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佬的养崽宠夫种田日常(79)
退堂后,商晚一家被请到后堂小厅说话。
乔玉安也跟了过来,跟个老妈子似的,絮絮叨叨地问着陆承景的近况。
陆承景时而回答,时而不答,不管他什么反应,乔玉安都能说得挺开心。
小环道:“姐,我和石头想先去卢氏米铺把米面搬回来。”
他们钱都给了,谁知出了葛掌柜这档子事。
商晚看出二人在县衙中待得不自在,点头应允,叮嘱道:“你们再顺便打听打听泥瓦匠的消息。”
“好。”二人前后脚出去。
商晚倒了碗白水,晃凉了喂给圆圆喝,琢磨着上哪儿买头母羊回去。
小家伙才一岁,得把营养跟上。
商晚跟陆承景这么一说,不待陆承景说话,乔玉安道:“不用买,我庄子上就有。过两日我上门拜访的时候,给你们送家去。”
商晚:“那多不好意思。”
“又不是送你的。”乔玉安撇撇嘴,“我送给圆圆的,没你的份。”
陆承景眉头皱起,“玉安,我引你为挚友,从不曾轻慢你的家人。”
他对乔薇薇,顶多是冷淡些,这样对两人的名声都好。但乔玉安对商晚,却是明显的不尊重。
乔玉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不满道:“你别被这个女人骗了,她其实……”
门外突然传来两声咳嗽,安大人换了身常服走进来,乔玉安只好把后半截话咽了回去。
看出三人似乎有事要谈,乔玉安找了个借口告辞离开。
他一走,安大人眉宇间便现出焦急之色,看向商晚开门见山道:“夫人听闻东宁县发生地动,担忧之下旧疾复发,疼痛难忍,你可把药制出来了?”
“原本制出一瓶。”商晚面露为难之色,“但村里受伤之人不少,我用来救人,只剩下瓶底一层,约莫有三滴。”
“三滴也好。”安大人喜道,“你可带在身上?”
商晚点点头,将小瓷瓶拿出来。
安大人欣喜地接过,命人快马加鞭送去府城。
陆承景算是明白安大人为何对商晚如此客气了,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静静听二人说话。
安大人担忧道:“商娘子,我夫人这病可能根治?”
“夫人得的是心病,医体容易医心难。”商晚如实道,“即便把身体上的病症治好,只要心里的病还在,夫人的旧疾依然会复发。”
灵泉水修复身体确实厉害,但精神方面,顶多能让人精神舒缓,属于治标不治本。
第六十九章 一坑到底
闻言,安大人沉沉地叹了口气,却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转而关心起榆树村的情况来。
那日沈七和单大钧回来,向他回禀榆树村的伤亡情况,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如今他想听听陆承景和商晚会怎么说。
商晚不耐烦说那么多话,全让陆承景代劳。
陆承景的叙述详略得当,该突出突出,该隐瞒隐瞒,并趁势将话题引到赈灾粮上头。
安大人一听,那眉头就皱了起来,沉声道:“近几年我国与夏国边境摩擦不断,国内灾害频发,以致国库空虚。此次受灾的只有庆阳府,朝中好些人以为灾情不算严重,户部也只拨下一万两赈灾款,这沿途送来……”
他话未说完,却端起茶盏,用茶盖轻轻拨动。
陆承景眼眸微深。
一万两赈灾银,从京城送来,层层盘剥之下,到东宁县还能剩下多少?
他神色一变,眉宇间多了几分焦急。
“大人,村中房屋受损严重,好些人家中的粮食都被雨水泡烂,粮种也遭了殃。地里的麦苗受损颇多,必然会影响今夏的收成。”
“今年开春早,大部分人家已经将谷子种了下去,这地动一遭,也不知会不会受到影响。马上四月,糜子也该播种,待秋天才有一个好收成。若没有粮吃不饱,村民们如何有力气下地干活?”
“榆树村都如此,柳树村的情形只会更糟,其他受灾村县的情况也不遑多让。距离夏收还有三个月,若没有朝廷的赈灾粮,大家恐怕撑不到那个时候。”
谷子就是小米,糜子则是黄米,寻常村里人吃的米饭便是自家种的黄米焖的,若舍得花钱,也可以到米铺买些南边的稻米回去混合着煮。
陆承景所说的这些都是从吴老爹他们口中了解到的,这番话虽是为了在安大人面前卖惨,但也是村里的真实情况。
他神情担忧,安大人的神色也越发严峻。
商晚暗自啧啧,这俩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这儿比演技呢?
安大人捧着茶盏,看向陆承景,“你对乡间耕作之事倒是了解不少。”
“大部分都是听村里老人说的。”陆承景听出话外音,如实道,“闲时也看过些农学方面的杂书,略知一二。”
安大人点点头,仿佛就随意一问,继续说起赈灾粮之事。
“无需太过担忧,我已派人去平安府和延安府借粮,也请府县各乡绅筹措粮款,这两日就有结果,应该足以应对灾情。”
他此言无疑是给陆承景吃了颗定心丸。
有他在,即便朝廷的赈灾粮款下不来,他筹措的粮款也能及时送到各村县。
“身在大人治下,是百姓之福。”陆承景面露感激之色,“尚在家中时,父亲便时常教导我兄弟三人要多行善举,父亲也以身作则,每逢灾年都会开设粥棚救济灾民。”
“经年积累之下,家中略有存粮,如今遭逢大灾,父亲定然也心急如焚,想要为受灾百姓出一份绵薄之力。大人若筹措粮款,不妨多考虑考虑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