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肥妻,带残疾老公逆风翻盘(140)

作者: 满沁 阅读记录

顾院长昨日听顾景远说过叶杏是个女大夫,但是顾景远并没有说叶杏的年纪,所以他想不到叶杏居然这么年轻。

“你的医术,是从哪里学的?”顾院长眼底闪过了一抹诧异,看向了叶杏。

“是隔壁家的一个大夫教的,从六七岁开始学的,已经有十多年了,先前在村里的诊所做大夫,也颇有好评。”叶杏谦虚地说道。

顾院长当即举证了几个医书中常见的病例,让叶杏开方。

毫不夸张地说,叶杏怀疑自己上辈子胎教都是用的医书,所以对这些书中常见的病例自然是能够对答如流的。

列举了十多个例子之后,顾院长看着叶杏的眼神都渐渐变了。

他这才道:“你随我去诊室。”

医术这种东西,是绝对不能纸上谈兵的,毕竟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没有人会一成不变地按照书本去生病的,当一个大夫,最重要的还是应变能力和对症下药。

所以面试的第二关自然是要让叶杏当场根据病人去开方子。

这一场面试,一直到了中午十二点才结束。

叶杏的表现,绝对是超出了顾院长的期待。

她开出来的方子,甚至比科室中很多老大夫的都更加的简单实用!

“叶医生,今天的面试和考核你都顺利通过了,我觉得以你的医术绝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但是根据医院的规定,你有三个月的实习期,这三个月的实习期,你就作为顾医生的助理医师先上班,每个月的工资是六十块,还有其他的奖金和补贴这些,需要等到三个月之后转正了,再跟你细说,你觉得怎么样?”顾院长回到办公室之后,满脸欣喜地看向了叶杏,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

其实他心里头明白,这么一个过场走下来之后,他觉得叶杏的医术远远要胜于自己的儿子顾景远,说是让叶杏给顾景远当助理医师,其实还得是顾景远跟着叶杏学东西更多一些。

“好,需要签署什么表格和档案之类的吗?”叶杏问道。

“小朱,你来给叶医生办理一下入职。”顾院长叫来了自己的秘书。

“叶医生,你跟我来。”朱秘书客气地说道。

半个小时之后,叶杏顺利办理了入职手续,成为了县城医院临聘的助理医师,跟顾景远一个诊室,主要的工作就是辅助顾景远一起接诊病人。

因为顾景远也是全科医生,不过他主要修的是西医,所以中医是他的短板,顾院长是想着正好让顾景远学习一下的。

叶杏办完入职手续之后,朱秘书将她交给了顾景远,让他带着叶杏熟悉熟悉自己的诊室还有医院的位置和部门机构之类的东西。

顾景远昨天就已经被叶杏高超的医术折服了,所以得知叶杏被安排成自己的助理医师,甚至觉得有点惭愧,当即谦虚道:“叶医生,很高兴能够有机会跟你共事,以后还要请你多多指教才是。”

“顾医生客气了,我们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叶杏伸出手,礼貌地与他交握。

顾景远露出了一抹笑意,道:“说的不错,那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叶医生,合作愉快。”

这一幕,正好被从走廊经过的潭欣看了个正。

顾景远这个人虽然一向都是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的,但是潭欣知道,他其实是个很疏离的人,跟医院的很多同事都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就算她屡屡主动接近,他也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

这还是潭欣第一次,见顾景远露出如此温柔亲近的笑意。

她不由得紧紧攥住了自己的手心,看向叶杏的时候,深沉的眼底闪过了一抹冷厉的厌恶来。

第130章  我媳妇真厉害

叶杏并没分心察觉潭欣毒蛇一般的目光,她入职医院的目的很简单,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利用医院的资源给江辞深采购到钢板,给他动手术。

不过,她既然成了医院的医生,自然也要将本职工作给做好的。

下午,她跟着顾景远熟悉了医院的环境还有各个科室的职责和同事都粗略地认了一遍,明天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大概就是这些了,现在诊室没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先回去。”顾景远说道。

“谢谢顾医生,那我回去了,明天我会准时来上班的。”叶杏应道。

顾景远颔首示意。

叶杏这才离开了医院,在一楼找到了自己的自行车,然后回到了江家。

叶杏刚走,潭欣就走进了顾景远的诊室。

现在诊室里头没有病人,顾景远本来正在低头记录病例,听到脚步声响动,顾景远微微抬了抬眼。

见到来人是潭欣,顾景远微微垂下的眼底中又闪过了一抹无奈甚至是不耐来,声音微冷道:“潭护士,有事吗?”

潭欣坐了下来,看着顾景远清俊而温文尔雅的侧脸,她心中闪过了一抹暗暗的欢喜来。

不过,她却不敢表现出来,脸上仍然是一本正经的神色,道:“顾医生,那个叶杏,被分派到你手下了?”

她言语间对似乎对叶杏有一种隐隐的敌意。

顾景远觉得很不悦。

他都懒得抬头了,只是十分冷淡地嗯了一声。

潭欣好像并没有看出顾景远的敷衍似的,还来劲了,煞有其事地说道:“顾医生,我要提醒你一下,那个叶杏并不是什么好人,除了工作之外,你还是要离她远一点,她是个扫把星,一出生就克死了她的爹妈,跟着她叔婶长大的,而且是个又懒又馋的,还是个贪慕虚荣的,我姑妈是花了两千块钱将她买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她那个残废的继子,所以她真的不是什么好人,你离她远一点。”