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尼有一次曾经想过,要不要给赫德森太太买平板电脑来代替这个老式收音机。他也解释了这个高科技带来的很多便利, 甚至为了让赫德森太太体验一下, 会把自己学习用的平板电脑借给她用。
“如果赫德森太太愿意, 我可以帮你选购一台,顺便教你如何使用。”
赫德森太太因为兰尼的热心而感到温暖,便也目光温柔,笑着跟他解释了原因,“我知道现在的电子设备都很方便。不过,这台收音机对我来说,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物品,或者说是被时代淘汰的产物,它是我的旧友。”
这收音机让她回到了过去的日子,对她来说,它就像自己的老友一样。用收音机的时候,她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简单纯粹,更无忧无虑,所以她才一直都在用收音机。
当然,有兰尼的这层关心,收音机便是多了一层意义。
对赫德森太太来说,这个收音机身上又多了一个值得对外称道的故事。
回归正题。
赫德森太太一般用收音机的时候会收听一些音乐,以此来调动自己做饭的情绪,让自己能够更专心地做饭。可这次赫德森太太开着收音机里面的新闻频道,把自己的关注重心转移到新闻内容上。
这些新闻内容原本是与她的生活毫无交集。在今天,它们也以奇特的方式走进了她的日常,成为与她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部分。
她耐心地等着一些毫无必要的内容从耳朵里面窜过,脑海里突然想起年少时看到的一本书——
那算是一本寓言故事,也是赫德森太太对政治的启蒙书。
赫德森太太至今还记得那是她五年级看的《动物农场》,作者是乔治·奥威尔。
那故事讲的是一群农场动物从农场主手中获得自由解放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国度。
她对这本书很多情节都记不清楚了。
可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记得一个情节——讲的是在自由国度里面,作为领袖的动物纷纷发表自己的演讲和想法,而坐在台下的“平民”动物们的反应则是不管是谁发表演讲,他们听谁在讲,就会觉得对方讲得有道理,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这让她想起周围的人也是这样。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对方有一点道理,就觉得对方说的特别能入耳。然而,事实证明,那些所谓的道理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她那时候突然感同身受,有着奇特的共鸣。她既觉得自己是台下跟着摇摆的小动物,又觉得自己是记录这一切的现实镜头,还觉得自己和作者有一瞬间共脑,知道作者到底为什么这么想。
这个感觉就像是在脑袋里面闪过一片电花,又像是舌尖含着一片薄荷糖,让她一下子打起激灵,只觉得刺激又新鲜,让她心潮澎湃。
那时候,赫德森太太第一时间就翻开书页后面的评论,上面介绍说这是一篇在政治讽刺寓言。
这是赫德森太太第一次了解「政治」。
她了解到,政治跟数学不一样,没有明确的对错。
政治有点像英文课,但却更不像英文,因为英文作业起码还有老师来评几分,还有人来管管写的质量。可是,在政治方面,根本没有其他人来管管对错真伪。
政治可以胡说八道,只要有人说,就有人跟从。
随着成长,阅历增加之后,赫德森太太知道政治是聪明人博弈的游戏后,对政治更没有太多的兴趣,与其思考他们发表的演讲内容,还不如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再说,平常的姐妹朋友们也根本不会讨论政治。
她今天突然点开新闻频道,主要是因为公寓里面两个人都与下个月的国会立法相关。
夏洛克要调查与新反恐立法相关的杀人事件。
兰尼则在夏洛克接完案子的同天晚上,意外接了提出选举法改革的怀特利议员的委托。
赫德森太太平素很少去干涉他们的工作,因为年轻人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自由和想法,更别说他们都很聪明。只不过,赫德森太太作为长辈,还是忍不住会去关注他们工作的内容,并且希望他们的工作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就像这次,她也会选择收听平时不爱听的新闻广播。
在赫德森太太在厨房里边忙着准备晚餐,边收听新闻的时候,她分神注意到夏洛克正在和刚回来的兰尼交谈。
被夏洛克逮住的兰尼的声音显得有些局促。
这让赫德森太太想到迷失在一座迷宫中的小老鼠,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他的回答也跟鬼打墙似的来回打转,像是试图在夏洛克的视线下,找到出口,但又因为不确定性而反复陷入了迷茫的循环中。
不用想象,此刻坐在沙发上,盯着兰尼的夏洛克的目光一定专注又锐利,让人无处躲藏。
可夏洛克就占在上风了吗?
其实并没有。
从两个人的对话情况来看,很显然的,兰尼的回答也让有着高智商头脑的夏洛克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最大的证据是,赫德森太太迟迟没有听到夏洛克特有的洞察真相时,豁然开朗的声线。
夏洛克有点急,可慌乱中的兰尼并没有听出来。
这画面就很有那种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感觉。孩子一问三不知,又答非所问。在旁边的家长急得心急火燎了,情绪都要上来了。可见孩子还呆呆的,不得要领的模样,家长既是骂不得,更是打不得,只能自己干着急。。
赫德森太太觉得自己想象中的这个画面有点好笑,可又为被夏洛克逼到绝路似的的兰尼感到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