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7)
是他亵渎了。
嬴渠梁和卫鞅也没好到哪里去,一脸被神迹震撼的模样,满是惊叹。
慕朝云:“……”
这出场给她多好。
都怪主系统,耽误她当显眼包。
发光的巨大冰莲花,扬了扬,主动触到嬴渠梁三人,给他们的手掌覆上一层薄冰。
慕朝云配合默契,在三人惊慌看着薄冰顺着胳膊攀爬时,开口阻止。
“六六。”
冰莲花迅速收回,钻入六六巨大的曳地裙摆里,重新化成一双腿。
离开冰莲花后,那薄冰便跟着消失无踪。
嬴渠梁看着并无沾湿的手,摸了摸,一片冰凉。
方才并不是幻觉。
听到熟悉呼唤的六六,一个旋身,扑通跪下,抱拳:“莲花仙子,拜见帝女。”
慕朝云:唔,爽了。
舒服。
她维持自己的高贵冷艳,伸手虚虚托起六六:“你愿意舍弃仙力来陪我,我很高兴。”
“愿生生世世追随帝女左右!”
慕朝云脸上露出浅淡笑意,倒也没忘记正事。
“你可还记得,我们两百年前曾经到过一个偏僻凡间,与当地百姓研讨农事,做出一样物件,名叫曲辕犁。你将此物画下来,让他们瞧瞧。”
六六很是上道,回头看了三人两眼,才道:“帝女因此事被翻出来,帝君才以‘干涉凡尘俗事’之由,将帝女贬谪两百年,帝女还要帮他们?”
嬴渠梁眸色一动。
“此言差矣。”慕朝云不疾不徐道,“我身躯尚在神殿,此刻不过是一凡胎□□,帝父贬谪我时,说的是令我切身做一遭凡人。既然如此,我以凡人之身,行凡人之事,有何不可?”
六六撇嘴,不太情愿道:“帝女能说会道,小仙辩不过,画就是了。”
她提起稀疏不够沾墨的毛笔,在帛书上把曲辕犁清清楚楚画下来。
慕朝云将帛书递给嬴渠梁,伸手指道:“犁铲与犁壁用铁,其他部分用木头即可。”
帛书上的图,有拆分与组合,嬴渠梁通农事,大概明白作用,却并不知功效如何。
他将东西交给卫鞅,让他去办。
卫鞅遣人赶制,第二日午后便把东西拿来。
六六把东西拿手上,修了一下,就问卫鞅要了一头牛,套在上面,让景监在田地里试试效果如何。
嬴渠梁和慕朝云,以及卫鞅三人站在田地边缘,看着他们两个下地。
一开始手生,景监没搞懂。
六六抱着手臂嫌弃看他:“蠢。”
景监涨红了脸,想要反驳,又不好冒犯,只能耐心听对方讲如何控制。
战国时代,已有犁耕,只是体型笨重,回转困难,起土费劲,但相比双手用耒耜耕地快速许多,在栎阳城附近都有使用。
不多会儿,景监就熟练操纵起来,推着曲辕犁哗哗走了几圈。
嬴渠梁看景监走动的速度,赶紧提起衣摆下地。
“王,”卫鞅赶紧扶他,“小心些。”
他顾不上说话,直奔犁好的土地,蹲下去抓起一大把细细碎碎的土。
深麦色的皮肤泛起激动的红晕,一双眼湿润起来。
“左庶长你看……”他的手甚至在颤抖,“这土犁得又深又细,还能这么快速。”
倘若如此,农人岂非能有更多功夫开垦更多耕地,不仅不用怕饿殍生,还能为大秦粮仓多添几石粮食。
景监累出一身汗,但神色之中,也难掩激动。
嬴渠梁把他喊住:“让我来试试。”
他接过景监手上的曲辕犁,让景监教他摆弄,犁上一圈。
曲辕犁比起他们秦国的直犁,小而轻,还能够灵活掉头转弯,犁评上下推动,可控制入土深浅,满足不同耕地的耕作需求,犁壁碎土后,还会把翻碎的土推到一边,不会阻路,不必推一阵就要清理挡路的土。
就算是老弱妇幼也能控制得很好。
嬴渠梁回到耕地边缘,把曲辕犁交给跟来的兵卫,拍去手中灰土,朝着慕朝云躬身深深作揖。
“神使大德,渠梁铭记五内。”
低头时,他眼中热泪再忍不住,滴落田地间。
第004章 又是退休失败的一天
春日照,天气和暖,四下寂静。
慕朝云只知先秦时期,多是性情中人,能为一言生,也能为一诺死。其气节之刚烈,没有几个朝代可以比拼。
倒也没想到,一个君王能为农事便利当众泣泪。
她抬手,隔空做了个托举的动作:“秦公不必如此多礼。”
六六配合默契,向前扶住嬴渠梁的胳膊,把人搀起来,再顺便托了一下跟着行礼的卫鞅、景监。
慕朝云看向其他农田,岔开话题:“春耕在即,不知农人可曾开始肥田?”
没有灵力在身,目之所及是真的十分有限。
读书那会儿,书上所写精耕细作从战国开始,她也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记错。
既然是精耕细作,想必肥田的意识,多多少少也有。
她有些好奇这时候的人,到底如何耕作。
事实上,还真存在。
农人会把人畜的粪便和烧过的作物残灰搅和在一起施肥①,不过也仅仅如此,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更加不会思考配比。
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堆肥方法,在北魏时期,若是接近现代堆肥理念的好氧堆肥,还得到南宋时期。②
慕朝云暂且对此毫无所知,等到嬴渠梁吩咐卫鞅遣人赶紧打造曲辕犁,才提出邀请,同她一起看看栎阳城附近农田。
“神使可善骑马?”
田地难行,车驾难去,到时候下地步行会更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