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146)
顾昔潮从容淡定地说完,沈今鸾只觉得满堂压抑的气息里撕开了一道缝隙,要将他和她都吞噬在内。
“你如何得知?”良久,她问。
他知她所问其实是,你有何证据?
有何证据证明他所言非虚,有何证据证明二人多年争夺不过泡影一场。
上升的烟气成云化雾,男人高大的身影透出一丝寡淡的孤独之感,刀削般的侧颜透出一丝经年的疲惫。
“娘娘可还记得当年,以‘人尸’之法处死了当年从北疆归来的陇山卫部将。”
“他们有一些命大,活了下来。”
沈今鸾顿住,看着他冷笑道:
“是啊,顾大将军当年好手段,竟能我手中救下人来。”
烛火森森,顾昔潮面色冷如寒冰,抬眸看她一眼,不紧不慢地摇了摇头。
“我救下他们,审问后得知这一内情,而后,将他们全部诛杀。”
沈今鸾一脸青白,错愕地抓紧了供桌漆案上髹金的角。
嗡嗡的耳鸣声中,她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
“有人跑走,我便抓了他们的妻儿,设计将他们引到京都顾家那的祠堂里。”
顾昔潮闭了闭眼。
恍若还能看到那夜,顾家百余年的祠堂里血流成河。血花溅至匾额上鎏金的“顾”字,渗陷进去,染作阴暗的红。
他眼睁睁地看着,血泊中的至亲向他求饶。
而他,只是立在硕大的匾额下,冷眼看着他们血流尽了,化作白玉地砖上数年擦不净的疮痕。
顾家九郎杀人如麻,心狠手辣的声名终由此而来。
明亮的少年,自此堕入黑暗,不曾回头。
“还有人,试图假死脱逃,我后来,甚至砍去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头颅,生怕他们死不透……”
“最后一群人,诡计多端,知道南燕的降地是我的地界,便往北逃来了北疆。”
“于是,这十年在北疆,我一个一个将他们捉回来,拷问,赐死……然后,在此地为他们设下了牌位。”
男人望向身后暗沉沉的祠堂,到底轻笑了一声。
一张一张人脸从眼底划过,血腥的岁月也流了过去。
最后那张脸,是顾四叔。他临死前的谶语,一语中的。
顾家九郎早已是恶鬼一只,残留人世,只为寻一个虚妄的真相。
祠堂的香火连绵成片,光晕里的顾昔潮,整个人像是涌动着无尽的血色。
沈今鸾呆立良久,头皮发麻。
世人皆道,自顾辞山死后,顾家九郎狼子野心,狠辣无情,为了顾家家主之位不择手段,以庶谋嫡,甚至连亲族都可以杀尽。
在所有人眼中,因他大哥的死,他坐收渔利,收拢他大哥的旧部,从而才可大权在握,位极人臣,为世家之首。
无人知晓,权倾天下的背后,是一桩白骨累成的血案,一个少年拆骨剥筋的巨变。
“顾昔潮。”她忽然唤了他大名。
男人抬眸,浓黑的双眼空空荡荡,像是烈火烧尽后的荒芜。
沈今鸾嗤笑一声,又笑一声。她忽已明了他为何死守这个秘密十五年了。
“十五年了,你掩盖这么一个腐烂的真相,揽下杀亲的恶名,只为了维护顾家的声名。”
“如此顾家,值得你这般相护?”
她一步一步走向他,魂魄飘荡,浮光潋滟::
“不止顾家,大魏世家一个个全都烂透了……为了这么一个烂透了的世家,你竟与我相斗那么多年?”
“你为了顾辞山,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顾昔潮望着她,缓慢地点点头:
“大哥待我,如兄如父,如师如友。我从儒之时,大哥教我诗书忠义,亦教我品酒弄香。我投军之后,他领我入他军中,手把手教我顾家刀法,亲自授我智计兵书……”
高门侯府深似海,顾老侯爷常年领兵在外,他自丧母,被带回顾家,个中生存何其艰难。而少年顾昔潮却活得潇洒恣意。这当中又有多少是顾家大郎顾辞山的庇佑和爱护。
他的容止言行,所有美好的品质,都是由这个大哥塑造的。
顾家长有腐肉,亦生嘉木。大哥一生为顾家死而后已,之后顾家便由他来守护,至死方休。
他是顾家人,身流顾家血,此生都无法逃脱。
顾昔潮回头望向她,淡淡地道:
“我不能背弃顾家,亦如你十五年如一日,为父兄血仇,为沈氏声名。”
他和她,原是一样的。
一样都被困住,一样的身不由己,一样的虽生如死。
沈今鸾张了张口,始终无言。
她轻轻捂住了左胸,不可思议。
她不是做鬼了么?
做鬼了,不该是无知无觉,可为什么,此刻她的心口可以痛苦如斯?
为什么,竟比死前饮的那碗汤药还要苦,比死后魂魄被困在暗无天日的棺椁里,还要疼痛啊?
她觉得可笑又可痛,痛如摧心。一开口,如水的涩意从舌尖一直漫开到心口:
“那今日,你为何要告诉我?”
她行至他面前,他烈动的袍角不经意拂过她的衣摆,注定一般地纠缠不休。
顾昔潮眸光低垂,手指攥入箭袖。
在北狄牙帐前等她出现的那一个漫长的时辰,每一刻都只觉烈焰烧心。
她却问他,怕不怕她鬼魂的样子。
是怕的。怕的只是见不到她,怕这一番话没能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