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208)
哪怕只是一缕破碎的魂魄,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可以吹散,她只要一开口,总有一股让人沉心定气的力量。
谈笑间,坚定不移地将所有事安排妥当,指挥若定。
这样柔弱不屈的灵魂,一直带领着他们,救他们出牙帐,重整分崩离析的旧部,如今还要翻案,还他们清白。
一念一念想起,他的心中除了最初的怜惜,还生了一股汹涌的不甘。
沈家十一娘原本在北疆,是多么逍遥快乐的一个小娘子。
可这一世,她生前死后都过得太辛苦了。她理应放下,前去轮回,重来一世。
不惜一切,陪在她身边,送她去往生,做一个全新的人。
贺三郎垂在箭袖中的手握紧成拳,暗暗下定了决心。
“三郎,有一件事至关重要。”
贺毅回神,看到她缓缓望向自己,极为郑重地道:
“请你务必护好这间屋子里的羌人。我把他们交给你了,你能做到的吧?”
夜色将尽,贺毅听她指示,正要去到小羌王桑多的屋外守着。
他忽然回头,望着风中烈烈而动的魂魄,有几分急切地问道:
“十一娘,那你呢?你要去哪里?”
沈今鸾目视远方,静静地笑着,黯淡的魂魄,目中坚定的美丽足以攫取人的呼吸。
“我去刺荆岭。”她朗声道。
既然云州之战与沈氏平反本是同一件事。既然他和她是同路人。
那么,她不算背弃对沈氏的责任。
她可以去见他,奔向他。
……
万籁阒静,偶有骏马的嘶声和乌鸦的孤鸣。
沈今鸾走出驿站外,出发前往刺荆岭。
她其实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做下这个决定。
一直以来,她强迫自己打起精神,一刻不许自己停下,周密计划,交代一切。
只有不断地布局,算计,做事,她才会觉得自己没有背叛沈氏。
她才能克制自己不去想其他事情。
比如那一枝春山桃,比如始终找不到的香火,比如,顾昔潮这个人。
此刻终于停下来,心却一直难以静下来。
风沙扬落,她的心境一道起起伏伏。生前死后许多事,回想起来,像是涨起的潮水终于退去,被她一点一滴拾起来。
洛水池畔,那一双摄人心魄的眼,烙铁一般的手腕,炙热的胸膛。
荆棘丛中,袍袖下掩藏的花枝。
以他的心机,不会真以为她想要折花而误入荆棘,却还是为她折下了那枝花。
明知金刀是计,还是义无反顾远赴北疆,找了一个生死不明的人整整十年,苦心孤诣寻求当年的真相。
面对她的质疑,他只坦然道一句,落子无悔。
歧山部,他负伤渡河,无论如何不肯丢下存有她魂魄的破烂纸人。
牙帐前,漫天亡魂下,所有人惊惧退却之时,毫不犹豫地抱住虚弱的她。
刺荆岭,她决意入京之时,他像是破釜沉舟,唤她妻子,许诺为她讨回公道。
哪怕在重伤昏迷之时,她问他心上人是谁,他都只是语焉不详地带过。
甚至,连床榻动情之时,都是如此克制。
沈今鸾生前为后时练就了一副铁腕,死后作为魂魄十年,早就没了女儿家的寸心柔肠。可此时,她却感觉心口如被钝刀在一寸一寸地在割裂开去。
她遥望远处破晓下的朔州城,孤独的火光在月色下闪动。
风沙越来越大,拍打红柳枝头,婆娑影动,也渐渐迷了她的眼。
她最后想起的,使得她终于做下决定的,是在刺荆岭,顾昔潮第一次紧紧抱住她。
彼时,他曾对她许下一句诺言。
她一直忽略,从未相信的那一句许诺,今日像是水落石出,渐渐地清晰起来。
“沈十一,我答应过你,沈氏冤案,我会给你,给北疆军,给天下一人一个交代。”
只有顾九会叫她“沈十一”。顾昔潮只会唤“皇后娘娘”。
而顾九,从未对沈十一食言。
那么,这一切就全对上了。
可他为她翻案昭雪,为何要千方百计地瞒着她?哪怕,宁肯她恨毒了他。
完全说不通。
她翻来覆去,没想明白。
唯有去见他,当面问他。
她可以去见顾昔潮,这一个念头点燃了她。
因为这个不违背责任和己心的决定,她沉重许久的魂魄心生一丝久违的欢喜。
从前,对顾家和顾昔潮的恨意已经深刻在了骨子里。她一旦松懈,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就是背叛了沈氏。
好像恨着他,才是理所应当的事,是融入骨髓的习惯。
而今日,天光破晓,她终于能对沈氏毫无亏欠地做下这个决定。
沈家十一娘这一生,头一回依照自己心意做下这个决定。
克制却放纵,苦涩又畅快。
……
一夜休整过去,陇山卫继续上路,离开驿站,护送羌人入京。
沈今鸾与他们背向而走,独身往北面的刺荆岭去。
晨曦的光被远山撕裂,挥洒在满是尘土的官道上。
漫天的扬尘忽然纷乱起来。
蒙蒙尘土起落之间,有一队人马从撕开的晨光里朝着他们驶来。
人马轰然,由远及近,不断逼近之时,马匹油光的鬃毛在光照中亮得刺目。马上之人一道道扬起的马鞭落在健壮的马背上,驾喝声凶悍,一股生人勿进的强势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