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153)
纤指缠绕着红线,微微用力,一圈又一圈地收紧。红线两头, 她和他额头越靠越近。
“红线与鬼牵, 将军莫要后悔。”沈今鸾眯起了眼。
“臣, 求之不得。”顾昔潮哼笑道。
红线似有灵,话音刚落, 已环绕在纤细的雪腕,而另一头,系在男人结实的手腕间。
沈今鸾微微皱眉, 轻轻一拽, 那红线却如缚似缠。即便在烛火照不见的地方,那红线在她魂魄透明的手腕,亦在隐隐显现。
红线可收如蝇尾, 亦可无限绵长。但只系着, 却能感应到彼此。
她静了一刻, 忽睁大了杏眸。
好像可以听到, 顾昔潮的心, 在跳动。
不止跳动,跳得还很快,如同雀跃不已。
她没有心跳, 心中也莫名腾升起一股跳脱的感觉来。
顾昔潮倒是面色如常,冷淡地看她一眼,
“你是如何能回魂?”
沈今鸾低垂着头,道:
“当时,万念俱灰,只觉得这身魂魄就要四分五裂。但一听到你的声音,便不想就此放弃。”
他的声音,那说得字字句句可都是沈顾两家的血海深仇。
果然还是仇恨有用,羁绊之深,竟能拉住魂魄将散的她。
顾昔潮自嘲一笑,手腕一动,红线摇晃,道:
“和我这个世仇绑在一起,不怕你父兄死不瞑目么?”
沈今鸾扬了扬眉,目色潋滟如水,亦冰寒如水,道:
“我父兄如何得冤,元泓为何下旨,我都会一一查清。有罪之人,我会让他们一个一个伏法。”
“若真是你,我也定不会放过。”
顾昔潮目光沉静,扬了扬唇角。
沈今鸾摆动衣裙,窸窸窣窣,想了一会儿道:
“北疆军中仍然有对当年城破有疑,疑我父兄,动我军心。”
“既已归大魏,我父兄的尸骨下葬之前,我欲开棺验尸,以证军心。”
她漫不经心地拨动着袖间的红绳,忽心念一动,问道:
“你说赵羡已归,他人在何处?”
卧榻帷帘之外,一人已在门前久侯,肩上覆满落花,一身紫金道袍上,腰悬桃木剑,臂挽拂尘,朝她疾步而来,拱手道:
“贵人别来无恙。”
一抬首,却是一张满面风霜,白发如新的脸。
“你怎么?……”沈今鸾惊道,日前那个滑头道人赵羡怎变为眼前白眉苍苍的道长。
敬山道人赵羡风尘仆仆,一挽拂尘,笑道:
“人间一月,崂山十年。”
他眼望昔日被他阴差阳错凑成一对的阴婚夫妻。
一人一鬼手挽红线,一双璧人,天作之合。阴阳红线定是心甘情愿,方可系成。
他捋着长须,喜不自胜地道:
“我道术有成,机缘已至,可襄助贵人一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一月十年。
敬山道人崂山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沈今鸾袖手回礼道:
“那便请敬山道人为我父兄招魂。我要知道,我父兄究竟如何冤死。”
……
阴风扬起烂漫的桃花瓣纷飞,一重重飞檐反射月色的清辉,映入院中每一个人沉痛的眼底。
归来的北疆军残部因未办路引,无法证明身份,一直未入朔州城中,在崤山新建的羌人部落暂住。
各自宽慰道,能重归故土,不在北狄人威压上苟活。已经是极好的了。
今日戌时,众人被召集在崤山西南,昔日鬼相公的荒坟堆,已成墓葬之处。
赵羡已卜算过,今日戌时,为下葬良辰,且戌时日落黄昏,乃是阴阳相交之时,机缘得当,便可见鬼魂。
满山的坟头前,沈今鸾眼望众人,一字一字地道:
“云州之败疑点重重,纵使有金口玉言,青史成灰,我也不相信我父兄叛国。”
元泓颁下的御令,她一个字都不信。
“口说无凭。”她道,“此番从北狄人手中夺回三位主将的尸骨,一验便知。”
“娘娘,不如还是入土为安。”众人又惊又怕,不忍再看当年悬于城楼的尸骨。
沈今鸾冷笑一声,声色端严,道:
“我父兄既是清白之名,又何惧天日见之。”
“验尸。”
地上,众人从韬广寺拼死带回的三具尸骨被依次排列摊开。
戌时日落,阴阳割昏晓,唯有一盏犀角蜡烛幽幽燃烧,照亮了遍地昏暗的坟冢。
第一具尸体,较为完好,头骨身骸尚全。
沈今鸾想起铁勒腾临死前的遗言,否认了杀害他父兄的罪孽。她的目光朝一旁的赵羡示意。
赵羡走过去,立在尸骨面前,朝着桃木剑喷了一口咒水,在半空剑舞一阵,卷起地面枯叶重重。
俄而,他停了下来,摇了摇头,神色哀戚,对沈今鸾道:
“令尊生前,是与千万人血战而死。这样的魂魄,死后必是立刻魂飞魄散,无法再入轮回了。”
“贵人节哀,请恕小道无能为力。”
沈今鸾无声垂泪两行,森然麻木的面容却一丝喜怒都看不见。
众人看着尸骨,倒吸一口凉气,目中流露无边痛色。
此尸体是万箭穿心而死。每一根骨架,肋下骨头都可见磨损。锋利的箭镞深深刺入骨殖,留下了十五年泥掩土埋都无法磨灭的印记。
刺向他的每一箭,都是要致死来射的,如同有深仇大恨。
沈今鸾咬紧了唇,若非她的手被顾昔潮的红线牵引,几乎要站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