哪里?”

“宫里。”孟璋吐出两个字,进了门。徐灵郡主急得跳脚:“你真要走啊?你个混账,你,你......”她气得脸都红了,喘不过气,孟琅忙叫丫鬟扶她回去,还对母亲说:“娘你别担心,我肯定把哥劝下来。”

他赶紧跟进屋,孟璋正在收拾东西,孟琅看到他把大把大把的银钱往外拿,吓了一跳:“哥你干什么?”

“别管我。”孟璋头也不抬地说。

孟琅焦急地说:“哥,你是不是又要拿钱去仁关?你拿这么多钱去仁关干什么?别人会以为你在养私兵的。”

“这是军饷!”孟璋忽然将钱袋子一顿,愤怒地喊道,“我今年才知道,仁关一直没发军饷!我来之后,军饷才发,还是偷工减料的!”

孟琅突然明白了:“所以你就去找了岳安国?他是岩军监的女婿,又和我们家来往密切,你找他说这事应当很容易。你们没谈妥吗?”

孟璋冷哼一声,骂道:“官官相护。”

“你们到底怎么了?还有,哥你今天难道进宫了吗?你见到父亲了?”

孟璋脸更黑了,突然,门给关上了。他立刻扑过去推门,推不动。这时,窗户也锁了。外头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孟璋拍门大喊:“你们在干什么,放我出去!”

徐灵郡主正指挥人把窗户钉死。孟瑗站在她旁边,叮嘱人再搬来柜子把门抵住。

徐灵郡主气冲冲地对门喊道:“死小子我还治不了你?回了家一刻钟都呆不到,怎么,仁关是婆娘勾了你魂哪!你必须留下来给我把婚结了!”她又对孟瑗说:“你说的对,怎么也得给他把婚事解决了再走,都二十四了!他不结婚,老二也结不了。”

孟琅忙叫道:“娘,我还在里面!”

外面没人应。孟璋一拳捶在门上,转身提几案砸门。孟琅赶紧挡在门前——那可是父亲最喜欢的红漆兰花几案,是孟璋及冠时特意送给他的:“哥,别,别,你换个别的砸门!这东西砸坏了爹要气上一个月!”

孟璋提着几案,叫道:“让开!”

“哥,哥,你别这样。”孟琅赶紧把他往屋里拉,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要走也别现在走啊,这三年你每次都过年才回来,每次都呆不到两三天,娘能不埋怨你吗?”

“是我不想留吗?我一留下来她就要我结婚,要我回朱营。”孟璋放下几案,猛地一锤,叫道,“她明明知道我不想呆在这!”

“哥,朱营不好吗?你看看你在仁关这三年都憔悴成什么样了,你明明才二十几,可看着就像三四十的人。”

“怎么,在朱营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就好了?”孟璋嫌恶地环视着这间屋子,又看看孟琅,“你看看你的手,一个茧子都没有,光滑得跟姑娘一样!朱营里全是这样的手!”

“哥,我不是武将,手上当然没有茧。”孟琅试图转移话题,“你见到父亲了?你们有聊两句吗?”

“还不如不见。要是不见,我还能进宫。”

“你没进宫?”

“我忘带令牌了,在宫门口被拦住了,正巧碰上他进宫述职,我就把马车拦下了,谁知道他不让我进去!”

“哥,你进宫干什么啊?”

“要军饷!不止仁关,五关的军饷都有问题。”

孟琅震惊地说:“五关军饷都有问题?”

“军饷就从没发全过。”孟璋痛苦地说,“我没带令牌,就在宫门外一直等着,那些禁军是岳安国的手下,都不让我进去。后来余太尉出来了,他说朝廷现在没钱,我要也要不到。”

“朝廷怎么会没钱?”

“说是北方发了洪灾......”

“现在可是春天。”

“说是凌汛。地方官员压了一个月没报,起了山匪才报,陛下知道了正气得不行。我一听,就知道要钱的事没指望了。”

“那军饷的事......”

“岳安国肯定伸了手,枉我以前把他当兄弟,我真是看错他了。”

“你难道要揭发岳大哥?岳伯伯可是父亲的老师!”

“谁知道他知不知道这些事?”

“以岳相的为人,必不会允许这种事。”孟琅赶紧说,“哥,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一定得三思而后行,你等父亲回来,好好商量。”

孟璋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我要跟他说得通,之前就不用去仁关了!”

“事关军饷,父亲肯定会好好考虑的。”孟琅耐心地劝道,“你不要着急,你好好想想这件事,回来和父亲聊聊。要是你愿意,我也很想听听仁关的情况。”

孟璋望着他,脸色稍微和缓了些,他感慨地说:“父亲反对我,母亲不理解我,小妹压根不关心我,三弟他只知道吃喝玩乐,只有你还愿意听我讲这些事。”

孟琅笑道:“我一直都喜欢听大哥你讲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前你说在仁关种田,是怎么回事?”

“哦,我一开始过去时,那里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所以我就在军营附近开垦了一片荒田,领着士兵种地,我还给他们说了媳妇,这样他们就不会逃跑,那之后,我开始想办法修理那些已经生锈了的武器,还有城墙,它们有的已经坍塌了......”

孟琅敬佩地听着,心想,他大哥在仁关做了多少事啊!他情不自禁地说:“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